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李明傳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李明傳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李明傳》中重點介紹了李明緊跟世界航空技術發展的潮流,率領團隊實現了中國戰鬥機主動控制技術的大跨越,並以此開創了中國航空預研的新局面。在國際合作中,李明院士放眼未來,立足長遠,既實現了中國空軍裝備的更新換代,又實現了中國航空領域技術和工藝水平的整體提升。全書是李明院士為航空工業傾情奉獻的真實寫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李明傳
  • 作者:袁新立
  • 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392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6503171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李明傳》以平實的筆觸,翔實的資料,記述了李明院士在新中國航空工業領域近半個世紀的奮鬥歷程。講述了李明如何從一名解放軍戰士,到全軍最高學府的大學生,再到航空工業領域的院士的不懈追求與奮鬥的一生。

圖書目錄

第一章荊楚大地上的一家人
遠走他鄉的祖父
定居滬上
和睦的大家庭
第二章輾轉的童年
戰火中的幼年
就讀蔡高國小
回到上海
在洋涇中學成長
第三章在解放軍大熔爐里成長
“參乾”與步兵學校
空軍第五預科總隊和第九航校
空軍第十師的5年
四章夯實專業基礎知識——哈軍工5年
五章廣泛涉獵,基層工作18年
到所後的第一項任務
殲9飛機的方案研究
垂直起降飛機與4號連隊
既從事科研管理,又執著於專業技術研究
在基層歷練與殲13飛機研製
第六章主動控制技術(ACT)預研
第三代戰鬥機的主要技術特徵
“幻影”2000飛機引出的軍方需求
關於ACT項目
縱軸模擬式電傳操縱系統
縱軸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
殲8Ⅱ三軸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驗證機計畫
第七章隨政治風雲起落的“八二工程”——掌握綜合航電系統設計技術
“八二工程”背景
尋求對外技術合作
選定美國與國內正式立項
國內對工程的準備
正式簽訂契約
招標樣機運抵美國一
第一次招標評審會
選定格魯門公司
製造與交付試飛樣機
第一支技術支援小組
合作戛然而止
主要收穫
第八章“八三工程”——殲8Ⅲ飛機的研製
立項前後
殲8Ⅲ飛機的研製任務
如何實現“爭三保四”首飛
殲8Ⅲ01架實現“爭三”首飛
綜合火控系統的研製和殲8Ⅲ03架的“保四”首飛
從“八三工程”轉到“十一號工程”
第九章殲8系列飛機研製
殲8Ⅱ飛機的副總師
沈飛公司科研副總經理
面臨任務的思考
帶好團隊
決策與攻關
關於殲8Ⅲ飛機的後話
第十章抓住機遇,實現我國重型戰鬥機的跨越式發展——“十一號工程”
工程背景
長達兩年多的對俄談判
“十一號工程”的使命
打通生產線,按生產許可證生產出合格的殲11飛機
通過消化、吸收、集成創新實現國產化——殲11×飛機的研製
本章結束語
第十一章攜手同行
相識是機緣
攜手同行,共同奮鬥
嘔心瀝血,為航空事業拼搏
為人處世的師表
第十二章餘熱仍熾
無人作戰飛機系統研究
培養博士生
為知識工程添磚加瓦
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第四代戰鬥機大迎角氣動力與飛行控制技術研究
諮詢與評審工作
感悟與寄語
第十三章李明印象
我所接觸到的李明院士
與李明院士共事的日子
與李明共事的日子
我所了解的李總
在李明總師領導下工作的點滴回憶
我的導師李明院士
寫一些我個人對李總的感觸
我的導師李明
嚴謹治學誨人不倦——記導師李明院士
李明是我們姐弟七人的榜樣
附表
附表1
附袁2
後記

後記

創建於1961年的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是新中國組建最早、專業最全、實力最強的飛機設計研究所。在此後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征程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在幾代人的努力下,逐漸從弱小走向強大,專業從單一走向全面,影響力由國內擴展到國外。
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為國家的國防安全、空軍裝備的更新換代和追趕世界先進水平、航空工業整體水平的提升乃至跨越,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殲8到殲11,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所裝備的戰鬥機,大多由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主導研製和參與研製。
