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鄂倫春族》為《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中其中一冊,共分為五章,主要內容包括民族的起源和變遷、社會組織、生活與文化、生息繁衍、婚姻與家庭以及改革春風暖興安鄂鄉舊貎展新顏。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鄂倫春族
-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
- 頁數:130頁
- 開本:16
- 作者:林盛中 翟振武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10546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鄂倫春族》力圖從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用準確、科學、生動的語言,全方位描述和展現鄂倫春族燦爛輝煌的歷史和現狀。
作者簡介
林盛中,黑龍江省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吉林大學中國老齡研究中心兼職教授。長期從事人口計生工作和人口理論研究,研究方向為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農村人口與計畫生育管理、鄂倫春民族人口。出版著作20餘部,發表論文、研究報告100多篇。主要著作有:《兩種生產論》、《鄂倫春民族人口》、《21世紀人口與計畫生育大趨勢》、《黑龍江省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國民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婚育論》、《健康資本論》等。
圖書目錄
綜述走進鄂倫春族
第一章民族起源和變遷
第一節密林深處有人家
第二節鄂倫春人的生態環境
第三節跨越9個經度5個緯度
第二章社會組織、生活與文化
第一節從“烏力楞”到路、佐制度
第二節古樸的風尚信仰
第三節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第四節盤點民族文化大餐
第三章生息繁衍
第一節鄂倫春族人口增長緩慢
第二節生育傳承希望
第三節男女老少知多少
第四節讀書識字成時尚
第四章婚姻與家庭
第一節放大家的方圓
第二節寄託重生的喪葬文化
第三節被激活的社會細胞
第五章改革春風暖興安鄂鄉舊貎展新顏
第一節黃金古道快馬揚鞭
第二節鄂倫春族地區樺樹繁茂樺皮工藝造福鄂倫春人
第三節鄂倫春人的世外桃源
第四節土地為伴收穫希望
第五節塞外明珠阿里河
後記
參考文獻
第一章民族起源和變遷
第一節密林深處有人家
第二節鄂倫春人的生態環境
第三節跨越9個經度5個緯度
第二章社會組織、生活與文化
第一節從“烏力楞”到路、佐制度
第二節古樸的風尚信仰
第三節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第四節盤點民族文化大餐
第三章生息繁衍
第一節鄂倫春族人口增長緩慢
第二節生育傳承希望
第三節男女老少知多少
第四節讀書識字成時尚
第四章婚姻與家庭
第一節放大家的方圓
第二節寄託重生的喪葬文化
第三節被激活的社會細胞
第五章改革春風暖興安鄂鄉舊貎展新顏
第一節黃金古道快馬揚鞭
第二節鄂倫春族地區樺樹繁茂樺皮工藝造福鄂倫春人
第三節鄂倫春人的世外桃源
第四節土地為伴收穫希望
第五節塞外明珠阿里河
後記
參考文獻
後記
當我接到《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編委會的通知,由我撰寫“叢書”鄂倫春族分卷時,心情十分喜悅。1986年,我的處女作“中國鄂倫春民族人口”問世,從那時起,我與鄂倫春族朋友結下了不解之緣。2003年,在鄂倫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慶典時,我把這本小書做了修改,填充新的資料和研究成果再版,作為節日禮物奉獻給了鄂倫春族朋友,為此感到無比欣慰和驕傲。2013年是鄂倫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我在想能為鄂倫春族朋友做些什麼呢?正當犯難之時,中國人口出版社老總陶慶軍先生和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翟振武教授為我創造了條件,使我有了獻給鄂倫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的禮物。
經過300多個日夜伏案疾書,審讀完最後打字稿的清樣時,我想起了那些曾經給予我支持和幫助的朋友們。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人口計生委梁鳳英主任率班子全體成員陪我三次前往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調查、座談。鄂倫春自治旗黨委常委、副旗長凌雲(鄂倫春族)熱情接待了我們,阿芳、何文柱、關紅英、關秀芳等鄂倫春族專家毫無保留地幫助我查找資料,贈送研究成果,提供重要信息,人口計生局把“鄂倫春族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調研數據,在沒有運用的情況下,第一個交給了我,他們表現出的那種大度、無私,實在令人感動!大興安嶺地區人口計生委鳳英主任委派姚文君和馬麗霞兩位班子成員陪我前往十八站和白銀納兩個民族鄉調研,關懷體貼暖心窩,實在令人感動!塔河縣副縣長魏雲華(鄂倫春族)、民族宗教局局長多美真、人口計生局局長劉淑燕,呼瑪縣人口計生局孫淑清局長,黑河市人口計生局李前進主任、孟秀雲副主任、王剛副主任及幾位科長、愛輝區人口計生局楊兵局長等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值得欣慰的是,在赴鄂倫春民族鄉調研時,與老朋友關金芬、關金芳、關金紅鄂倫春族三姐妹,孟彩梅和孟彩榮姐妹倆(鄂倫春族)久別重逢,喜悅和熱淚無法控制,奪眶而出,在她們引領下,拜訪了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鄂倫春族傑出人物郭寶林、孟彩紅、葛長雲、畫家關桃芳、陳金來,還有幸與鄂倫春族最後一個薩滿關扣妮相見,促膝談心,獲得了許多新的信息,對完成創作給予了極大支持。
黑河日報攝影記者邱龍無私奉獻出珍藏多年的照片,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人口計生委王剛、李丹、小朴等在電腦上幫助修改文稿,付出了辛苦!
