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災害管理理論與實踐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災害管理理論與實踐》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燕紅、夏建新、馮金朝、郝麗娟。

基本概況
  • 出版時間:2017-09-01
  • 開 本:其他
  • 頁 數:247
  • 印刷時間:2017-09-01
  • 字 數:330千字
  • 裝 幀:簡裝
  • 語 種:中文
  • 版 次:1
  • 印 次:1
  • I S B N:9787030535245
內容簡介
我國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和和諧社會構建直接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少數民族民眾多生活在山高谷深、高寒、地質活動帶地區,惡劣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這些地區自然災害頻發,尤其是土石流與滑坡、雪災、地震等對民族地區的發展構成嚴重威脅。與此同時,由於歷史原因,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在自然災害的預防、承受以及應急救援等方面存在著更大的困難。本書在對民族地區主要自然災害管理與實踐進行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收集和整理了民族地區近60年的主要災害歷史災情數據以及主要災害實踐與管理案例。根據自然災害危險性和損害度建立了民族地區災害危害度評價指標體系,並對民族地區進行評價。在評價結果基礎上,編制民族地區災害區劃,確定優先防治區和重點防治區。結合自然災害實踐調研成果提出民族地區主要災害的防災減災體系(災害預警體系、災害應急體系、災害恢復體系)及其模式。
本書目錄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第一章少數民族地區及自然災害相關理論1
第一節我國的少數民族與少數民族地區4
第二節自然災害11
一、自然災害的概念及其雙重屬性11
二、災害系統理論13
三、災害的社會科學研究24
第三節我國自然災害概況29
一、自然災害的背景32
二、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災害概況36
第二章少數民族社區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雲南盈江縣拉勐寨40
第一節地震災害40
一、地震災害種類與地震回響分級41
二、地震災害特點46
三、地震與地震災害分布及其產生的原因49
第二節地震帶上的傣族村寨——拉勐寨58
一、地震帶來的變遷61
二、災害打擊的緩衝劑——傳統文化69
三、災害損失的主因分析83
第三章少數民族社區應對地質災害能力——貴州關嶺縣大寨村87
第一節地質災害88
一、地質災害成因88
二、滑坡災害90
三、土石流災害98
第二節少數民族地區地質災害概況112
第三節被掩埋的村莊——大寨村114
一、災害突至而破壞長久116
二、大寨村的災害影響遷延日久源於多因素疊加129
第四章少數民族社區雪災應對能力142
第一節雪災142
一、雪災種類144
二、雪災分級146
三、雪災分布與形成147
第二節少數民族地區雪災148
一、少數民族地區雪災災情148
二、少數民族地區雪災發生特點151
第三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與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雪災152
一、研究區域概況152
二、稱多、瑪多雪災情況157
三、稱多、瑪多雪災成災分析162
第四節新疆北疆地區雪災165
一、研究區概況165
二、北疆地區雪災災情169
三、北疆地區雪災成災分析171
第五章少數民族社區應災能力分析——基於拉勐寨和大寨村的田野調查179
第一節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災害特點及危害180
一、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災害特點180
二、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災害的危害181
第二節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災害多發的原因分析184
一、自然條件原因184
二、社會原因185
第三節社區居民和災害——問卷調查187
第四節拉勐寨和大寨村應災能力差異分析188
一、社會資本的差異188
二、災害發生的頻度不同191
三、社會變遷的劇烈程度192
四、參與和溝通的程度193
第六章社區的應災能力195
第一節社區的應災能力概況195
第二節國際社區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實踐197
一、世界衛生組織——“安全社區”197
二、聯合國減災戰略——“社區恢復力”建設198
三、美國——“減災型社區”199
四、亞洲備災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災害風險管理”200
第三節我國社區減災管理能力現狀201
一、未能充分發揮社區自組織的作用203
二、災害應急預案不完善204
三、防災意識淡薄204
四、對農村社區扶持不足205
第七章少數民族社區應災能力的再生產206
第一節備災能力207
一、少數民族社區與提高風險認知、完善預警系統和傳播途徑結合207
二、完善各層級的應急預案210
三、傳統知識與加強公眾災害教育結合211
四、提高建築物及基礎設施抵禦災害能力213
五、科學配置救援物資儲備215
六、加強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減災示範社區的建設216
第二節應急救助能力218
一、強化突髮狀況下少數民族社區的應急組織方式218
二、提升基礎設施和基本救援物資保障水平220
三、緊急醫療救援水平221
第三節災後恢復重建能力221
一、生產、生活的恢復222
二、文化的恢復226
主要參考文獻230
附錄本書涉及的地名及其簡稱24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