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主教財務經濟研究(1582-1949)

中國天主教財務經濟研究(1582-1949)

《中國天主教財務經濟研究(1582-1949)》是2019年5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志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天主教財務經濟研究(1582-1949)
  • 作者:康志傑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20185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屬於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最終結項成果(編號:12BZJ022),結項等級:良好。本書將研究對象置入中國歷史及15世紀大航海時代之後西方天主教向遠東拓展的歷史背景之下,按照“史料的梳理與甄別→對歷史的思考→深層的思維→理論及整體研究”的邏輯順序來搭建合理的架構,除“導論”為純粹的“縱向”梳理與分析,主體框架以“問題”推展,並將不同類型的“問題”編織進四個版塊——“歷史篇”、“收支篇”、“教產篇”及“管理篇”,內容涉及中國天主教在明清、民國的不同歷史階段中的不同表征、經費來源與支出項目、教產的類別以及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等多個層面,以使分析討論更加深入。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論:1582-1949:中國天主教財務經濟縱向考略
一、明末清初的天主教財務經濟(1582-1722)
(一)從澳門領取海外傳教經費
(二)熱心信徒的捐助
(三)不容樂觀的經濟形勢
二、清中葉禁教時期的財務經濟(1723-1839)
(一)外來經費進入內陸更加困難
(二)信徒秘密幫助教會
(三)鄉村教會嘗試以田產維持生存
(四)禁教形勢下的財務經濟特點分析
三、鴉片戰爭之後的財務經濟(1840-1949)
(一)海外捐款增多
(二)經費增加與支出增長同步
(三)世界大戰對財務經濟的影響
歷史篇
第一章 明末至清中前期財務經濟的特徵(之一):供職朝廷傳教士接受俸祿及與教會財務經濟之關係
一、利瑪竇:受俸不做官
二、湯若望:從做官不受俸到接受俸祿
(一)明末:羅雅各早逝換來“月俸十二銀”
(二)清初從受“祿”拒“俸”到接受“薪俸”及出任“欽天監正”
三、湯若望之後供職朝廷的耶穌會士
四、禁教政策對供職朝廷傳教士的影響
五、供職朝廷傳教士對中國天主教財務經濟的貢獻
(一)所獲房產地產歸屬教會
(二)所得現金充公
(三)供職朝廷傳教士對教會財務經濟的支援
第二章 明末至清代中前期財務經濟的特徵(之二):十八世紀北京耶穌會士開辦錢莊
一、背景分析:耶穌會在世界各地從事經濟活動概略
二、耶穌會士在北京開辦錢莊
(一)本土經濟活動的初步嘗試
(二)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效益而開辦錢莊
(三)耶穌會為何禁止了開辦錢莊的信息
三、耶穌會開辦錢莊的兩大原因
(一)來自教會內部的經濟“壓力”
(二)來自中國社會環境的“緣由”
四、參與世俗經濟活動成為耶穌會解體的一個重要因素
五、本章緒餘:兼論傳教士是否能夠經商
第三章 近代中國天主教財富基礎的奠定:部分“給還舊址”案例分析
一、不平等條約簽訂,朝廷下令“給還舊址”
二、“給還舊址”的類型
(一)改為公所類的“給還”
(二)改為廟宇類的“給還”
(三)改為民居類的“給還”
(四)其他類型的“給還”
三、“給還舊址”的特點分析
(一)法國公使出面加速“給還”進度
(二)利益驅動之下,主教與地方官府展開“博弈”
