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說排行榜十年榜上榜:起舞》主要內容:所選文章針對性強,從不同的視角,零距離解讀一個可觸可摸的文學中國,針對青少年讀者,加強哲理、勵志、感恩、感知、常識等方面的內容,但又注重文學性,在強調好看的同時,講究文字之美,修辭之美。 上榜作品既有名家得意之作,也有實力新秀的妙文佳制。一榜在手,精品皆有,主打名家,但又不唯“名”是取。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小說排行榜十年榜上榜 :起舞
-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 頁數:303頁
- 開本:16
- 作者:王松 魏微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8730621, 978753873062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小說排行榜十年榜上榜:起舞》:從2000年至2010年,連續10年——中國小說學會權威評選。
所推出的年度上榜小說,最具權威性、代表性、全面反映了該年度小說的創作狀況和高度,在讀者中已形成廣泛影響。
所推出的年度上榜小說,最具權威性、代表性、全面反映了該年度小說的創作狀況和高度,在讀者中已形成廣泛影響。
圖書目錄
序:新世紀的文學閱讀
雙驢記
命案高懸
銹鋤頭
姊妹
吉祥如意
軟肋
起舞
萬箭穿心
比風來得早
彼此
相愛的日子
茨菰
附錄
雙驢記
命案高懸
銹鋤頭
姊妹
吉祥如意
軟肋
起舞
萬箭穿心
比風來得早
彼此
相愛的日子
茨菰
附錄
文摘
直到若干年後,馬傑才告訴我,他終於真正了解了驢這種畜生。他是在大學裡學到這些知識的。他讀的是農學院。這讓我很不理解。我和馬傑同是一九七七年參加高考,而且在同一考點的同一考場。但後來,我去師範大學數學系報到時才聽說,他竟然考去了農學院的牧醫系。說牧醫好聽一些,其實就是獸醫。那時電話還不普及,農學院又在市郊,交通很閉塞,所以直到上大三時我才給他寫了一封信。我在信中對他選擇這種專業表示不解。那時還是計畫經濟,大學裡包分配,這個說法今天的大學生未必能懂,也就是畢業後學校負責分配工作,因此一旦學了什麼專業也就如同嫁人,注定_輩子要從事這種工作。我在信中對他說,農學院,又是牧醫系,將來的去向可想而知,大城市裡的骨科醫院或婦產科醫院自然不能為牲畜治病,難道你去農村插隊幾年,在那種地方還沒有待夠嗎?我又在信上說,你對哺乳類動物感興趣不一定非要學獸醫,人也是哺乳動物,你完全可以去讀醫學院。當時我想,我在信中的言辭可能過激了一些,而且事已至今,再說這些話也沒什麼意義,當然、,馬傑也未必會以為然。馬傑一向是個很自信的人,無論什麼事都有自己的主見。幾天以後的一個上午,我剛下課,系辦公室的老師來叫我,說有我的電話。我立刻猜到了,應該是馬傑,別人找我不會把電話打到系裡去。果然是他。他的情緒聽上去很好,說話還是那樣不緊不慢。我在心裡想像著,他這時大概正穿著一件骯髒的白大褂或扎著一條黑皮圍裙,剛擺弄完一隻什麼動物。我似乎已經聞到,從電話的那一端傳來一股腥臊氣味。果然,他告訴我,他是在解剖教室打來的電話,他們剛剛解剖了一頭驢。你能想到嗎,這是一頭成年雄性亞洲驢,而且還是活體。他並沒有提那封信的事,聽上去似乎頗為得意。他說,看來我過去真沒猜錯,驢確實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動物,從解剖學的意義講,它還是馬的一個亞種呢。他說話的口氣已明顯跟過去大不一樣,似乎有了些學院派的味道。接著,他又說,馬的學名叫Equuscaballus,而驢的學名則叫Equusasnus,由此可見,它們應該同屬哺乳綱,但後者卻是馬科馬屬,驢亞屬。馬傑這樣說著,似乎在電話里笑了一下,當然,如果在野生環境裡,驢這個亞屬應該更適於生存,因為它們的耐力和生命力都要優於馬,比如壽命,馬是三十年,驢卻可以活四十年甚至更長。而且,他又意味深長地說,它們的智商也的確很高,比你想像的還要高。
我忽然有些傷感。我終於明白了,馬傑對過去的事還一直耿耿於懷。