最使我感動的是,黑龍江省人口計生委主任賈玉梅和鄭瑋鈞處長對我完成寫作給予了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謝意!
今天,將拙著再次呈現於讀者,我對各位領導和朋友的感謝之情是文辭不能盡意的。同時更心感不安,因為鄂倫春族沒有文字,有關歷史資料記載人口數量及變動甚少,儘管本人對鄂倫春族人口研究多年,但由於能力所限,書中少不了有差錯之處,懇請廣大讀者、學者不吝賜教。
2013年是鄂倫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作為鄂倫春族的忠實朋友,謹以此書作為賀禮,提前獻給鄂倫春族父老鄉親。
我相信,筆墨之香會飄灑在大小興安嶺之間,深深印在鄂倫春民族永遠的記憶中。
祝鄂倫春民族地區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幸福!
經過300多個日夜伏案疾書,審讀完最後打字稿的清樣時,我想起了那些曾經給予我支持和幫助的朋友們。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人口計生委梁鳳英主任率班子全體成員陪我三次前往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調查、座談。鄂倫春自治旗黨委常委、副旗長凌雲(鄂倫春族)熱情接待了我們,阿芳、何文柱、關紅英、關秀芳等鄂倫春族專家毫無保留地幫助我查找資料,贈送研究成果,提供重要信息,人口計生局把“鄂倫春族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調研數據,在沒有運用的情況下,第一個交給了我,他們表現出的那種大度、無私,實在令人感動!大興安嶺地區人口計生委鳳英主任委派姚文君和馬麗霞兩位班子成員陪我前往十八站和白銀納兩個民族鄉調研,關懷體貼暖心窩,實在令人感動!塔河縣副縣長魏雲華(鄂倫春族)、民族宗教局局長多美真、人口計生局局長劉淑燕,呼瑪縣人口計生局孫淑清局長,黑河市人口計生局李前進主任、孟秀雲副主任、王剛副主任及幾位科長、愛輝區人口計生局楊兵局長等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值得欣慰的是,在赴鄂倫春民族鄉調研時,與老朋友關金芬、關金芳、關金紅鄂倫春族三姐妹,孟彩梅和孟彩榮姐妹倆(鄂倫春族)久別重逢,喜悅和熱淚無法控制,奪眶而出,在她們引領下,拜訪了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鄂倫春族傑出人物郭寶林、孟彩紅、葛長雲、畫家關桃芳、陳金來,還有幸與鄂倫春族最後一個薩滿關扣妮相見,促膝談心,獲得了許多新的信息,對完成創作給予了極大支持。
黑河日報攝影記者邱龍無私奉獻出珍藏多年的照片,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人口計生委王剛、李丹、小朴等在電腦上幫助修改文稿,付出了辛苦!
最使我感動的是,黑龍江省人口計生委主任賈玉梅和鄭瑋鈞處長對我完成寫作給予了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謝意!
