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古今之變》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維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哲學的古今之變
- 作者:李維武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61075
《中國哲學的古今之變》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維武。
《中國哲學的古今之變》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維武。內容簡介本選題上溯至19、20世紀之交嚴復從本體論問題入手對20世紀中國哲學的開啟和辛亥革命前十年間中國現代革命觀念的形成,中經對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價值...
中國哲學是世界幾大類型的傳統哲學之一。它致力於研究天人之間的關係和古今歷史演變的規律,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自然觀、歷史觀、人性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特別重視哲學與倫理的聯繫。中國哲學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論思維形式表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上學的相互鬥爭、相互影響的過程,如此曲折地反映中國歷史上的...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古代哲人的學術理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古代哲人的自覺使命。趨勢 中國哲學與哲人的特質,也形成了中國哲學“國家不幸哲人幸”這樣一種歷史發展軌跡。時至近世,“中央之國”與西方擴張瓜分世界的強盜民族相遇,一敗再敗,...
漢代哲學對形神關係的討論對後世唯物主義哲學形神觀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古今之變 漢承秦制,但比較注意總結歷史經驗。即司馬遷所說“通古今之變”。漢代學者對此的認識差別很大。董仲舒主張歷史在形式上按三統循環變遷,但實質上“天不變,道亦不變”,認為朝代的更替在於天意。《淮南子》認為歷史是因時而變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是李維武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4月。內容簡介 該書共四編十九章,包括從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傳統的形成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代表性形態的建構與演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文化的古今之變。作者簡介 李維...
古今之變/44 人性學說/46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哲學/48 有無/51 名教與自然/54 言意/56 形神/57 隋唐時期的哲學/60 心性、理事/61 道統與法統/68 天人關係/69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70 理氣、道器/72 心性、心物/80 聞見、知行/83 兩一、變化/86 古今、理勢/88 中國近代哲學/90 自然觀/100 社會歷史觀/...
諸子哲學 春秋末年,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是中國哲學進入諸子百家之學的開端。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中,出現儒、墨、道、法、名、陰陽等重要學派,圍繞著天人之際和古今之變以及名實、禮法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哲學論辯,學派之間既互相鬥爭又互相吸取,每個學派內部也不斷分化和發展,使這個時期的思想鬥爭呈現出錯綜...
③古今觀。即歷史觀。春秋以前中國哲學的歷史觀的基本形式是天命論,認為天生下民,授命君主治民,社會治亂取決於君主是否順天應人。西周末社會發生巨變,人們對歷史特別是古今問題亦形成許多新見解。伯陽父認為自然環境的變化會影響社會的經濟狀況,據此預言西周將亡。諸子百家中,儒家承認歷史的變化,但強調古今間的...
《中國哲學的傳統更新》(作者李維武)集中而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19-20世紀中國哲學史觀及其相關研究。這一哲學史觀認為,鴉片戰爭以來的19—20世紀中國哲學,經歷了現代轉型與傳統更新,成為了中國哲學歷史中前所未有的”古今之變”時期。只有在中國哲學研究中真正做到“通古今之變”,特別是把握好一個”變”字,才能...
《中國哲學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是中國哲學家馮友蘭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8年。《中國哲學簡史》全書共28章,前18章主要講述中國古代傳統哲學,後10章主要闡述中國哲學在古代思想上新的發展和開拓。書中系統介紹了中國哲學的發展、精神和背景,諸子百家的不同哲學觀、人生觀,以及...
陰陽相衝化萬物,世間萬物,皆有陰陽之道。即可從萬物萬事之間領悟到一絲陰陽之理。古人與後人都對其領悟,擁有不同的見解,因其萬物存於陰陽之道,所以古今在各個學術中都有其影。陰陽一詞,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和道理,簡單籠統分為:陰陽對立,陰陽相衝,陰陽轉換。詞語解釋 基本解釋 1.[ Yin and Yang ,the ...
賀麟治學凡六十餘年,中西會通、古今會通,在諸多思想和學術領域均有重大建樹。尤其是早年力求“儒家思想的新開展”,自創“新心學”,在傳統儒家思想的基礎上,融匯歐陸唯心論,發揚陸王心學之菁華,自成一個體系,與馮友蘭、金岳霖、熊十力等人的新儒學,鼎足而立,一起構成了一代中國儒家思想的新圖景,對後世中國...
作為哲學家:張先生提出了以“萬物一體”為核心範疇的新哲學觀 張先生的治學與為人:虛心、嚴謹的治學精神和超脫、豁達的處事胸襟 附錄1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張世英關於“天人之際”問題研究及其方法論原則 附錄2 探討個人精神境界問題的社會文化維度——評張世英新著《境界與文化》中國現代哲學發展的反思...
作者以一本短小精煉的哲學小書,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其間充盈著睿智與洞見。本版主要採取趙復三譯本,同時參考塗又光譯本作少量修改。作品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精神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中國哲學的精神和問題 中國哲學家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 語言障礙 第二章 中國哲學的背景 中華民族的地理環境 中華民族...
《參伍以變:古今錯綜中的經典與義理》是2020年5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若暉。內容簡介 中國哲學的真實建立,合文獻才能有中國,合邏輯才能有哲學。因此所謂“中國哲學”,必須將文本內在脈絡轉化為邏輯推演。本書即致力於復活古典名學的方法論,並以之解讀古典文本。《周易·繫辭傳》上:“參伍以...
史學家也是哲學家的司馬遷說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他撰寫《史記》的目的。這三句話的第一句“究天人之際”是中外哲學研究的永恆主體。宋朝張載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天平”。在近代西方哲學家看來這未必算作哲學命題。但這種理想卻是中國哲學的正統主流。...
《中國哲學(第十一輯)》是現代《中國哲學》編輯部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全書共輯入論文18篇,資料與回憶七篇。論文主要是關於老莊學說與魏晉玄學的文章,主要論文有呂澄、熊十力的。辯佛學根本問題”,馮契的“管子和黃老之學”,姜廣輝的。《老子》的不可知論及其‘無為’政治觀”,卿希泰的“王玄覽道體...
:盛衰論(中國歷史哲學及其盛衰之理的研究)》的研究,不在於指一政之得失,陳一事之利弊,而是以中國幾千年文化歷史為大背景,將道體一理之純粹,貫通古今,打通千古治道,以求盛衰治亂之理,或者說是以大道本體的純粹義理,帶動上自伏羲、炎黃、堯舜,下通唐、宋、元、明、清幾千年的中國歷史,稽古今之變,...
《中國哲學史》是2005年10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勞思光。內容簡介 《新編中國哲學史》是當今哲學大家勞思光先生在中國哲學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作者通過其獨特“基源問題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將上下數千年中國哲學的內涵,條分縷析呈現 在讀者的眼前。每一章節都有深入淺出的說明,其內容正是中國哲學...
1952年後一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長期從事哲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樑”,也是我國20世紀最負盛名並贏得崇高國際聲譽的哲人,被譽為“現代新儒家”。其成就可歸為一句話:三史釋古今,六書紀貞元。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國哲學...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精神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中國哲學家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 語言障礙 第二章 中國哲學的背景 中華民族的地理背景 中華民族的經濟背景 “上 農”“反者道之動 自然的理想化 家族制度 人世和出世 中國的藝術和詩歌 中國哲學的方法論 海洋國家和大陸國家 中國哲學中不變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