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熱開發研究所緊緊圍繞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和社會對地熱資源的需求,依託多個國家和湖北省重點學科,開展地熱資源為核心的跨學科的理論探索和套用推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熱開發研究所
- 主管部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熱開發研究所緊緊圍繞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和社會對地熱資源的需求,依託多個國家和湖北省重點學科,開展地熱資源為核心的跨學科的理論探索和套用推廣。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熱開發研究所緊緊圍繞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和社會對地熱資源的需求,依託多個國家和湖北省重點學科,開展地熱資源為核心的跨學科的理論探索和套用推廣。研究方向重點研究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岩漿(火山)活動等地質...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簡稱地大,位於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48],是國家“雙一流” [41],“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坐落於東湖之濱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是以地質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及安全工程學科為特色的重要的工程人才培養基地,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實驗設備和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多年來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輸送了...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以下簡稱地調院)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直屬二級單位,全面負責管理中國地質調查局及其各大區項目辦委託(或招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組織實施的和參加實施的中國地質調查局及其各大區項目辦委託(或...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教育部直屬的設有研究生院、首批進行“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她的前身是北京地質學院,創建於1952年。她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合併而成,1975年遷校武漢並更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水資源研究所成立於2005年12月,主要從事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規劃、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以及與水資源環境有關的科研與生產工作。擁有水利部頒發的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證書(甲級)、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證書(...
陳植華,男,1956年,水文學與水資源專業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環境與土地資源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地科院桂林岩溶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地質災害委員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安全工程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成立於1997年,於2003年1月被批准為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中國地質大學和湖北省教育廳直屬的實體性科學研究機構之一,以專職研究人員和經濟管理學院、資源學院、環境學院...
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研究所成立於1995年,主要依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該所是從事地質信息科學研究和地質礦產領域信息系統軟體開發的專業化機構,擁有一支高學歷、高水平的複合型學術隊伍,學術帶頭人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博士生...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二級學院。學院成立於1952年建校之初,是中國地質大學最早成立的學院之一。據2021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
我校為地球科學類大學,在地球科學類科研和學科體系中,目前我校僅缺大氣科學學科,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研究所的成立及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學科碩士點的建設為我校成為真正的地球科學類大學做出了貢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大氣物理與大氣...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一個二級學院。學院前身是1952年,由傅承義、薛琴舫、譚承澤、劉光鼎等地球物理前輩們創辦的北京地質學院地球物理探礦系,是建校初期最早的四個系之一。1975年,遷址武漢...
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環境污染系統控制與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湖北省地下水與環境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 校級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工程研究院(下轄環境評價研究所、大氣物理和大氣環境研究...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樓建築面積 8000m2,擁有地球深部物質探測、原位地球化學分析等大型儀器設備43套。 [1] 長期以來,實驗室在為高校教學、科學研究的同時,積極開展科普活動,培養青少年科學意識,啟動實施...
七、各類石材勘查與開發利用 八、金屬、非金屬材料開發套用 科研成果 所授榮譽 2003年3月5日,以殷鴻福院士和楊遵儀院士為首的科研集體主持研究的中國浙江省長興縣煤山D剖面及其27c層之底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確認為“全球二疊系-三疊系...
王紹然,2000年3月8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本科在讀期間連續四年獲得獎學金,畢業後獲得推免資格,成為本科直博生,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動化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社會任職 武昌博士創新創業聯盟高校成果轉化委員會秘書長 ...
12、 浙江武義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項目:武義縣周嶺三號礦體地熱地質勘探與開發研究(項目第二負責主持項目,2007.5-10,立項登記號2007016117)13、 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地質工程有限公司項目:十堰至漫川關高速公路初勘工程地質測繪(...
研究方向 (1)油氣勘探構造地質學 (2)構造過程多場多尺度定量分析和數值模擬 (3)陸洋轉換與海底動力學 (4)盆地構造-地貌學 教育背景 2003-2007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工科基地班,學士學位 2007-2012年,中國地質大學(...
1991年—1996年河北地質學院副院長、院長。1991年被原地質礦產部破格晉升為教授。1996年—2004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校長(正校級)。兼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
李四光學院以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中國科協第一任主席李四光先生名字命名,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
《淺層地熱能開發的地質環境問題及關鍵技術研究》是2015年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實際工程試驗和大量的調查數據為依託,利用環境地質學、地下水科學和腐蝕科學理論系統對淺層地熱能開發造成的地質環境問題...
王焰新,1963年11月出生於湖北宜昌,籍貫山西原平,水文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校長。王焰新於198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學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1987年獲得武漢地質學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水文地質專業...
寧伏龍主要從事非常規能源勘探與開發(天然氣水合物、頁岩氣)、海洋科學及油氣鑽探、地質工程等方 面的研究。 人物經歷 1977年8月3日,寧伏龍出 生。1996年9月—2000年7月,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畢業後獲得勘查技術與...
1970年7月至1971年7月北京地質學院五七地質隊從事地質找礦工作。1987年至1993年先後擔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礦產地質系副主任、系主任、科研處處長。1993年2月至1998年3月先後任地礦部地質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所長。1997年7...
蔣少涌, 男,1964年12月生於湖南省湘潭市。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內生金屬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緊缺戰略礦產資源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校長助理。人物經歷 蔣少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地熱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研究成果 1. 合著2部:[1] 殷鴻福、張文淮、張志堅、祁士華等,生物成礦系統論,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武漢,1999 [2] 蔣敬業、程建萍、祁士華、向武,套用地球化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01 2. 學術期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