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走近六位當代哲苑名家》是201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可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走近六位當代哲苑名家
- 作者:林可濟
- 類別:哲學、宗教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5月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101082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記述了當代中國六位哲苑名家——金岳霖、馮友蘭、宗白華、張岱年,任繼愈、張世英的學術生涯與學術成就。他們雖然年齡不同、專業各異,但在學術上共同的特點與優點是融會古今、貫通中西。他們的學術生涯與學術成就,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中國哲學現代轉型的若干足跡,是中國近現代以來中西哲學交流與會通的產物,是中國現代哲學對西方哲學的積極回應。《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走近六位當代哲苑名家)》視角獨特,理性與感性交融一體。本書作者於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有機會聆聽當時部分哲學名家的相關課程。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作者執筆為文,回憶、記述當年與這些教師接觸的情景,以現在的眼光闡述這些名家的學術生涯與學術成就。其中既有理性的分析與評論,也有感情的追憶與懷念。崇敬之心,思念之情,溢於言表。本書對於研究中國現代哲學發展史、了解中國哲學發展的現代轉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代序:中西哲學交會的歷史反思——汪子嵩先生訪談漫記
歷史的導言
西方哲學的歷史發展
中國古代哲學的歷史發展
中國近代哲學與西方哲學思想的傳入
中國現代哲學家對西方哲學的回應
金岳霖
《邏輯》:當時國內具新水準之邏輯教本
《論道》:一部用西方嚴格的邏輯方法闡發中國哲學傳統範疇的本體論著作
《知識論》:中國哲學家建構的個關於知識論的完整體系
金先生的哲學體系既是西方的,又是中國的,是現代化與民族化的完美結合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史論結合、自成體系的部哲學史著作
“貞元六書”的出版標誌著中西會通的“新理學”哲學體系的建立,從此中國哲學從傳統進入了現代
《中國哲學史新編》的寫作與出版歷經坎坷、備受磨難,這是馮先生以40年的心血寫成的巨著
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馮友蘭
附錄馮友蘭先生的矛盾觀及其現實意義
宗白華
《流雲》的出版及其中蘊涵的審美意境
20世紀80年代相繼問世的《美學散步》和《藝境》
中國當代美學發展史上的“雙峰”
張岱年
《中國哲學大綱》是一部以問題為綱的中國哲學問題史
“哲學新論”的構思:20世紀40年代寫的“天人五論”
“文化綜合創新論”的提出與第二個學術成果豐收期
任繼愈
任先生關於老子哲學的研究成果和他對《老子》認識的轉變
任先生對老子哲學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它對我們的啟迪
關於中西文化(包括中西哲學、中西宗教)比較的若干看法
張世英
作為西方哲學史家:張先生對黑格爾哲學的研究享譽海內外
作為哲學家:張先生提出了以“萬物一體”為核心範疇的新哲學觀
張先生的治學與為人:虛心、嚴謹的治學精神和超脫、豁達的處事胸襟
附錄1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張世英關於“天人之際”問題研究及其方法論原則
附錄2 探討個人精神境界問題的社會文化維度——評張世英新著《境界與文化》
中國現代哲學發展的反思與展望
用歷史的眼光來審視歷史
若干哲學理論問題的再探索
正確對待西方哲學和中國傳統哲學
未來的展望
附錄1 梁漱溟和他的《中西文化及其哲學》等著作
附錄2 在北京大學哲學系當學生的難忘歲月(1954—1958)
跋:如沐春風
作者簡介
林可濟,1933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50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1954~1958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福建師範大學哲學教授。曾兼任福建師範大學馬列主義教研部副主任、主任,管理學系主任,校務委員會委員等。校外曾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兼職研究員、福建省科協委員、福建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國立華僑大學兼職教授等。主要學術著作有:《科技與文明》、《重要的思維法則——抽象上升到具體》(第二作者)、《信息社會理論辨析》、《中西哲學源流》、《研究》、《愛智篇——哲學學習探索40年》、《張世英哲學思想研究》等。主編學術著作有:《馬克思主義與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唯物辯證法範疇新探》、《科學悖論集》等。1992年10月起,終身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