(三)“給還”案的複雜性
(四)“給還舊址”為天主教發展奠定財富基礎
第四章 教案經濟賠償:近代中國天主教發展的“隱形推手”
一、 教案賠償及清政府的籌款方式
(一)教案賠償述略:以部分教案為例
(二)“籌款——賠償”:五花八門的籌款方式
二、天主教如何使用賠償金(之一):投入傳教事業
(一)重建教堂
(二)擴充教產
(三)加大要理學校經費的投入
(四)賠款用於改善信徒的生活
三、天主教如何使用賠償金(之二):用之於非傳教事業
四、專項賠款的使用:以“比利時庚款”為例
五、天主教庚款使用的特點:兼與基督教新教國家比較
第五章 “以田養民,以租養堂”:晚清民國天主教之租佃關係
一、清中前期教會租佃關係之發軔
(一)初期租佃關係的不穩定性:以真定武舉鄭逢時違租案為例
(二)北京教堂的租佃關係:逐漸走向理性與成熟
二、近代天主教租佃關係之定型
(一)基本發展大勢
(二)租佃關係構成的基本條件:承租者須為信徒或慕道者
三、租佃關係的“樣板”:以聖母聖心會傳教區為例
(一)“土地換教民”的兩種類形:租地與買地
(二)教友村的規模與數量折射出租佃關係的完善
四、公正與雙贏:天主教租佃關係構成的基本要素
(一)低租糧運作
(二)各項優惠政策
(三)人性化的收租方式
(四)教堂的租金(租糧)投入慈善公益事業
五、天主教租佃關係特點分析:兼與世俗社會比較
(一)教會(教堂)是不同於世俗社會的“地主”
(二)教友佃戶是不同於世俗社會的“佃戶”
第六章 經濟自養:晚清民國天主教財務經濟成熟的標誌
一、教區、堂區的自養:以生活門類為視角
(一)農業自養
(二)畜牧業自養
(三)商業、手工業自養
(四)副業類自養
(五)綜合類自養
二、修會團體的自養
(一)男修會自養的兩種類型:隱修院與傳教修會
(二)女修會自養
三、自養的新樣板:以不同層次的經濟實體為例
(一)教區自養的典型——獻縣教區
(二)典型堂區自養的典型——山東坡里莊等
四、自養的特點與局限:
(一)特點:“自養單元”的確定及人性關愛
(二)局限:不平衡性及自發性
收支篇
第七章 中國天主教經費之來源綜論
一、外來經費進入中國的歷史背景
(一)從葡、西保教權說起
(二)葡、西保教權的衰落及羅馬傳信部成立
(三)法國保教權的崛起
二、來自境外的經費
(一)常規性經費
(二)專項性經費
(三)經費進入內地的路徑
三、來自本土經費(之一):朝貢體制給北京教會帶來豐厚的教產
(一)南堂
(二)北堂
(三)東堂
(四)西堂
四、來自本土的經費(之二):平信徒的援助
(一)晚明至清中前期:來自信徒及教會朋友的援助
(二)晚清以後平信徒對教會援助的四類形式
五、經費來源(收入)的特點分析
(一)多渠道籌措經費:以傳教修會為視角
(二)多渠道接受經費:以教區為視角
(三)外來彌撒金的管理與使用
(四)傳教經費無法進行量化統計
第八章 天主教財務支出(之一):“靈性類”
一、教堂等建築群的興建及維修
(一)教堂建設的三種模式:租房、買房與建房
(二)教堂等建築物的維修
二、從“物質手段引人入教”到“靈性培育”
(一)走向理性:要理學校的支出
(二)非理性支出:供養吃教者
(三)對“望教者”支出的“限制”
三、修道院支出
四、傳道員的工資
(一)各地傳道員工資存在差距
(二)對要理學校教師的管理與獎勵
(三)傳道員人數的變化是測量教會財務經濟的晴雨表
五、靈性支出的別樣形式:“次靈性支出”——文字傳媒及其它
(一)文字傳媒印刷事業
(二)其它雜類支出
本章補遺:“吃教”與“斂財”辨析
第九章 天主教財務支出(之二):慈善類
一、 棄嬰與孤兒救助
(一)收養?教育?祝福:育嬰機構開辦的理念及模式
(二)育嬰機構的支出項目
二、老人院
三、開辦麻風病院
四、賑災
(一)天主教賑災概略
(二)賑災為天主教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五、慈善事業特點
(一)觀點的轉變:慈善就是“教務”
(二)慈善支出與教會財力相關
(三)大型賑災活動和大型慈善機構需要與政府合作
第十章 天主教財務支出(之三):公益類
