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區農村生態工程建設

中國山區農村生態工程建設

《中國山區農村生態工程建設》是2016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山區農村生態工程建設
  • 作者:嚴斧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5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6-2576-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主要介紹了中國山區農業生態的特點,以產業生態學理論和生態工程方法為基礎,分別從全國、縣域、小流域及工程技術集成4個層次,緊密結合我國山區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探討山區農村發展生態產業、推進生態工程、培育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方略和技術途徑

圖書目錄

1 中國山區農村生態環境特點與生態文明建設
1.1 中國山區概況
1.2 中國山區農村生態環境基本特點
1.2.1 山區農村絕大部分土地是坡地,小流域是坡地組合的基本形式
1.2.2 生態環境和農、林、牧生產的多樣性及立體性
1.2.3 土壤種類繁多且呈垂直地帶分布
1.2.4 富有生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1.2.5 富有可再生清潔能源和新能源
1.2.6 自然災害頻繁
1.3 中國山區農村生態環境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3.1 水土流失依然嚴重
1.3.2 山區特有的環境與資源優勢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
1.3.3 耕地用養失調,土壤肥力下降
1.3.4 面源污染未能根治,農畜產品安全性有待提高
1.3.5 農村生活與生產能源結構有待進一步改善
1.4 中國山區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
1.4.1 內涵
1.4.2 案例
2 中國山區生態屏障體系的保護與建設
2.1 相關的主要生態學概念
2.1.1 社會一經濟一自然複合生態系統
2.1.2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2.1.3 生態安全、生態功能區與生態屏障
2.1.4 生態修復
2.1.5 生態補償
2.1.6 生態移民
2.2 中國山區生態屏障體系
2.3 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3.1 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與生態功能分區
2.3.2 青藏高原的生態服務功能
2.3.3 青藏高原當前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2.3.4 青藏高原生態屏障的保護與建設
2.4 長江流域上、中游高原、山區、庫區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
2.4.1 長江流域上游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4.2 對於修建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不同意見的爭議
2.4.3 三峽庫區農村的生態建設
2.4.4 長江流域中游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4.5 南水北調工程
2.4.6 長江流域上、中游防護林體系的保護與建設
2.5 黃河流域高原與山區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5.1 黃河源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5.2 甘南濕地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5.3 黃土高原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5.4 三門峽建壩的反思
2.6 西南與華南山區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6.1 西南岩溶山區當前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2.6.2 西南岩溶山區生態屏障保護與建設的主要措施
2.6.3 珠江流域山區農村生態環境特點與現狀
2.6.4 珠江流域分區生態建設
2.6.5 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的保護與建設
2.7 大、小興安嶺與長白山區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7.1 大、小興安嶺與長白山區生態屏障的主要生態服務功能
2.7.2 東北林區的生態衰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
2.8 華北山區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8.1 華北山區農村生態環境現狀
2.8.2 華北山區的生態恢復與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2.9 秦巴山區與淮河流域山區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9.1 秦巴山區與淮河流域山區的生態功能
2.9.2 秦巴山區與淮河流域山區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2.9.3 秦巴山區與淮河流域山區生態屏障的保護與建設
2.10 東南沿海山區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10.1 武夷山區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10.2 東南沿海防護林建設
2.11 內流河區域山地生態屏障的現狀及其保護與建設
2.11.1 塔里木河流域
2.11.2 河西內陸河流域
2.12 三北人工防護林生態屏障的建設與效益
2.12.1 三北工程概況
2.12.2 三北工程已取得的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
2.12.3 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的經驗教訓
3 中國山區生態農業縣建設試點典型經驗
3.1 中國式現代生態農業
3.1.1 中國式現代生態農業的產生和定義
3.1.2 中國式現代生態農業應該具備的基本特徵
3.1.3 我國生態農業建設試點縣的實踐
3.2 山區生態農業縣建設典型
3.2.1 黑龍江省拜泉縣
