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喜事(海南衛視2019紀錄片)

中國喜事(海南衛視2019紀錄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南衛視紀錄片《中國喜事》以“新生、成長、良緣、傳家、團聚、收穫”六大主題作為紀錄視角,每一主題三個故事的篇幅,通過不同視角下的人物故事,彼此獨立但又緊密相連的生活日常,展現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冷暖與離合悲歡,用紀錄片的藝術張力,將不同年齡、不同圈層的觀眾凝聚在同一個故事時空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喜事 
  • 外文名稱:Happy Stories of China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紀錄片
  • 導演:林穎 
  • 主要嘉賓:馬昊然 李勇敢 
  • 製作公司海南廣播電視總台
  • 首播時間:2019年11月8日
  • 播出頻道:海南衛視
  • 播出時間:每晚21:30
  • 線上播放平台:B站、旅遊網視 
  • 每集長度:30分鐘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出品人:孔德明 
  • 總策劃:尹婕妤 
  • 總製片人:李華 
  • 總導演:林穎 
  • 監製:李華 鄭劍 
分集梗概,節目評價,

分集梗概

第一集 良緣 娜娜的婚事
郭衛娜在山西太原從事婚慶行業已經十年。在工作中她幹練勤快,為別人操辦無數場婚禮。娜娜自己的婚事臨近,她開始緊張起來。她要在家鄉山西沁源辦一個父老鄉親沒有見過的婚禮,給父母長臉。婚禮前一天,突然一陣大風颳倒了剛剛搭起的帳篷。天氣預報說結婚當天還會有大雨。見過不少場面的娜娜開始焦慮起來。娜娜為自己精心安排的婚禮真的會如她所願一帆風順嗎?
第二集 良緣 馬昊然與李勇敢
馬昊然和李勇敢相差4歲,相距1300公里。兩個有聽說障礙的年輕人通過網路直播相識。他們的感情迅速升溫,卻飽受異地戀之苦。李勇敢比馬昊然大4歲,李勇敢的爸媽捨不得她從內蒙古牙克石遠嫁到遼寧遼陽。但一切困難都沒辦法阻礙兩個相愛的年輕人。經歷風風雨雨兩人終於走到了結婚的這一天。
第三集 良緣 大海之南的婚禮
武茜莎的爸爸曾是一位軍人,駐守西沙島,武茜莎也因此得名。她天生就對軍人有好感。兩年前,武茜莎和一位駐西沙軍人李淘相愛了,卻引來媽媽的擔憂。最終媽媽被父親說服,一家人時隔26年後登上永興島,共赴一場大海之南的婚禮。
第四集 新生 歐陽志宇的故事
歐陽志宇和李婷是長沙一對平凡的90後夫妻,二人即將迎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從兩口之家到三口之家的轉變,對於經歷過腎移植的歐陽志宇來說,這是第二次“新生”。
因為換腎欠了一些錢,歐陽志宇的父親歐陽永明在深圳開計程車忙著賺錢,孫子出生他都沒有回去。孫子即將百天的時候,歐陽永明從深圳回到長沙和一家人團聚,用歐陽志宇的話說,這個新生命讓一家人頭上的“烏雲”開始散開了,有了陽光。
第五集 新生 家中迎二胎
陳焱和徐靈建,這是一個人民教師與人民警察組成的幸福家庭,這個家庭即將迎來一個新生命。陳焱的大兒子活潑調皮,陳焱夫婦希望二胎是個女兒湊成一個“好”字,新生兒的衣服用品都是按照女孩的款式顏色準備的。陳焱的預產期就要臨近,她和老公的心愿是否可以實現?
第六集 新生 心中的山
山東臨沂的周藝在9年前因為一次事故高位截癱。周藝的爸爸媽媽不願放棄周藝,不停的幫助周藝康復治療,他們用極大的耐心和樂觀的心態支撐著周藝慢慢恢復。如今,周藝上身有了知覺,也可以下地,簡直就是奇蹟。父親周風友最近有個心愿,他想帶著9年從沒出過遠門的周藝登一次泰山,給周藝未來的生活打個樣。
第七集 傳家 舞獅的人
劉漢庭與兒子共同經營著廣東佛山三水醒獅隊。在佛山三水,每逢節慶大事,人們都會邀請他們到來,為現場添彩。醒獅隊搞得紅紅火火。劉漢庭對於醒獅隊的發展非常有信心,也希望將來兒子能夠接過管理獅隊的班。 時代在變,事事更新。作為傳統技藝,醒獅也需要新鮮血液。劉漢庭決定搞一場醒獅大會,邀請師父來現場為後生們把把脈。
第八集 傳家 社區民警的故事
陳傳鑫,年紀雖不大在警隊里卻是一個“老好人”,按照他自己說法就是“和我父親一樣”。陳傳鑫的父親陳德驊是全國知名的警隊勞模,因為熱心照顧自己管理片區裡的老人們而遠近聞名。 父親一直是陳傳鑫的榜樣,也讓他感受到了壓力。女兒出生後,陳傳鑫想從辦案民警轉為社區民警。當他走上社區民警的崗位時,才發現一切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第九集 傳家 大海的孩子