小到一個研究所,大到一個行業、一個國家,其發展和壯大都離不開人才,特別是那些在各個時期勇擔重任、默默奉獻的人才,他們堪稱脊樑。作為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人才隊伍的優秀代表,李明院士就是這樣的人。
他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有精準的眼光,既有無私奉獻的胸懷又有長期耐得住寂寞的韌性,既有頑強的單兵作戰能力又有善於團結的協作精神,他是一個無愧於時代的航空人。
自1963年9月踏入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李明便與新中國的航空事業結下了深厚情誼,至今已近50年。在這些年裡,李明在最初的18年先後參與了摸透米格一21戰鬥機、殲9研製方案的提出與設計、4號任務、殲13方案的研究和詳細設計等工作,並初涉自動化領域。用李明院士的話說,這18年是一個廣泛涉獵和積累的18年,在這之後,憑藉著紮實的自動化專業功底,以及對國際航空技術發展趨勢的追蹤和掌握,李明在中國航空工業領域率先開始了主動控制技術的研究。而此前的18年對飛機設計流程的掌握,使他具備了統領中國航空工業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驗證機研製計畫的能力。又是一個18年,中國的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國外的差距縮短了10年,李明也以此首開中國航空工業領域關鍵技術預研之先河,成為該領域的開拓者。
在致力於航空預研的同時,李明先後作為“八二工程”“八三工程”的總設計師參與了整個項目的研製,力推科研成果的工業化套用。而正是預研成果的套用,使殲8系列飛機大放光彩,綜合作戰能力達到世界第三代戰鬥機的水平。
20世紀90年代初,李明受命任“十一號工程”總設計師。本著對中國航空工業和國防安全的強烈責任感,李明以購買蘇一27cK飛機為契機,力主引進蘇一27飛機生產許可證,並在國內加速其全面國產化,以此帶動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整體科研能力的跨越。事實證明,他的主張和堅持是正確的,如今的殲11系列飛機,已經成為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真正的攻防兼備的多任務機種。
半個世紀,雖長亦短。長的是,他足以讓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變成了鬚髮如霜的老者;短的是,縱有18000多個晝夜,在李明的眼裡也都如一日,那就是為中國的航空工業堅持奉獻,不懈追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由此來說,李明院士近50年的工作歷程,本身就是中國航空工業技術發展史的濃縮。他的人格以及專業素養都堪稱楷模,值得學習。2009年,經中航傳媒出版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龍明靈推薦,應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科技委之約,筆者開始著手準備李明院士傳記的編寫工作。儘管此前筆者已經在航空出版傳媒領域工作了5年多,但畢竟是非專業出身,科普文章雖然寫得不少,但是如此長篇的人物傳記還是第一次接觸。所以,接手之初,常常手足無措,無從下手,一則擔心專業方面有失,二則擔心因個人水平不足而不能全面展現李明院士的平生。
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筆者先後3次前往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對李明院士及其夫人余曉蘭女士,以及與李明院士長期一起工作的同事進行採訪,希望儘量多地掌握素材,儘量真實地再現李明院士50年的工作經歷。
採訪過程中,筆者深深為李明院士嚴謹求實、敢為人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服從組織、勇挑重擔、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淡泊名利、功成不居、顧全大局的職業素養;樸實低調、助人為樂、以誠待人的高尚品質所折服。可以說,本書編寫的過程,也是筆者學習的過程,不但學習和了解了航空領域的專業知識,更學習了李明院士航空報國、激情進取的職業精神,而後者將使筆者在此後的人生道路上大受裨益。