其實我對驢也並不陌生。早在農村插隊時,我就知道,驢作為牲畜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草驢,另一種則是叫驢,其中草驢是雌性,而叫驢泛指雄性。當然,這些也都是馬傑講給我的。我和馬傑插隊並不在一個村。他在北高村,我在南高村。那時他經常去公社糧站拉草料,每次路過我們村都要來集體戶里坐一坐。他還告訴我,驢的後代也分為兩種,一種是驢,另一種就是騾子。騾子自己是不能生育的,要由驢和馬來交配。當然,馬也分兩種,兒馬和騍馬,前者雄而後者雌。叫驢與騍馬配出的是驢騾子,草驢與兒馬配出的則是馬騾子。由此可見,馬傑說,牲畜之間所形成的關係鏈與人相似,也是以雄性為主,應該屬於父系社會。那時我就搞不懂,馬傑也生長在城市,他的這些知識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後來因為一件事,竟然連北高村的當地人對他也很服氣。
這件事很奇怪,至今想起來仍然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當時北高村有一個綽號叫大茄子的女人,由於下體潰爛病死了。據說這女人很放蕩,性慾也很旺盛,丈夫死後經常跟村裡的男人胡搞,很可能因此才得了這樣一種髒病。大茄子的死並沒有什麼奇怪,奇怪的是她的女兒。她的女兒叫彩鳳。彩鳳去墓地埋葬了她母親大茄子,一回來突然就精神失常了。她的這種精神失常極為罕見,雖然神志不清,語言混亂,但說話的口氣和腔調卻似乎都已不是她自己,而是酷似她的母親大茄子,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競能說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話來。村里人立刻感到很驚駭,認為她是被大茄子的鬼魂附了體。後來有人說,彩鳳很可能是得了壯科。所謂壯科,在中醫講也就是癔病。但當地人對這種病症卻有另外一種解釋,認為是被一種叫黃鼬的野物迷住了。據當時一起去墓地的人回憶,彩鳳在回來的路上曾去過田邊一間廢棄的土屋裡小解,如果她真的是被黃鼬迷住,應該就在那裡。
我忽然有些傷感。我終於明白了,馬傑對過去的事還一直耿耿於懷。
其實我對驢也並不陌生。早在農村插隊時,我就知道,驢作為牲畜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草驢,另一種則是叫驢,其中草驢是雌性,而叫驢泛指雄性。當然,這些也都是馬傑講給我的。我和馬傑插隊並不在一個村。他在北高村,我在南高村。那時他經常去公社糧站拉草料,每次路過我們村都要來集體戶里坐一坐。他還告訴我,驢的後代也分為兩種,一種是驢,另一種就是騾子。騾子自己是不能生育的,要由驢和馬來交配。當然,馬也分兩種,兒馬和騍馬,前者雄而後者雌。叫驢與騍馬配出的是驢騾子,草驢與兒馬配出的則是馬騾子。由此可見,馬傑說,牲畜之間所形成的關係鏈與人相似,也是以雄性為主,應該屬於父系社會。那時我就搞不懂,馬傑也生長在城市,他的這些知識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後來因為一件事,竟然連北高村的當地人對他也很服氣。
這件事很奇怪,至今想起來仍然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當時北高村有一個綽號叫大茄子的女人,由於下體潰爛病死了。據說這女人很放蕩,性慾也很旺盛,丈夫死後經常跟村裡的男人胡搞,很可能因此才得了這樣一種髒病。大茄子的死並沒有什麼奇怪,奇怪的是她的女兒。她的女兒叫彩鳳。彩鳳去墓地埋葬了她母親大茄子,一回來突然就精神失常了。她的這種精神失常極為罕見,雖然神志不清,語言混亂,但說話的口氣和腔調卻似乎都已不是她自己,而是酷似她的母親大茄子,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競能說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話來。村里人立刻感到很驚駭,認為她是被大茄子的鬼魂附了體。後來有人說,彩鳳很可能是得了壯科。所謂壯科,在中醫講也就是癔病。但當地人對這種病症卻有另外一種解釋,認為是被一種叫黃鼬的野物迷住了。據當時一起去墓地的人回憶,彩鳳在回來的路上曾去過田邊一間廢棄的土屋裡小解,如果她真的是被黃鼬迷住,應該就在那裡。
序言
