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孔子的故事

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孔子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孔子的故事
  •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131頁
  • 開本:32
  • 品牌:浙江文藝
  • 作者:李長之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3933281, 9787533933289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孔子的故事(全彩美繪本)》由李長之著,書中的孔子並不因為李長之在文獻上的言必有據而顯得古板無生氣,恰恰相反,在他的筆下,二千五百餘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經常活躍在字裡行間。
最活潑生動的語言,最嚴謹翔實的史料,為您還原一個血肉豐滿、無負於歷史的孔子。

媒體推薦

我們講孔子的故事,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當時是怎樣生活的,以及當時的人(各式各樣的人)是怎樣看待孔子的。
——李長之
無論談孔子的歷史地位也好,無論談孔子的具體貢獻也好,我們一定要避免個人崇拜。這不只因為個人崇拜是不應該的,是會產生毛病的,而且因為誇大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首先是不合乎事實的,是不科學的。
——李長之
講儒家,就先要講孔子——孔子是奠定中國儒家的思想的人,也是把中華民族所有的優長結晶為一個光芒四射的星體而照耀千秋的人。
——摘自《中國丈化傳統之認識上:儒家之根本精神》
《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並不因為李長之在文獻上的言必有據而顯得古板無生氣,恰恰相反,在他的筆下,二千五百餘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經常活躍在字裡行間。
——於天池李書

圖書目錄

引子
一沒落的貴族和孤苦的幼年
二孔子幼年時代的魯國文化空氣
三在挫折中前進
四教育事業的開端
五孔子和老子的會見
六走向成熟的道路
七孔子在齊國政治活動的失敗
八孔子在齊國的收穫和影響
九孔子在混亂的魯國中的寂寞
一〇孔子繼續從事教育事業
一一從中都宰到司寇
—二孔子在外交上的勝利
一三孔子和魯國貴族的鬥爭
一四孔子終於出走
一五在衛國受到監視
一六過匡城被拘留
一七到了晉國的邊界上
一八仍然回到衛國——不愉快的三年
一九過宋國的時候遭到迫害
二〇孔子停留在陳國
二一孔子絕糧
二二孔子勾留在楚國的邊緣
二三孔子再到衛國和歸魯
二四孔子歸魯後的政治言論和政治態度
二五專心從事教育工作
二六編寫《春秋》
二七整理詩歌和音樂
二八弟子顏淵和子路的死
二九孔子最後的歌聲
後記
附錄
李長之和他的《孔子的故事》