此書在編寫過程中,一直受到李明院士及夫人余曉蘭女士的鼓勵和大力支持,兩人更是親自執筆撰寫了大量素材供筆者參考。此外,編寫組和原主筆肖傳卿老師在收集素材的過程中,曾到上海採訪了601所老同志張嘉華、張林堂、付雨潤、黃錦旗和二妹李清,還到北京採訪了原航空航天工業部殲8Ⅲ辦公室主任郭志孟,哈軍工同學肖傳韓、王鎮忠和601所胡秉科,其間顧誦芬院士和夫人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給編寫組同志講述了李明院士的工作和生活往事,並為本書作序。
編寫組成員在601所採訪了副總師黃季墀以及趙守廷、賈鑫、於建文和阮強等同志,他們提供了許多有意義的素材。
另外,618所副總師張汝麟,613所副所長謝克嘉,601所副總師章怡寧、沈琪和質量師黃德森,以及王敬玉、孔祥泰、姜作范、王德崇、曾冬娟、馮家斌、葛福生、章俊傑、姚宗信、崔建國、王國棟、路志偉、朱鐵夫、王美仙和張勇,大姐李新等都撰寫長篇的人物傳記還是第一次接觸。所以,接手之初,常常手足無措,無從下手,一則擔心專業方面有失,二則擔心因個人水平不足而不能全面展現李明院士的平生。
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筆者先後3次前往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對李明院士及其夫人余曉蘭女士,以及與李明院士長期一起工作的同事進行採訪,希望儘量多地掌握素材,儘量真實地再現李明院士50年的工作經歷。
採訪過程中,筆者深深為李明院士嚴謹求實、敢為人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服從組織、勇挑重擔、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淡泊名利、功成不居、顧全大局的職業素養;樸實低調、助人為樂、以誠待人的高尚品質所折服。可以說,本書編寫的過程,也是筆者學習的過程,不但學習和了解了航空領域的專業知識,更學習了李明院士航空報國、激情進取的職業精神,而後者將使筆者在此後的人生道路上大受裨益。
此書在編寫過程中,一直受到李明院士及夫人余曉蘭女士的鼓勵和大力支持,兩人更是親自執筆撰寫了大量素材供筆者參考。此外,編寫組和原主筆肖傳卿老師在收集素材的過程中,曾到上海採訪了601所老同志張嘉華、張林堂、付雨潤、黃錦旗和二妹李清,還到北京採訪了原航空航天工業部殲8Ⅲ辦公室主任郭志孟,哈軍工同學肖傳韓、王鎮忠和601所胡秉科,其間顧誦芬院士和夫人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給編寫組同志講述了李明院士的工作和生活往事,並為本書作序。
編寫組成員在601所採訪了副總師黃季墀以及趙守廷、賈鑫、於建文和阮強等同志,他們提供了許多有意義的素材。
另外,618所副總師張汝麟,613所副所長謝克嘉,601所副總師章怡寧、沈琪和質量師黃德森,以及王敬玉、孔祥泰、姜作范、王德崇、曾冬娟、馮家斌、葛福生、章俊傑、姚宗信、崔建國、王國棟、路志偉、朱鐵夫、王美仙和張勇,大姐李新等都撰寫了稿件。
在提供書稿圖片方面,601所人力資源部趙雪飛,工程信息部盧剛、崔海薇、王磊,以及沈飛公司總工程師袁立、檔案館徐曉鵬,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原主筆肖傳卿老師完成了本書的部分框架,為本書的編寫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此,對以上同志表示真誠感謝。
此外,還要感謝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的劉艷芳和高鳳勤兩位老師,他們的辛勤工作彌補了筆者寫作上的不足,讓本書更具可讀性。
院士的高風亮節值得學習,院士不懈奮鬥的一生值得銘記。然而,由於時間倉促,筆者寫作水平有限,無法用文字全面展示李明院士精彩的人生,懇請李明院士見諒。
懇請廣大讀者和所有關心中國航空工業的朋友提出意見,筆者表示真誠的感謝。
作者
2013年10月5日

序言

20世紀是中華民族千載難逢的偉大時代。千百萬先烈前賢用鮮血和生命爭得了百年巨變、民族復興,推翻了帝制,肇始了共和,擊敗了外侮,建立了新中國,獨立於世界,贏得了尊嚴,不再受辱。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科教興國,生產力大發展,告別了饑寒,實現了小康。工業化雷鳴電掣,現代化指日可待。巨潮洪流,不容阻抑。
憶百年前之清末,從慈禧太后到滿朝文武開始感到科學技術的重要,辦“洋務”,派留學,改教育。但時機瞬逝,清廷被辛亥革命推翻。五四運動,民情激昂,籲求“德、賽”升堂,民主治國,科教興邦。接踵而來的,是18年內戰、8年抗日和3年解放戰爭。恃科學救國的青年學子,負笈留學或寒窗苦讀,多數未遇機會,辜負了碧血丹心。
1928年6月9日,蔡元培主持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國立科研機構——中央研究院,設理化實業研究所、地質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和觀象台4個研究機構,標誌著國家建制科研機構的誕生。20年後,1948年3月26日遴選出81位院士(理工53位,人文28位),幾乎都是20世紀初留學海外、卓有成就的科學家。
