興福鎮(中國廚都)

興福鎮(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下轄鎮)

中國廚都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興福鎮,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地處博興縣東南部,東與東營市廣饒縣搭界,南與淄博市臨淄區毗連,西與曹王鎮接壤,北與湖濱鎮相鄰。區域面積51.3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興福鎮戶籍人口10879人。

1957年5月,為興福鄉。1958年10月,設立興福公社。1961年3月,改為興福區。1968年6月,復為公社。1984年9月,復為鄉。1985年8月,鄉改鎮。截至2020年6月,興福鎮下轄36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興福鎮有工業企業98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5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福鎮
  • 外文名:Xing Fu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
  • 地理位置:博興縣東南部
  • 面積:51.37 km
  • 下轄地區:36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興福村
  • 電話區號:0543
  • 郵政區碼:256510
  • 車牌代碼:魯M
  • 戶籍人口:40440人(2018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金融,社會事業,文體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境域屬齊。
秦、漢時,分屬利縣與博昌縣。
五代後唐時,始屬博興縣。
明、清時,屬貝丘鄉。
民國元年(1912年)以後,屬博興縣第四區。
1957年5月,為興福鄉。
1958年10月,設立興福公社。
1961年3月,改為興福區。
1968年6月,復為公社。
1984年9月,復為鄉。
1985年8月,鄉改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興福鎮下轄興一、興二、興三、興四初橋、王橋、汾王、福旺、王旺、村高、村魏、李韓、義和、馮家、魏莊、城外李、城王、徐劉、中李、中毛、西毛、東毛、駙馬、興益、興李、興耿、興張、興朱、興許、西秦、東秦、趙馬、趙趙、付元、官廠、南吳3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1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興福鎮下轄36個行政村:興一村、興二村、興三村、興四村、王橋村、初橋村、西毛村、中毛村、東毛村、村高村、村魏村、汾王村、王旺村、福旺村、義和村、城外李村、中李村、城王村、徐劉村、馮家村、魏莊村、李韓村、興益村、駙馬村、興耿村、興張村、興李村、興朱村、興許村、西秦村、東秦村、付元村、南吳村、趙馬村、趙趙村、官廠村,鎮人民政府駐興福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興福鎮地處博興縣東南部,東與東營市廣饒縣搭界,南與淄博市臨淄區毗連,西與曹王鎮接壤,北與湖濱鎮相鄰。區域面積51.37平方千米。
興福鎮

地形地貌

興福鎮地形為泰沂山區山前沖積平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人口

2011年末,興福鎮轄區總人口3773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180人,城鎮化率85%,另有流動人口26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9489人,女性18243人。
2017年末,興福鎮常住人口62960人。
截至2018年末,興福鎮戶籍人口10879人。

經濟

綜述

建國初期,興福鎮國民生產總值165萬元,1978年976萬元,2000年14.2億元,2009年19億元。
2009年,興福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0億元,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財政收入1.01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9000多元,銀行儲蓄存款餘額17億元,戶均存款20萬元。
2018年,興福鎮實現GDP79.2億元,同比增長10%;工業總產值734億元,同比增長9 %;地方財政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42%。
2011年,興福鎮財政總收入2.1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億元,比上年增長9.2%。
截至2018年末,興福鎮有工業企業98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5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家。

農業

2000年,興福鎮糧食平均畝產427公斤,總產達到3801.3萬公斤,高油玉米達到13公頃, 杞柳種植面積100公頃,創建大蒜、韭菜等無公害蔬菜基地67公頃, 苜蓿43公頃,冬棗33公頃,發展養殖大戶100多戶。2000年底興福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26億元, 其中種植業總產值9800萬元,林業3600萬元,畜牧業8000萬元。 農作物播種面積3333.3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564公頃,經濟作物769.3公頃。糧經作物種植面積比為1∶0.3。
2011年,興福鎮有耕地面積4.46萬畝,人均1.18畝,農業總產值達1.6億元,比上年增長19.5%。有省級種植、養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年銷售收入達到5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9662噸,其中小麥19055噸,玉米20607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0.22萬噸,主要品種有韭菜、花椰菜、青刀豆、毛豆、蘆筍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99萬頭,年末存欄1.16萬頭;家禽飼養量1000萬羽。累計造林1.38萬畝,林木覆蓋率21%,水果種植面積20畝,產量17噸,主要品種有葡萄、柿子。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面面積0.6平方千米,水產品總產量1.2萬噸,大型農業機械0.1萬輛;名優特農產品有凱旋門牌鴨品、龍升有機產品,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有機麵粉、有機蔬菜、有機麵條、有機罐頭。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元。

工業

截至2009年,興福鎮共有廚具企業1000餘家,截至2015年,興福鎮擁有註冊企業七百餘家,非註冊中小型企業兩千餘家,廚具產業年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利稅3.8億元。板材產業現有經營業戶450多家,年實現吞吐量300萬噸、交易額180億元,彩塗鍍鋅板產量達到600萬噸,各類板材生產加工企業達到23家,年產鍍鋅板11萬噸、不鏽鋼板10萬噸、彩塗板75.5萬噸、複合板550萬平方米,年營業收入28億元、利稅3億元。
2011年,興福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96億元,比上年增長26.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家,職工76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3億元,比上年增長26%。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20家。