一、為草根服務的國中等教育
(一)基礎教育經費的分配與使用
(二)天主教辦學的經濟特徵
二、為草根服務的醫療機構
三、其他社會服務類公共事業
(一)水利工程:北方開渠,南方修壩
(二)鑿井取水
(三)植樹造林
(四)文化事業及技能培訓
四、公益事業的宗旨及特色
教產篇
第十一章 自用型教產
一、房產:教務發展的第一載體
(一)明末至清中前期天主教購置房產大勢
(二)晚清以後天主教房產增容
二、地產:教務發展的根基
(一)購置土地的類型
(二)自用型土地分類
(三)以租地的方式解決教務之“急”
三、特殊地產:墓地
(一)朝廷的賞賜“成就”了北京天主教公墓
(二)地方教會公墓群分布大勢
(三)天主教公墓繼續擴展
第十二章 投資型教產
一、 釋義
(一)“自養”與“投資”
(二)“自用型不動產”與“投資型不動產”
二、投資的動力來自生存環境的壓力
三、投資類型
(一)房地產投資與“租賃業務”
(二)金融實體投資
(三)各類商業投資
(四)儲蓄投資
四、投資理財的特點
(一)把握投資技巧
(二)跨地區的投資為教會帶來豐厚的收益
(三)老傳教修會的“傳、幫、帶”
(四)“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多種投資方式並舉
第十三章:天主教“置產”的社會處境及政府對“教產”的管理
一、“禁教”形勢之下的“置產”
(一)置產失敗的兩個案例
(二)供職朝廷的傳教士插手置產受罰,國籍神職及平信徒承擔置產重任
二、“於無限制之中,尚寓限制”:晚清朝廷對“教產”的態度及管理
(一)不平等條約關於天主教“置產”的相關規定
(二)“置產”持續遭遇掯阻
三、民國政府對天主教“置產”的政策
(一)政府頒布清理宗教財產的法令法規
(二)天主教依法接受政府管理
(三)關於“出租類”土地的爭議與糾結
第十四章 “教產”歸屬權之爭
一、教產的登記及認定
(一)傳教士置產注重“文契存證”
(二)以教堂為單元的登記制度
二、公產性質的具體表現
(一)個人收入歸屬教會團體:從康熙的“贈款”說起
(二)中國土地上的教產屬於中國教會:清中葉北京教產“保衛戰”
三、關於教產所有權的爭論
(一)教產的國籍及用途
(二)教產性質涉及所有權歸屬
四、中國神職與平信徒關於教產性質的討論
(一)王伯祿:以天主教法典為規臬
(二)張雅各:以教會特質為視角,以中國法規為蘭本
(三)潘朝英:以教產的複雜分類為切入點
管理篇
第十五章 財務管理制度綜論
一、常規性的財務管理
(一)報告與預算
(二)巡視、檢查與評估
(三)適合中國國情的特殊財務管理體制
二、各級教會組織的財務管理
(一)總鐸區的財務職責:上傳下達
(二)堂區的賬本制度
(三)會口及其它平信徒團體的財務經濟運作
(四)平信徒參加財務管理
三、教區主教與修會會長的財務管理許可權劃分
(一)南京教區——江南代牧區:主教羅伯濟與耶穌會會長南格祿的矛盾
(二)魯南代牧區:主教韓寧鎬與會長福若瑟的友好合作
第十六章 “賬房”:中國天主教財務運作的核心機構
一、“賬房”釋義
(一)作為財務管理人的“賬房”
(二)作為財務機構的“賬房”
二、主要賬房述略
(一)明末至鴉片戰爭前:一口通商格局下的澳門賬房與廣州辦事處
(二)晚清以後:多口通商形勢下的賬房格局
三、角色與職責:作為“財務員”的賬房
(一)財務員履職概況
(二)財務員在教會中的地位
(三)外籍財務員與國籍財務員
(四)財務員的基本素質
四、功能與特點:作為財務管理機構的“賬房”
(一)功能:管理財務與協助傳教並行
(二)特點:核心管理網路與管理運作模式
第十七章 特殊的賬務管理:神職人員的津貼制度
一、津貼沒有統一標準
(一)晚明到清中期的津貼表現
(二)近代以後津貼制度更趨複雜化
二、根據津貼使用透視司鐸的生活模式
三、津貼制度的特點分析
(一)津貼發放細化及津貼與彌撒金的分離
(二)不同的崗位,不同的津貼
(三)津貼包含傳道員的工資
(四)中外神職津貼標準差異簡析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