在今天,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進入新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不斷呈現出大量新的質素,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儘管它與傳統文學血肉相連,儘管它與新時期其他各階段的文學有扯不斷的精神關聯,儘管它仍處在打開自己.的過程中。但是,誰也無法否認,它正在嬗變為一種具有新質的文學段落。這不是故作驚人之語。只要看一看這部《中國小說排行榜十年榜上榜》里的作品,細加尋味,就不難得出新的看法。
《中國小說排行榜十年榜上榜》是在中國小說學會十年來歷次排行榜中,選擇每年上榜的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的前三名,組成其龐大陣容的。中國小說學會每年的“中國小說排行榜”評選是審慎的,一切從文本出發,只對文本負責。它有一系列的“不考慮”:不考慮作家的名氣,不考慮刊物的名氣,不考慮作家的性別,年齡,身份,所在地區,更不考慮評審與作家之間的人際關係,盡最大可能把非文學因素排除在外。這是一個沒有獎金的排行榜,只是一種承認,一種榮譽,一種評價。但作家們卻相當認可。金錢並不能證明一切。寫作者之間的競爭,說到底,就是才情和創造力的競爭。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專門研究小說的民間社團——中國小說學會明確提出了學術性,專業性,民間性的自我定位,提出了歷史內涵,人性深度,創新精神這樣三點作為衡文的標準。多年下來,應該說它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得到小說家們的首肯,特別是在海外華人寫作圈中贏得了相當的信任。這部書是在這樣一個堅實的基礎上優中選優的,它的藝術質量應該是有保證的。
在這部書里,通過大量作品,我們應該看到,新世紀社會人文背景和讀者的需求,自然地滋生出了對新文學精神和樣式的訴求。就純文學而言,大的主題和審美精神正在發生著微妙衍變,而新的審美生長點也正在出現。
首先,釋放現代性鄉愁和從文化想像的角度重新透視鄉村史,成為新世紀十年文學在鄉土敘事上的一個重要變化。新世紀文學是在現當代文學的龐大背景下延伸的,它不可能完全脫開傳統的表現對象和一貫的視點。自五四新文學誕生以來,農民與鄉村向來是文學的主要表現對象,數千年農耕文化傳統是其穩固而深厚的審美資源,這一點無須多言,還在繼續。在城市化的滾滾浪潮中,現在許多作家雖仍然立足鄉土,守望鄉土,不過表現的重心明顯變化了。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的鄉土敘述主要以現實主義手法,以政治文化的尖銳而深切的反思來作為突破口;如果說,90年代的鄉土敘述主要以文化化的視角重新觀照家族故事和宗法傳統;那么,進入新世紀以來的鄉土敘述,就更側重對日益解體中的傳統鄉土的現代性鄉愁的抒發,更關注農民的靈魂狀態,文化人格,更關注他們在急遽變革的大時代中道德倫理的震盪和精神的分裂,從而把表現重心放到中國農民在現代轉型中的精神衝突和價值歸依上了。而其表現手法,大都具有與政治經濟事實保持一定的距離,淡化寫實性,突出寫意性,突出文化想像的特點。
第二個重大變化是“亞鄉土敘事”的崛起。這成為新世紀表現城市生活的一大景觀。也許這是人們始料所不及的。我們曾預言,新世紀文學最大的變化在於文學重心的轉移:“都市”正在取代“鄉村”成為文學想像的中心;對農業文明傳統深固的中國社會來說,都市化、市場化以及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不但改變著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而且也改變著中國社會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文明狀態,這將直接移動文學的主題,估計一個都市文學的創作高潮、即將來臨——現在看來,這個結論說早了,沒有看到這種轉化的複雜性。由於中國缺乏都市文學的深厚傳統,我們預期中的“純都市文學”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文本,倒是亞鄉土文學占據了都市文學的主要空間。這也是中國特色和中國經驗所決定的。
