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是由中國生產力學會循環經濟促進委員會與中科財金產業研究院聯合成立。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通過創新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方法,提供對城市各要素進行分析,搭建城市產業發展力評價體系;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伸至市場主體領域,初步搭建了企業動態風險評級模型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
  • 隸屬:中國生產力學會循環經濟促進委員會
  • 研究啟動時間:2019年7月  
基本簡介,評價標準,指標闡釋,評價結果,發展趨勢,

基本簡介

2020年8月,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評價研究課題在京通過來自清華、北大、社科院及國家發改委、統計局等相關部委,以及主流金融機構的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評審,並發布《2020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評價報告》。按照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評價結果,657個設市城市被劃分為引領型城市、基石型城市、潛力型城市、機會型城市和追隨型城市,呈現城市產業發展力“五級金字塔”格局。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

評價標準

“2020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評價”研究對象涉及全國657個設市城市,該研究是國內首個以產業發展力為核心的城市評價體系。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
基於產城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研究組從城市基本面、產業能級現狀和產業發展潛力三大維度對城市產業發展力進行研判。根據科學性、系統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廣泛性原則,構建形成了包括3大維度、11 個方面,45 項具體指標的“城市產業發展力”評價體系,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手段,對我國 657 個設市城市的產業發展力進行綜合評價。
由於各指標的度量單位、數量級不同,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採用極差標準化方法,得到各指標的標準化得分。權重的確定結合了主觀和客觀賦權法,主觀賦權為德爾菲法 (Delphi Method),即採用專家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客觀賦權包括因子分析和熵值法。
通過大數據分析,利用機器學習技術,採用關聯分析、因子分析、回歸三種算法進行模型構建。

指標闡釋

城市基本面
城市基本面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城市的經濟實力、財富水平、配套資源和交通通達性等因素都會對產業布局產生影響。
產業能級現狀
產業能級現狀是對現階段城市產業發展情況的客觀評價,通過產業聚集度、產業協調度和產業開放度等指標體現。
產業發展潛力
隨著技術、資本、土地、人力等要素的流動和變化,城市產業競爭格局也隨之發生改變,本課題通過產業創新度、產業支撐度、產業活力度、產業生態度等指標來判斷城市未來產業發展潛力。

評價結果

從經濟總量來看,產業發展力前五十城市2019年GDP合計51.8萬億,占到全國GDP總量的一半以上,是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的最強陣營;從區域分布來看,呈現東部領先、沿海領跑、多點驅動、區域協同的特點;從城市層級構成來看,也反映出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許多新特徵。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力課題研究組
按照產業發展力評價結果,657個設市城市被劃分成五級,分別是引領型城市(5個)、基石型城市(20個)、潛力型城市(35個)、機會型城市(100個)和追隨型城市(497個),呈現“五級金字塔”格局。各類型城市具有不同的產業發展特徵和城市發展驅動力。

發展趨勢

均好的城市群
城市群內產業體系全而優,也可以理解為承載了現代服務業的完整框架且內部產業協同耦合,實現了產業資源的最優配置。其中,圍繞各類核心產業,城市群內各等級城市分工協作,成為一個整體。目前及未來稍長一段時間來看,國內僅有長三角、粵港澳和京津冀這三個城市群能承擔這個角色。
專業的都市圈
隨著交通及通信的便捷,會進一步加快社會化大分工的進程,進而最大化實現產業專業化價值。對於更多的二線城市特別是中西部省會城市來說,龐大且成本相對較低的人力資本,結合其先天的資源稟賦,為這些城市及鄰近小城市加快發展製造產業帶來了較大空間,“智慧型製造”、“智慧型智造”會成為其名副其實的標籤。然而,高標準的專業化要求和相對有限的市場容量,會讓每個都市圈僅能保留住最體現專業化價值的部分產業;針對其中每一個產業鏈上的環節來說,在這個都市圈內都能找到相應的位置。總體來看,中西部的合肥、鄭州、武漢、成都、重慶、西安、長沙等城市會朝這個方向不斷前行。
精而獨特的中小城市
剩餘的城市,無論是交通區位還是基礎產業實力,都很難獨立支撐起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僅能作為某一產業鏈環節的重要參與者。但是,只要把這一細分類別做精做透,做到極致,也能有較好的收穫。另外,這些城市也可發揮人文、自然景觀優勢,城市都市休閒產業的重要聚集地,實現城市產業價值。目前來看,多數欠發達二線城市和大多數三四線城市都在這條道路上進行探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