商業

2011年末,興福鎮有商業網點1560個,職工600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億元,比上年增長25%。進出口總額1009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進口31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6%;出口978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1%。

金融

2011年末,興福鎮境內有8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7.8億元,人均儲蓄7.3萬元,各項貸款餘額30.8億元。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興福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博物館1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體育場地7處,體育社團2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10人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有線電視用戶11028戶。

教育事業

興福鎮在清乾隆年間創辦義學,1840年益家莊(今興福鎮興益村)義學以廟田8畝為學田,在縣內影響較大。1931年各村辦起了學校,私塾被查禁。至1949年,興福鎮境內有國小17處,在校生205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55.6%。建國後,教育事業得到了空前發展。1958年在興福鎮建立了博興第四中學,招收國中生4個班,226人。1986年興福鎮有中學2處, 國小42處,在校生512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71%,學生畢業率86%。1989年開始合班並校,博興縣第四中學撤銷,國中部與鎮中學合併,全鎮中國小布局日趨合理。 1991~1996年,實施掃盲,掃盲人數1165人,掃盲率100%。1995年籌資650萬元建成鎮第二中學。是年,建成省級規範化的成人教育中心學校,年底順利通過省“雙基” 驗收。2000年,興福鎮共設有中學2處,國小14處,學前班21個,在校生595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在校生鞏固率98%,學生畢業率100%。近三年來,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242名,其中大本61名,大專97名。
2011年末,興福鎮有幼稚園(所)5所,在園幼兒895人,專任教師81人;國小6所,在校生3300人,專任教師24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819人,專任教師86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0.2億元,比上年增長1%,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7%,比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科技事業

2011年末,興福鎮廚具行業有技術研發機構30餘個,其中省級行業技術研發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1個,山東省廚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於興福鎮。

醫療衛生

1987年,博興縣人民醫院興福分院放歸興福鎮管理。1994年,投資50萬元建成1204平方米衛生大樓,購置X光機、B超、電腦治療儀等設備,全院固定資產80萬元,醫務人員35人。2000年,村級衛生室68處,鄉村醫生75名。
2011年末,興福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個,病床350張,固定資產總值0.2億元。專業衛生人員11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0餘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興福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41戶,人數73人,支出88.1萬元,比上年增長29%,月人均95元,比上年增長2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7人,恤事業費支出119.1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216張,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6人,支出17.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7人,支出9.9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59人次,共支出2.6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03人次,支出6.1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100%。

環境保護

2011年,興福鎮用於環境保護的資金1.1億元。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4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率達到100%。

交通運輸

2011年末,興福鎮境內道路總長度212千米,道路鋪裝面積29.3平方千米,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3條,運營總里程達33.4萬千米,年客運量13萬人次。

著名人物

魏休庵
魏休庵,生卒年月不詳,號方石,明朝隱逸者,善書法。足之所及各地,年高而隱居於三家村(今興福鎮福旺村),相傳著有《嘮叨集》等勸世俚歌數冊,現已不見於世。後人“飲其風節,感其惠澤”,於1994年在福旺村東建“魏休庵祠”為記。
劉順元
劉順元(1903年10月~1996年2月) 原名王學博,字浦泉,城王村人,1931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前,先後任中共濟寧特別支部書記、江蘇省委滬西巡視員、陝南特委書記等職,先後任中共代表團幹部審查組組長,安徽工委組織部長、書記,皖東工委書記、蘇皖省委書記、淮南津浦路西省委書記、路東省委書記、淮南區黨委副書記等職,是中共八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和十四大列席代表。1982年退居二線,1996年2月逝世。
任學和
任學和(1934年3月~2000年10月) 中共黨員,興三村人。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副教授,曾任曲阜師範大學藝術系副主任暨校教學委員會委員,發表有《裝卸突擊隊之歌》《棉鄉四季調》《我愛沸騰的油田》等詞、曲作品。發表有《繼承民族聲樂傳統》《從孔尚任的“嗓子內唱”談起》《內唱、內里聲、兩口論》等論文。1979年,調曲阜師範大學藝術系任教,2000年10月逝世。
郭維祥
郭維祥,1952年11月生,中共黨員,駙馬村人,國小高級教師,歷任學區校長、教研組長等職。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多次獲省、市、縣獎勵,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1989年9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李新鄉
李新鄉,1958年1月生, 中共黨員,李韓村人。1982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並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晉升教授。現任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山東省教育學會中學物理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范曰光
范曰光,1959年5月生, 中共黨員,趙趙村人,歷任鎮經委副主任、科技副鎮長、黨委委員、人大副主席等職。1981年創辦私營企業紅星炊具廠,成為全鎮廚房設備產業的創始人,帶動了全鎮廚房設備產業的發展。1994年5月被團省委授予“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同年10月被授予“山東省十佳非公有制經濟界優秀青年標兵”稱號、11月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鄉鎮企業供銷系統優秀供銷員。1998年5月被評為全省勞動模範、7月被評為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
趙向忠
趙向忠,1966年6月生, 中共黨員,趙趙村人,濱州地區第四屆十大傑出青年。先後被評為全省優秀青年廠長、全區勞動模範、全區優秀農民企業家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