那么什麼是“亞鄉土敘事”?由於現代轉型社會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出現了中國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於是新世紀文學中一大批作品的筆觸伸向了城.市。這類作品根子和魂靈雖在鄉村,但主戰場卻移到了城市,描寫了鄉下人進城過程中的靈魂漂浮狀態,反映了現代化進程中我國農民必然經歷的精神變遷。與傳統的鄉土敘事相比,在亞鄉土文學中,鄉土已不再是美麗的家園,也不是荒蠻的所在,而在城市化的衝擊下變得空殼化了。亞鄉土敘事中的農民已經由被動地驅入城市變為主動地奔赴城市,由生計的壓迫變為追逐城市的繁華夢,由焦慮地漂泊變為努力融入城市文化;誰也沒有辦法抵禦現代化浪潮的席捲,離開鄉村的年輕人再也不願回去,不但身體不願意回去,精神也不願意回去。城市是當代中國價值衝突交匯的場所,大量的流動人口湧入城市,兩種文化的衝撞,產生了強烈的錯位感、異化感、無家可歸感。現在中國實力派作家裡大約60%的人都在寫這類東西,尤其是在中短篇小說和詩歌領域。
當然,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新世紀的“文學都市”也正在逐漸形成中。伴隨著中國社會的市場化、現代化,寫“都市”’的作品多起來了,成為大勢所趨,其特點是,既不同於茅盾式的”階級都市”,也不同於沈從文式的”文明病都市”,又不同於老舍式的“文化都市”,更不是周而複式的“思想改造都市”,它主要表現為物質化、欲望化、日常化、實利化的“世俗都市”。文學場景由之發生巨大的轉換。如果留心,將會發現,填充在這些都市空間裡的文學,除了80後、90後的青春書寫,還有對女性和知識分子的書寫占了一定分量。
目前最大量的還是以官場小說為主打的城市文學的欲望化敘述。官場小說的流行或“泛濫”,成為一個重要現象,基本占據了大眾閱讀的重要位置。一方面,要看到,這是社會現實和心理的反映,也是反腐倡廉的社會需求在刺激官場小說的生長;但官場小說的創作也存在很多問題,有些作品成為升官秘笈、厚黑寶典或腐敗花樣的展覽會,有些熱銷書傾向於對官場的窺視和陶醉,滿足於娛樂、消遣、暴露,只有指認能力,沒有精神批判能力,更缺乏充沛的正氣。如果說有一些作品寫得比較好些,那是把官場作為平台,寫了人性,寫了日常,寫了文化。現在官場小說實際上成了最大的“類型化”。這種勢頭不利於文學表現廣闊多樣的有機聯繫的當代生活。英國文論家伊格爾頓曾非常強調政治視角的重要性,他說“文學永遠具有強烈的政治性”,應該“召回政治視角”。這是很有見地的。在我看來,由於故意地迴避和淡化政治,已經損傷了我們文學的社會歷史價值和感染力。但文學所講的政治倫理,政治文化,應是一個大的概念,政治小說不僅會涉及社會深層結構問題,還會涉及政治文明和文化心理結構,深觸人的靈魂世界和時代的精神課題。我一直覺得,當下中國文學還缺少優秀的政治小說。
在這部書中,有不少中短篇小說,很難作出題材的劃分,但它們是優秀的,深刻的,因為它們都沒有離開如何發現人,認識人,關心人的問題。這個問題事實上決定著新世紀文學的質地和前途。我們常說,人的發現曾是20世紀貫穿至今的一個重要的不斷深化的精神課題。現當代有過三次人的發現,五四發現了個體的、或者說個人主義的人;30~40年代發現了階級的人,或被壓迫求解放的人;七八十年代重新發現了被專制異化的人,重新肯定了人的尊嚴和價值。這是極其重要的影響全局的思想史進程。而現在,全球化,市場化,城市化,高科技化,網路化發展到了如此的地步,我們是否又面臨一個人的再發現的問題?新世紀文學中一部分作品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深化,那就是更注重於“人的日常發現”。新世紀的“人”既不同於1980年代的“理性”的人,也不同1990年代新寫實的“原生態”的人,或“欲望化”的人,而是“自常”化了的人。依我看,近些年來,一些作品更加注重“個體的、世俗的、存在的”的人,並以“人的解放”“人的發展”作為“靈魂重鑄”的內在前提和基礎。正是從這樣的認識出發,新世紀文學有其自覺或不自覺的新的焦慮點,那就是圍繞對人及其處境的新思索,關注精神生態,關注文學如何穿越欲望話語的時尚,著力從家族、歷史,地域、鄉土,政治文化和集體無意識的角度,對民族靈魂狀態進行多方位的探究與考察,力圖尋求民族靈魂的新的生長點。新世紀文學應有豐富的題材資源和寫作可能性。