3.2.2 內蒙古自治區喀喇沁旗
3.2.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縣
3.2.4 陝西省延安市
3.2.5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
3.2.6 山東省五蓮縣
3.2.7 湖北省京山縣
3.2.8 重慶市大足縣
3.2.9 四川省洪雅縣
3.2.1 0貴州省畢節市
3.2.1 1貴州省安順市
3.2.1 2雲南省易門縣
3.2.1 3湖南省慈利縣
3.2.1 4江西省婺源縣
3.2.1 5江西省興國縣
3.2.1 6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
3.3 生態農業縣建設效益、存在問題和發展方向
3.3.1 建設效益
3.3.2 當前存在問題
3.3.3 今後發展方向
4 山區農村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經驗
4.1 黃土高原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經驗
4.1.1 黃土高原小流域主要類型
4.1.2 黃土高原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經驗
4.2 西南和南方岩溶山區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經驗
4.2.1 西南和南方岩溶山區農村生態環境基本特點及面臨的生態問題
4.2.2 西南和南方岩溶山區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經驗
4.3 南方紅壤黃壤山地丘陵區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經驗
4.3.1 南方紅壤黃壤山地丘陵區農村生態環境特點及面臨的生態問題
4.3.2 南方紅壤山地丘陵區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經驗
4.4 其他山區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分析
4.4.1 南方紫色土山區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分析
4.4.2 華北石山區小流域生態建設和高效生態工程典型分析
4.5 小流域治理建設方向和主要措施
4.5.1 治理建設方向
4.5.2 主要措施
5 山區農村生態工程主要類型與模式
5.1 農村生態工程基本概念
5.1.1 生態工程的定義
5.1.2 農村生態工程設計應遵循的基本生態經濟學原理
5.1.3 中國山區農村生態工程主要類型與模式
5.2 陡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生態恢復與建設工程
5.2.1 陡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是全國性的生態恢復與建設工程
5.2.2 退耕還林還草的生態恢復機制
5.2.3 退耕還林還草主要措施
5.2.4 退耕還林還草取得的效益
5.3 水土保持生態工程
5.3.1 我國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分區
5.3.2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態工程
5.3.3 南方山區水土保持生態工程
5.3.4 南亞熱帶丘陵山區生態恢復工程
5.4 山區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工程
5.4.1 山區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的概念
5.4.2 防護林類型與經濟林物種布局
5.4.3 案例
5.5 山區植物一動物一沼氣微生物配套循環生產和環境自淨生態工程
5.5.1 工程機制
5.5.2 工程模式
5.5.3 工程效益
5.6 山區綠色健康食品生產生態工程
5.6.1 綠色健康食品的發展前景
5.6.2 綠色健康食品生產生態工程建設及案例
5.7 乾旱山區雨養集水節水農作生態工程
5.7.1 北方高原與山區雨養集水節水旱作生態工程
5.7.2 南方山區山旱田雨養稻作生態工程
5.7.3 南方山區雨養節水旱作生態工程
5.8 山區農村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綜合開發生態工程
5.8.1 多能互補主要模式
5.8.2 案例
5.9 南方草山草坡草食牧業生態工程
5.9.1 我國南方草山草坡及其生態功能概況
5.9.2 案例:南山牧場生態奶業產業化及其效益
5.10 山區水庫生態工程
5.10.1 我國水庫工程及其生態功能概況
5.10.2 我國水庫生態工程建設案例
5.1l 山區農村生態旅遊工程
5.11.1 我國山區農村生態旅遊發展概況
5.11.2 山區農村生態旅遊工程建設案例
6 山區農村生態工程的主要生態技術
6.1 擬生造林的主要樹種草種和造林種草技術
6.1.1 黃土高原主要適生樹種和草種及擬生造林種草技術
6.1.2 南方山區主要適生樹種和草種及擬生造林種草技術
6.1.3 山區主要生態經濟林樹種
6.1.4 植物籬(植物地埂)技術
6.2 林(果、桑、茶)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立體生產模式與技術
6.2.1 林(果、桑、茶)業立體生產模式與技術
6.2.2 種植業立體生產模式與技術
6.2.3 養殖業立體生產模式與技術
6.2.4 稻田立體種養模式與技術
6.2.5 庭院立體生產模式與技術
6.3 動物蛋白飼料、餌料生產與加工技術
6.3.1 無菌蠅蛆養殖與加工技術
6.3.2 黃粉蟲養殖與加工技術
6.3.3 蚯蚓養殖與加工技術
6.4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6.4.1 秸稈傳統利用方式
6.4.2 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
6.5 青飼料青貯和作物秸稈氨化技術
6.5.1 青飼料青貯技術
6.5.2 作物秸稈氨化技術
6.6 農業食物鏈及其調控技術
6.6.1 農業食物鏈的內涵和主要類型
6.6.2 農業食物鏈網的調控技術
6.6.3 農業食物鏈案例
6.7 山區農村主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
6.7.1 沼氣能源開發利用技術
6.7.2 山區農村小水電和微水電開發利用技術
6.7.3 能源植物的開發利用前景
6.8 對農林業有害生物的綜合防治及森林防火林帶
6.8.1 對農林業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技術
6.8.2 外來生物種入侵現狀、危害及防控措施
6.8.3 森林火災與營造防火林帶
6.9 山區農村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技術
6.9.1 山區農村面源污染的來源及危害
6.9.2 土壤污染修復技術
6.9.3 水體污染修復技術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