中國科技事業的大發展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1949年11月1曰成立了中國科學院,郭沫若任院長。1950—1960年有2500多名留學海外的科學家、工程師回到祖國,成為大規模發展中國科技事業的第一批領導骨幹。國家按計畫向蘇聯、東歐各國派遣1.8萬名各類科技人員留學,全都按期回國,成為建立科研和現代工業的骨幹力量。高等學校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00所增加到600多所,年招生增至28萬人。到21世紀初,大學有2263所,年招生600多萬人,科技人力總資源量超過5000萬人,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才達1600萬人,已接近最已開發國家水平。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從一窮二白成長為科技大國。年產鋼鐵從1949年的15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粗鋼6.8億噸、鋼材8.8億噸,幾乎是8個最已開發國家(G8)總年產量的2倍,20世紀50年代鋼鐵超英趕美的夢想終於成真。水泥年產20億噸,超過全世界其他國家總產量。中國已是糧、棉、肉、蛋、水產、化肥等世界第一生產大國,保障了13億人口的食品和穿衣安全。製造業、土木、水利、電力、交通、運輸、電子通信、超級計算機等領域正迅速逼近世界前沿。“兩彈一星”、高峽平湖、南水北調、高公高鐵、航空航天等偉大工程的成功實施,無可爭議地表明了中國科技事業的進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全國工作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速實現工業化是當務之急。大規模社會性基礎設施建設、大科學工程、國防工程等是工業化社會的命脈,是數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中國科學院張光斗、王大珩、師昌緒、張維、侯祥麟、羅沛霖等學部委員(院士)認為,為了順利完成中華民族這項歷史性任務,必須提高工程科學的地位,加速培養更多的工程科技人才。中國科學院原設的技術科學部已不能滿足工程科學發展的時代需要。他們於1992年致書黨中央、國務院,建議建立“中國工程科學技術院”,選舉那些在工程科學中做出重大創造性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為院士,授予終身榮譽,賦予科研和建設任務,指導學科發展,培養人才,對國家重大工程科學問題提出諮詢建議。中央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於1993年決定建立中國工程院,聘請30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遴選66名院士共96名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l 994年6月3日,召開了中國工程院成立大會,選舉朱光亞院士為首任院長。中國工程院成立後,全體院士緊密團結全國工程科技界共同奮鬥,在各條戰線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新的貢獻。
中國的現代科技事業比歐美落後了200年,雖然在20世紀有了巨大進步,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祖國的工業化、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還需要數代人的持續奮鬥才能完成。況且。世界在進步,科學無止境,社會無終態。欲把中國建設成科技強國,屹立於世界,必須持續培養造就數代以千萬計的優秀科學家和工程師,服膺接力,擔當使命,開拓創新,更立新功。
中國工程院決定組織出版《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以記錄他們對祖國和社會的豐功偉績,傳承他們治學為人的高尚品德、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他們是科技戰線的功臣、民族振興的脊樑。我們相信,這套傳記的出版,能為史書增添新章,成為史乘中寶貴的科學財富,俾後人傳承前賢篳路藍縷的創業勇氣、魄力和為國家、人民捨身奮鬥的奉獻精神。這就是中國前進的路。
宋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