今天,將拙著再次呈現於讀者,我對各位領導和朋友的感謝之情是文辭不能盡意的。同時更心感不安,因為鄂倫春族沒有文字,有關歷史資料記載人口數量及變動甚少,儘管本人對鄂倫春族人口研究多年,但由於能力所限,書中少不了有差錯之處,懇請廣大讀者、學者不吝賜教。
2013年是鄂倫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作為鄂倫春族的忠實朋友,謹以此書作為賀禮,提前獻給鄂倫春族父老鄉親。
我相信,筆墨之香會飄灑在大小興安嶺之間,深深印在鄂倫春民族永遠的記憶中。
祝鄂倫春民族地區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幸福!
序言
如果把一個民族比作一顆星星,那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繁星滿天的世界。當今世界上有約3000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絕大多數國家由多個民族組成。中國也是同樣,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密切往來、交流融合、團結奮鬥、休戚與共,形成了一個偉大的強盛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開發了祖國的美好河山,共同推動了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有56個成員,其中有55個是少數民族。新中國成立以來,少數民族人口一直持續增長。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為353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1%。2010年進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少數民族人口總量達到了1.14億,幾乎是1953年的3倍,占到了全國13.4億人口的8.5%。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相差較大,如壯族有1693萬人,回族1059萬人,滿族1039萬人,維吾爾族1007萬人,而赫哲族只有5354人,塔塔爾族3556人,獨龍族6930人。中國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現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許多少數民族既有一塊或幾塊聚居區,又散居全國各地。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區大都地廣人稀,資源富集。少數民族地區的草原面積,森林和水力資源蘊藏量,以及天然氣等基礎儲量,均超過或接近全國的一半。全國2.2萬多公里陸地邊界線中的1.9萬公里在民族地區。全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中民族地區占到85%以上,是國家的重要生態屏障。中國各民族的起源和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有著本土性、多元性、多樣性的特點,五彩繽紛,豐富多彩。
要全面認識中華民族,就要從認識每一個民族開始。正是從這個理念出發,我們編寫了這套《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大型系列叢書,力圖從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用準確、科學、生動的語言,全方位描述和展現各少數民族燦爛輝煌的歷史和現狀,編織出一幅絢麗多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全家福”。
編寫這樣一套大型系列叢書,難度非同一般。幾經論證和深入研討,最終形成了編寫大綱,這套叢書各個分卷的作者絕大多數由少數民族作家擔任,他們不僅熟悉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而且對本民族有深厚的感情。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人口計生委和中國人口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作者們歷經數年,幾易其稿,終成此書。值此叢書出版之際,我們衷心地祈願這幅“全家福”能為民族的交流和團結,為中國的文化建設,為整箇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出一份微薄的貢獻。
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有56個成員,其中有55個是少數民族。新中國成立以來,少數民族人口一直持續增長。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為353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1%。2010年進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少數民族人口總量達到了1.14億,幾乎是1953年的3倍,占到了全國13.4億人口的8.5%。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相差較大,如壯族有1693萬人,回族1059萬人,滿族1039萬人,維吾爾族1007萬人,而赫哲族只有5354人,塔塔爾族3556人,獨龍族6930人。中國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現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許多少數民族既有一塊或幾塊聚居區,又散居全國各地。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區大都地廣人稀,資源富集。少數民族地區的草原面積,森林和水力資源蘊藏量,以及天然氣等基礎儲量,均超過或接近全國的一半。全國2.2萬多公里陸地邊界線中的1.9萬公里在民族地區。全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中民族地區占到85%以上,是國家的重要生態屏障。中國各民族的起源和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有著本土性、多元性、多樣性的特點,五彩繽紛,豐富多彩。
要全面認識中華民族,就要從認識每一個民族開始。正是從這個理念出發,我們編寫了這套《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大型系列叢書,力圖從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用準確、科學、生動的語言,全方位描述和展現各少數民族燦爛輝煌的歷史和現狀,編織出一幅絢麗多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全家福”。
編寫這樣一套大型系列叢書,難度非同一般。幾經論證和深入研討,最終形成了編寫大綱,這套叢書各個分卷的作者絕大多數由少數民族作家擔任,他們不僅熟悉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而且對本民族有深厚的感情。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人口計生委和中國人口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作者們歷經數年,幾易其稿,終成此書。值此叢書出版之際,我們衷心地祈願這幅“全家福”能為民族的交流和團結,為中國的文化建設,為整箇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出一份微薄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