日月灣是海南萬寧的一個海灣,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成為了中國衝浪的聖地。2017年,馬福來創立了海南衝浪隊,挑選海南當地孩子學習衝浪。其中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是儋州海頭鎮的隊員,他們一共有7個人,最大的孩子黃耀書15歲已經來了3年,早已是全國知名的長板運動員,最小的舒瓊雅才9歲。在教練眼裡這些孩子全都非常有天賦,而且都有一個共同點——漁民的孩子。
第十集 成長 高考的故事
馮聖濤是海口市華僑中學的高三學生,他是班裡的班長,品學兼優。高考前,他給自己定下了750分的目標。馮聖濤的爸媽為了高考開始忙碌起來,他們都覺得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馮聖濤的狀態卻很輕鬆。高考的過程非常順利。高考分數公布的那天,馮聖濤起了個大早,他既緊張又興奮地等待著分數出來的那一刻。
第十一集 成長 滑板女孩張鑫
女孩張鑫陰差陽錯的進入了成立不久的國家滑板隊,開始為奧運會備戰。滑板是一項需要膽量的危險運動。一個女孩剛開始接觸滑板是既興奮又恐懼的。慢慢地,張鑫開始展現出滑板運動員的天賦。為了和國外的選手一爭高下,張鑫開始苦練絕招。2016年,滑板正式成為了奧運會指定項目。對於年輕的張鑫來說,能夠衝擊一下贏得奧運首秀是自己最大的喜事。
第十二集 成長 幼稚園的故事
四年前,在北京從事教育工作的劉雪瑩因為沒有給女兒找到合適的幼稚園,而決定自己創辦一所幼稚園。她肩負著很多的角色,園長,老師,媽媽,妻子,女兒 …每天她都在不同的角色中切換,她說自己是一個不能倒下的人。她和孩子們共同成長、變化。原來對每一件事都事無巨細的她,也學會了放手。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件價值非凡的藝術品,對於劉雪瑩來說孩子們的成長就是來自生活的喜悅饋贈。
第十三集 收穫 流動的眼科醫院
健康快車是中國流動的、專門從事慈善醫療活動的眼科火車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的眼科醫生趙潺告別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孩子,登上列車,未來2到3個月他和同事們要在列車上完成近1000例白內障手術。山西長治的村民鄭娥則已經67歲了,是位溫和又愛乾淨的老人。她的願望就是讓已經模糊多年的左眼可以變得清澈起來。
第十四集 收穫 農民劉文豹
劉文豹是湖北的種糧大戶,40年前開始種地。懷著揮之不去的種糧情結。2017年,劉文豹在寧夏石嘴山承包了3000畝地,和妻子,兩個兒子一起種地。
雖然已經73歲,劉文豹壯心不已。他新承包的3000畝地在黃河岸邊。雨季來臨,劉文豹每天在地里監督修壩,時刻關注著黃河水情。2019年10月,寧夏賀蘭山下的黃河岸邊,金色的稻穀成熟了。躊躇滿志的劉文豹,收穫著他的幸福與快樂。
第十五集 收穫 十年一展
樊昱曾是一位“職業牽犬師“,如今,他身上的標籤是“犬類雕塑家”。從初入行到國內頂尖,樊昱對牽犬師職業、犬展行業有許多不一樣的觀察。一次偶然的機會,樊昱尋找到了新的夢想:為狗狗做一個雕塑。 樊昱和妻子在北京城區40公里外的郊區,建了一個寬敞的犬舍,妻子負責生活的零七八碎,樊昱專注於創作。他認為每完成一件作品,自己就像照顧了它們一生。
第十六集 團聚 霹靂七小福
張雲文來自浙江遂昌,50多歲的他事業非常成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春當年的張雲文,愛上了霹靂舞。張雲文在廠內和社會上召集成立霹靂舞團,最後有7個人參加,他們的舞團叫 “七小福”。七小福霹靂舞團每周送舞下鄉,是當時遂昌絕對的偶像組合。30年過去了,七小福和他們的冬粉都已是年過半百的中年人。張雲文忽然萌生了一個想法——重新召集7人霹靂舞團,組織人生最後一場霹靂舞表演。
第十七集 團聚 家在別處
周朝,51歲,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音樂人,依靠自己音樂的天賦與不斷的探索努力,成就了自成一派的吉他風格,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琴俠”。在大理生活的他,漸漸受不了日漸濃郁的商業氛圍,他開始計畫著離開這裡。兒子馬上到了要上國小的年齡,周朝決定帶著兒子從大理回到浙江和朋友團聚。
第十八集 團聚 背骨灰的人
七十年前,葉海君的爺爺葉林森在奶奶懷孕時就從溫嶺去了台灣,奶奶靠著自己的勤勉堅持與善良獨自支撐起一個家,拉扯著兒孫長大。在台灣生活的爺爺多年後失聯。
台灣高雄祥和里的里長劉德文的片區一共安置了2600多位退伍老兵。無依無靠的老兵相繼去世,劉德文都為他們操辦後事,並按照老兵們的遺願把骨灰帶回大陸安葬。
葉海君主動找到劉德文,懇求他幫助尋找自己的爺爺。劉德文確認了爺爺已經去世的訊息,並答應幫他帶爺爺的骨灰回溫嶺,安排下葬。