後記

孔子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所以我們要講他的故事。
我們講孔子的故事,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當時是怎樣生活著的,以及當時的人(各式各樣的人)是怎樣看待孔子的。我們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進步性,但是正如嵇文甫同志所說:“承認孔子有一定的進步性,並不是要提倡尊孔讀經。”
對於孔子要不要加以評價呢?當然要。這筆賬總要算,應該算。毛主席教導我們說:“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但是在這本小冊子裡是不是就要“給以總結”呢?不能夠。這主要是因為作者的思想水平有限,沒有能力做這個工作的緣故。就是前面所講的故事,也只能是從作者的思想水平出發而編述下來的,在選擇取捨之間,在解釋評論之間,錯誤一定難免。寫出來,也只是請讀者指教!這不是客氣話,是實話!因此,也就談不到什麼“給以總結”了。那是要留待更辛勤的、更精通的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工作者來完成的。
可是讀者中也許有人要追問我究竟對於孔子是怎樣的看法。我在這裡,也就把我極不成熟的看法談一下。談得不對的地方也一定有,還是誠懇地向讀者討教!
第一,從孔子所處時代的社會性質來看孔子。孔子處在春秋時代,以我理解,春秋和戰國實在是一個整個時代,這個時代是中國奴隸制社會崩潰、封建社會形成的過渡期。春秋和戰國誠然有很大的不同,但這個不同,在我看來,只是社會變動的劇烈程度表現得不同罷了。在春秋時期,社會變動還沒有達到質的突變,而在戰國時期則完成了這一變革。郭沫若先生說:
依據《史記》,把絕對的年代定在周元王元年,即紀元前475年。在這之前的春秋作為奴隸社會的末期,在這之後的戰國作為封建制的初期。
如果劃界的話,這樣劃界自然也可以。但是這當然不是說歷史是可以截然劃開的。而這樣的劃界,我覺得還不如把春秋戰國當作一個整個過渡期,因為這樣對一些學術思想的演變要好解釋些。只是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是奴隸制時代而不是封建社會,在這點上,我是同意郭沫若先生的看法的。
春秋戰國是一個整個時代,先秦諸子的思想都是這一整個過渡期的劇變中的意識反映。孔子是先秦諸子中最早的一個。他的進步面之一,就是反映奴隸制社會崩潰期的“人”的解放,這個偉大現實在他思想體系上,就是“仁”的學說,就是把教育從貴族所專有(官學),在一定程度上開放給一般人(私學)。孔子的進步面之二,就是他在這段過渡期——同時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期——中,為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提供了一些雖然粗略的但是規模宏大的政治建設藍圖,他研究了以往的政治經驗,作出了一定程度的總結,又加上一些適合社會發展情況的創造,給後代封建社會的統治規模打下了一些基礎。把他稱為封建社會的“聖人”,不是偶然的。封建社會總比奴隸制社會前進了一步,所以就當時看,孔子的大部分政治理想是有進步意義的。
孔子的落後面主要是他還帶有奴隸社會中的等級思想,甚而是氏族社會中所遺留的血統觀念、狹隘地域觀念,這就是表現在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講正名,講禮,講君子、小人,講天,講命,講內諸夏而外夷狄(對吳、楚就加以敵視),等等。這裡很多東西是陳腐的,孔子在講到這些東西的時候,也特別流露出留戀一些舊事物的感情。
而且,更由於孔子所處的時代的過渡性以及他的政治地位(他既當過高級官吏,而且一生主要活動除了教育事業外也是奔走做官,就是教育事業也主要是訓練弟子們做官的)的關係,他的思想有許多不徹底、不明朗、對上妥協、對勞動生產和勞動人民輕視的地方。這些地方集中地表現了的就是他所謂的“中庸”之道。這是他的軟弱處。
他有進步面,有落後面,有軟弱處,而進步面是主要的,這就是我對於孔子的估價。概括地談孔子,就是如此。
如果仔細考究下去,孔子的進步面、落後面、軟弱處,我認為也還是錯綜的,好的不完全是好,壞的也不完全是壞。舉例說,他講仁,這是進步的,但是同時講禮,禮就限制了仁;他普及教育,這是進步的,但也並非普及到一切人,限度也仍然是有的。他講禮,一般說是落後的,但是他注重禮的內容而輕視禮的形式,這就又是改革;他講天,講命,一般說也是落後的,但他並沒有迷信鬼神,也沒有全部陷入宿命論,這就仍有他開明的地方。他講中庸,不錯,一般地也是妥協性的表現,但是在“和而不同”上,在對弟子依不同個性而分別指示“過猶不及”上,在“學”與‘嗯”並重上,這就貌似妥協,而事實上是避免絕對化、片面化的正確態度和正確思想方法,這就又不能一筆抹殺了。至於孔子對後代的影響,問題就更複雜,有好影響,也有壞影響;在壞影響中有的是孔子本來不對,也有的本來是有益的東西,而因為不正確的理解,就變為有害的東西。關於這方面,責任就不能完全由孔子來負了。所以我們—方面對孔子要有總的把握,—方面對他個別言論的實質和影響還要加以具體分析。
第二,在估價孔子時,我認為不能照我們主觀上的認識,把孔子的思想作為一個嚴密的思想體系來對待。也不能拿後代由於演繹孔子的思想而構成的一套完整的儒家思想系統來派作孔子的思想。孔子雖然說“吾道一以貫之”,但究竟孔子的思想還沒有達到成為一個嚴密的系統的地步,這是因為中國學術思想在那個時代還沒發達到這個地步的緣故。所以我贊成侯外廬先生等所提出的“不均衡”,“自論相違”。很多人過高地估價孔子,或過低地估價孔子,主要是由於沒考慮到這_點。
第三,在孔子對於中國文化的一些具體貢獻,如教育事業、編寫歷史、整理詩書上,在孔子個別有價值的言論(包括著智慧和經驗)上,在孔子本人的“學不厭、教不倦”的積極態度上,大多數現代學者幾乎沒有異議,我認為這也就是應當肯定下來的東西。所以,所謂對孔子也還不能“給以總結”,並不等於對孔子來一個“不可知論”。我們應該把可以肯定的東西和還在爭論的問題分別開來。
第四,無論談孔子的歷史地位也好,無論談孔子的具體貢獻也好,我們一定要避免個人崇拜。這不只因為個人崇拜是不應該的,是會產生毛病的,而且因為誇大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首先是不合乎事實的,是不科學的。孔子無論有多高的成就,是和當時的社會發展分不開的,而社會的發展首先是廣大勞動人民所推動的。孔子的出現也不是孤立的現象,就像同時的政治家子產、晏嬰等,也已經具有和孔子相近的才能(雖然發展的方向不同);就像同時的普通人長沮、桀溺等,也已經具有和孔子對社會變動同等的關切(雖然看法不同);就像“士”這個階層,當時一般也都在活躍著——他們都是生活在同一時代里呵。孔子一生經過了_一些發展,這些發展也都步步可尋,都和他的豐富經歷、刻苦努力分不開,而這些豐富經歷、刻苦努力,也只有在他那特定的歷史階段中才有可能實現。決不能把孔子當作奇蹟!
這就是我對於孔子粗枝大葉而又膚淺的看法。至於本稿之成,也經過了一些歲月,中間阿英同志提過寶貴的意見,也得到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同志的很多幫助,這樣才寫完。(但是並沒有寫好!)我要謝謝他們,並期待讀者給我更多的教益! 長之1956年5月26日記於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