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石富雕塑作品)

中國孩子(石富雕塑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孩子》雕塑為石富於2008年開始至今一直堅持創作的社會藝術行動。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敬一丹等24名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為農村留守兒建立成長保障制度的提案》,提案稱,在一些勞務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占比例高達18-22%,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孩子
  • 作者石富
  • 創作年代:2008年至今
  • 分類:現實主義雕塑
  • 材料:青銅
  • 尺寸:可變
藝術賞析,創作背景,藝術家簡介,

藝術賞析

石富從2008年至2012年創作63件農村留守兒童青銅雕塑,取名為《中國孩子》,並希望能將作品的拍賣所得,來設立基金,為農村孩子的成長提供幫助,初次展覽受到了我國文化部領導和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五國文化部領導的接見交流。並與清華大學新百年基金合作,拍賣5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清華大學學生支教於農村開展“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受到了中央電視新聞12頻道《道德與法》欄目專訪。
在真情的感召下,這將是他嘗試的一種新的可能——把愛心助學和雕塑創作結合起來。
創作之初他便明確雕塑作品的定位是具象與意象結合的表現方式,力求通過具象與意象的表現手法表現出當代中國孩子的生存狀態。
他反覆思忖孩子們形體、動作、服裝和髮型等特點,力圖以速塑的形式組構生動鮮活的中國孩子,表現其性格、神情、身份、地位等特徵。再考慮到地域、文化、時代所構成的典型性,塑造有個性有特點的孩子形象。以上是他要考慮的所有的人物的個性特點。
然而在創作時更多照顧到的是作品整體的氣場,為凸顯整個作品的整體性,雕塑最後的呈現是列置在150公分高的底座上。目的就是不以數量多少束縛雕塑的可延續性,使作品與愛心無限傳遞的初衷相符合,讓整個作品呈現一種最飽滿有張力的狀態。如“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作品應帶給人一種生長的趨勢,而不是一種滿後欲缺的悲情。那一個個孩子不是為了滿足自我表現欲和功利心的工具,而是重視孩子們作為一個真實的人的生命存在的證明。不僅要考慮作品在未來的社會中對相關人群有所裨益,更要強調當事人當時當世的實效性。用雕塑語言打動愛心人士,募集善款,實現愛心助學。這些考慮都是從孩子本身生存狀態出發,以期望這努力能切實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

創作背景

這個項目源於作者曾經作為留守兒童的親身經歷,它紮根於中國社會現實,紮根於他所生長的土地與那些和他同樣遭遇的孩子們。中國農村目前有大量的留守兒童,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尤其嚴重,內心缺失問題也極其明顯,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很大的社會隱患,這也為《中國孩子》項目賦予了更多的社會意義和發展空間。《中國孩子》項目旨在以藝術為溝通媒介而有效地讓留守兒童這一社會群體獲得更廣泛的社會關注。石富的《中國孩子》創作,可能與德國藝術家博伊斯的《給卡塞爾的7000棵橡樹》、中國藝術家李占洋的《收租院》,以及梁碩的《城市農民》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前者是行為藝術,用自己的行為來表達觀念。後面兩位藝術家則是用寫實敘述的方式記錄中國現狀,從而表達自己的觀念。然而幾位藝術家相同之處在於:關注社會,提出疑問,用藝術創作來表達。

藝術家簡介

石富,男,1986年出生於湖南永州藍山縣,畢業於清華大學,師從著名雕塑家李象群教授 ,研修於西班牙康普斯頓大學,現為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中國雕塑學會會員、重慶美協雕塑藝委會委員、重慶雕塑學會理事、中國孩子鄉村教育藝術發展基金髮起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