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位於蘭州市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中心區域,是由原中國科學院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地質研究所和地質部西北地震地質大隊於1970年合併組建而成的,是我國最早從事地震科學研究的單位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唯一的一所從事地震科學綜合研究的專門機構。蘭州地震研究所是中國地震局(原國家地震局)直屬科研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 外文名: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Lanzhou Institute of Seismology
  • 隸屬:中國地震局
  • 簡稱:蘭州地震所
  • 性質:科研機構
  • 創辦時間:1959年
  • 現任所長:王蘭民
  • 機構地址:甘肅省蘭州市東崗西路450號
歷史沿革,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學術期刊,學術交流,

歷史沿革

1959年,成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分所。
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1962年,定名為中國科學院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主管陝甘寧青新五省(區)的地震台站建設和地震監測分析預報工作,並負責西北五省(區)及內蒙古的地震烈度工作。
1970年,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地質所、國家測繪局第七測量大隊、地質部西北地震地質大隊合併成立蘭州地震大隊,由中央地震工作領導小組直接管理。
1978年,在原蘭州地震大隊的基礎上組建國家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和甘肅省地震局,兩塊牌子一套機構,實行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地震局雙重領導、以國家地震局領導為主的管理模式,甘肅省地震局是甘肅省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國家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為科技部直屬國家級科研機構。
1998年,國家地震局更名為中國地震局,改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國家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改為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人才培養

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碩士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單位之一,有固體地球物理學構造地質學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一個土木工程共建博士點,現有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5人。多手段的地震監測預報網路和野外實習台站、相當規模的實驗室、圖書館、先進儀器設備,主辦《地震工程學報》(原《西北地震學報》),為培養高質量研究生提供了條件保障。
本所主要肩負著為西部十二個省地震局培養碩士研究生人才,如近幾年為陝西寧夏新疆青海、內蒙、四川雲南等地震局培養多名碩士研究生。同時還為中南部地區省地震局及系統培養研究生高級人才,如為江蘇局、山東局、甘肅省公路勘察設計院等單位培養研究生。先後為地震系統、科研院所和有關單位培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地震科技專門人才265人。他們中的大多數已成為防震減災事業相關學科的技術骨幹和學術帶頭人。

學科建設

在地震科學基礎研究方面,本所重視具有區域特色的學科建設。地震科學基礎研究涵蓋了與之有關的各學科領域。地電學科為全國牽頭單位,黃土動力學學科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地下流體學科為全國監測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強震機理和預報技術、地震學地震地質工程地質也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地位,先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9項。2000年以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及國際合作項目近60項,取得了一大批在國內外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省部級、廳局級等科技進步獎100多項,其中在黃土動力學及其地震工程研究方面,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國內居領先地位,先後獲得了國家科技攻關、科技部公益性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和重大專項等多項資助,科研成果分別獲得了2001年-200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以來,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整合最佳化科技資源,組建了蘭州科技創新基地。依託區域優勢,瞄準世界地震科學前沿,重點建設以黃土地震工程學、電磁學、地震地質學、地震學、地震工程學、地下流體等特色學科為主體,中國地震局黃土地震工程開放實驗室為基礎的科技創新體系,支撐引領甘肅省防震減災事業發展。
西北地震學報西北地震學報

學術期刊

《地震工程學報》(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l)溯源創刊於1979年,由原《西北地震學報》更名改版而來。被國內《CNKI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數位化統期刊群》、《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和《CEPS 中文電子期刊服務》等收錄。主要報導地震工程學和地震科學研究與實踐的最新研究成果與進展,包括岩土地震工程、生命線地震工程、結構地震工程、土動力學與岩土地震工程、工程地震和城鄉綜合防震減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同時刊載有關地震地質、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地震監測預報研究、儀器研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論文。
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學術交流

改革開放以來,本單位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同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多學科領域開展了科技交往,其中與法國美國日本俄國紐西蘭奧地利、聯邦德國英國比利時瑞典韓國朝鮮泰國等國家簽署了官方和民間合作協定,派遣各類出國人員達140多人次,接待來華人員200多人次。同時成立了“西部地球科學與防災工程論壇”,組織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學術交流。組織了“西部防震減災學術研討會”和“國際濕陷性土地區岩土災害專題討論會”等大型學術活動。通過合作與交流,充分學習和引進了國外地震科研的新思路、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成果,在地震科研、監測預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