我希望廣大讀者能帶著更為廣闊的眼光,更為超脫的理念,更為自由的心靈,來欣賞《中國小說排行榜十年榜上榜》中的中、短篇小說佳作。
2010年8月
《中國小說排行榜十年榜上榜》是在中國小說學會十年來歷次排行榜中,選擇每年上榜的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的前三名,組成其龐大陣容的。中國小說學會每年的“中國小說排行榜”評選是審慎的,一切從文本出發,只對文本負責。它有一系列的“不考慮”:不考慮作家的名氣,不考慮刊物的名氣,不考慮作家的性別,年齡,身份,所在地區,更不考慮評審與作家之間的人際關係,盡最大可能把非文學因素排除在外。這是一個沒有獎金的排行榜,只是一種承認,一種榮譽,一種評價。但作家們卻相當認可。金錢並不能證明一切。寫作者之間的競爭,說到底,就是才情和創造力的競爭。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專門研究小說的民間社團——中國小說學會明確提出了學術性,專業性,民間性的自我定位,提出了歷史內涵,人性深度,創新精神這樣三點作為衡文的標準。多年下來,應該說它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得到小說家們的首肯,特別是在海外華人寫作圈中贏得了相當的信任。這部書是在這樣一個堅實的基礎上優中選優的,它的藝術質量應該是有保證的。
在這部書里,通過大量作品,我們應該看到,新世紀社會人文背景和讀者的需求,自然地滋生出了對新文學精神和樣式的訴求。就純文學而言,大的主題和審美精神正在發生著微妙衍變,而新的審美生長點也正在出現。
首先,釋放現代性鄉愁和從文化想像的角度重新透視鄉村史,成為新世紀十年文學在鄉土敘事上的一個重要變化。新世紀文學是在現當代文學的龐大背景下延伸的,它不可能完全脫開傳統的表現對象和一貫的視點。自五四新文學誕生以來,農民與鄉村向來是文學的主要表現對象,數千年農耕文化傳統是其穩固而深厚的審美資源,這一點無須多言,還在繼續。在城市化的滾滾浪潮中,現在許多作家雖仍然立足鄉土,守望鄉土,不過表現的重心明顯變化了。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的鄉土敘述主要以現實主義手法,以政治文化的尖銳而深切的反思來作為突破口;如果說,90年代的鄉土敘述主要以文化化的視角重新觀照家族故事和宗法傳統;那么,進入新世紀以來的鄉土敘述,就更側重對日益解體中的傳統鄉土的現代性鄉愁的抒發,更關注農民的靈魂狀態,文化人格,更關注他們在急遽變革的大時代中道德倫理的震盪和精神的分裂,從而把表現重心放到中國農民在現代轉型中的精神衝突和價值歸依上了。而其表現手法,大都具有與政治經濟事實保持一定的距離,淡化寫實性,突出寫意性,突出文化想像的特點。
第二個重大變化是“亞鄉土敘事”的崛起。這成為新世紀表現城市生活的一大景觀。也許這是人們始料所不及的。我們曾預言,新世紀文學最大的變化在於文學重心的轉移:“都市”正在取代“鄉村”成為文學想像的中心;對農業文明傳統深固的中國社會來說,都市化、市場化以及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不但改變著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而且也改變著中國社會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文明狀態,這將直接移動文學的主題,估計一個都市文學的創作高潮、即將來臨——現在看來,這個結論說早了,沒有看到這種轉化的複雜性。由於中國缺乏都市文學的深厚傳統,我們預期中的“純都市文學”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文本,倒是亞鄉土文學占據了都市文學的主要空間。這也是中國特色和中國經驗所決定的。