節目評價

中國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真實的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在第三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的開幕式上,對當代中國紀錄片提出“要感知時代變化、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當今中國,人民火熱的生產生活實踐,充滿了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著激昂跳動的樂章,展現出色彩斑斕的畫面,這是紀錄片創作最為豐富的素材、最為肥沃的土壤。
海南衛視人物生活影像志《中國喜事》將鏡頭對準新時代中國人,以“新生、成長、良緣、傳家、收穫、團聚”六大主題作為視角,記錄根植泥土的喜悅由來。其中,風華正茂的少年故事,真實鮮活,積極向上。這些振奮人心的青春“喜事”,不僅傳遞了年輕一代直面挑戰的勇氣,也還原了代代相傳的家國情懷。他們有著自己的夢想,有著自己的事業,有著自己的拼搏與奮鬥。在追夢的道路上,他們的夢想與時代、民族、國家的夢想融為一體,他們用熱血與赤誠,在中國熱土上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青春之歌。
講好故事的前提是選好人物。《中國喜事》節目組通過不同渠道、海量人物徵集、甄選的過程,確保鏡頭記錄中的每一個少年主人公都有著一定的時代唯一性。他們或青澀,或成熟,但卻總有著相同的標籤——生長於急速變革的新時代。真正有意義的青春離不開人生五味的考驗,真正有價值的夢想也不會瞬間實現。《中國喜事》用紀實手法記錄了新時代少年們的責任與擔當、勇氣與奮進。在人生的流變中,如何看準方向、積累信心,為了理想不懈奮鬥。這群篤定的少年一代,他們的故事折射出堅定的奮鬥力量,用親身的經歷給出了關乎於青春、關乎於夢想的生活答案。
《中國喜事》開播以來獲得眾多主流媒體和網路平台的關注,新華網、光明網、搜狐網、網易等持續跟進節目動態,人民網熱點聚焦發布文章《中國喜事:真實記錄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影像志》。節目不僅得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肯定,也收穫了廣大觀眾和網友們的良好口碑。《中國喜事》在以年輕群體為主的彈幕網站嗶哩嗶哩(B站)播出以來,獲評9.8的高分。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電視研究中心主任俞虹肯定了《中國喜事》的定位,她認為“喜”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用“喜”來呈現如時代、生活在這樣一片熱土上的老百姓,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對此,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高福安也認為,《中國喜事》比較接地氣,雖然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但是能給社會一些正能量和思考。
“喜”於細微處,也於真實中。《中國喜事》總導演林穎介紹,在選題策劃之初,就明確了這部作品人物視角必須真實的創作準則。製作團隊多方調研,歷時六個月記錄和拍攝了18個發生在中國的真實故事。影片採用“直接電影”式的紀實手法,沒有一句旁白,人物在鏡頭前真實地表露焦慮、真實地訴說夢想、真實地表達情感。“作為一個紀錄片人,我希望在多年後再看《中國喜事》時,可以無愧地說 ‘2019年中國人生活的樣子,我們認真記錄下來了 。”
同為一線紀錄片從業者,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紀錄頻道製片人張旭看來,《中國喜事》最大的優點是質樸、真實。“如今技術手段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想像,能不能安安靜靜地做一個片子,反而是現在許多創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海南衛視給紀錄片創作帶來了不一樣的清新氣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系主任楊乘虎說,“《中國喜事》把大人物換成了小人物,把生活換成了帶有敘事張力的生活,片中全國各色人物的現實生活,帶來了‘喜事’的多面性,讓跳動、沸騰的現實生活的喜悅度具有了飽滿感。”
會議尾聲,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二級巡視員鄭劍也談到了自己對《中國喜事》的看法。他認為紀錄片的國際傳播,不光是高樓大廈,其實中國普通人的細微生活,也是大家關心的。
海南廣播電視總台總編輯尹婕妤說,希望《中國喜事》能持續創作下去,“比如做50集、100集,甚至上1000集,我相信《中國喜事》不單是海南的,它是全國的,它也可以是國際的”。
有喜有憂才是生活的常態,《中國喜事》為當代中國做了一個群像式的描摹,巧妙地將很多社會議題融入人物敘事裡,找到了一條“講好中國故事”的好策略。已經與觀眾見面的幾個故事,主人公們無一不是平凡生活中的“超級英雄”。他們用笑化解生活的苦,用平凡理想撐起生活的日與夜。關於什麼才是優秀的紀錄片,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如果一部紀錄片,它能夠真實展現社會樣貌,真實記錄人物生活,能夠將鏡頭對準普通人民,能夠在緊要處抓住人們痛點,並給予足夠的共情力,那它就能稱得上優秀。毫無疑問,《中國喜事》做到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