那么什麼是“亞鄉土敘事”?由於現代轉型社會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出現了中國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於是新世紀文學中一大批作品的筆觸伸向了城.市。這類作品根子和魂靈雖在鄉村,但主戰場卻移到了城市,描寫了鄉下人進城過程中的靈魂漂浮狀態,反映了現代化進程中我國農民必然經歷的精神變遷。與傳統的鄉土敘事相比,在亞鄉土文學中,鄉土已不再是美麗的家園,也不是荒蠻的所在,而在城市化的衝擊下變得空殼化了。亞鄉土敘事中的農民已經由被動地驅入城市變為主動地奔赴城市,由生計的壓迫變為追逐城市的繁華夢,由焦慮地漂泊變為努力融入城市文化;誰也沒有辦法抵禦現代化浪潮的席捲,離開鄉村的年輕人再也不願回去,不但身體不願意回去,精神也不願意回去。城市是當代中國價值衝突交匯的場所,大量的流動人口湧入城市,兩種文化的衝撞,產生了強烈的錯位感、異化感、無家可歸感。現在中國實力派作家裡大約60%的人都在寫這類東西,尤其是在中短篇小說和詩歌領域。
當然,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新世紀的“文學都市”也正在逐漸形成中。伴隨著中國社會的市場化、現代化,寫“都市”’的作品多起來了,成為大勢所趨,其特點是,既不同於茅盾式的”階級都市”,也不同於沈從文式的”文明病都市”,又不同於老舍式的“文化都市”,更不是周而複式的“思想改造都市”,它主要表現為物質化、欲望化、日常化、實利化的“世俗都市”。文學場景由之發生巨大的轉換。如果留心,將會發現,填充在這些都市空間裡的文學,除了80後、90後的青春書寫,還有對女性和知識分子的書寫占了一定分量。
目前最大量的還是以官場小說為主打的城市文學的欲望化敘述。官場小說的流行或“泛濫”,成為一個重要現象,基本占據了大眾閱讀的重要位置。一方面,要看到,這是社會現實和心理的反映,也是反腐倡廉的社會需求在刺激官場小說的生長;但官場小說的創作也存在很多問題,有些作品成為升官秘笈、厚黑寶典或腐敗花樣的展覽會,有些熱銷書傾向於對官場的窺視和陶醉,滿足於娛樂、消遣、暴露,只有指認能力,沒有精神批判能力,更缺乏充沛的正氣。如果說有一些作品寫得比較好些,那是把官場作為平台,寫了人性,寫了日常,寫了文化。現在官場小說實際上成了最大的“類型化”。這種勢頭不利於文學表現廣闊多樣的有機聯繫的當代生活。英國文論家伊格爾頓曾非常強調政治視角的重要性,他說“文學永遠具有強烈的政治性”,應該“召回政治視角”。這是很有見地的。在我看來,由於故意地迴避和淡化政治,已經損傷了我們文學的社會歷史價值和感染力。但文學所講的政治倫理,政治文化,應是一個大的概念,政治小說不僅會涉及社會深層結構問題,還會涉及政治文明和文化心理結構,深觸人的靈魂世界和時代的精神課題。我一直覺得,當下中國文學還缺少優秀的政治小說。
在這部書中,有不少中短篇小說,很難作出題材的劃分,但它們是優秀的,深刻的,因為它們都沒有離開如何發現人,認識人,關心人的問題。這個問題事實上決定著新世紀文學的質地和前途。我們常說,人的發現曾是20世紀貫穿至今的一個重要的不斷深化的精神課題。現當代有過三次人的發現,五四發現了個體的、或者說個人主義的人;30~40年代發現了階級的人,或被壓迫求解放的人;七八十年代重新發現了被專制異化的人,重新肯定了人的尊嚴和價值。這是極其重要的影響全局的思想史進程。而現在,全球化,市場化,城市化,高科技化,網路化發展到了如此的地步,我們是否又面臨一個人的再發現的問題?新世紀文學中一部分作品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深化,那就是更注重於“人的日常發現”。新世紀的“人”既不同於1980年代的“理性”的人,也不同1990年代新寫實的“原生態”的人,或“欲望化”的人,而是“自常”化了的人。依我看,近些年來,一些作品更加注重“個體的、世俗的、存在的”的人,並以“人的解放”“人的發展”作為“靈魂重鑄”的內在前提和基礎。正是從這樣的認識出發,新世紀文學有其自覺或不自覺的新的焦慮點,那就是圍繞對人及其處境的新思索,關注精神生態,關注文學如何穿越欲望話語的時尚,著力從家族、歷史,地域、鄉土,政治文化和集體無意識的角度,對民族靈魂狀態進行多方位的探究與考察,力圖尋求民族靈魂的新的生長點。新世紀文學應有豐富的題材資源和寫作可能性。
我希望廣大讀者能帶著更為廣闊的眼光,更為超脫的理念,更為自由的心靈,來欣賞《中國小說排行榜十年榜上榜》中的中、短篇小說佳作。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