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設定
《中國哲學年鑑》一直堅持學術性、前沿性、權威性的辦刊宗旨,欄目設定有:“特別報導”、“專文”、“研究報告”、“熱點聚焦”、“新書選介”、“論文薈萃”、“哲學界概況”、“哲學界動態”、“海外哲學研究”、“海外哲學論壇”、“資料輯要”、“學界圖文志”。我們期望,也努力做到:《中國哲學年鑑》不僅要像一面鏡子那樣如實地反映中國哲學界的現狀,更重要的是要像一扇敞開的窗戶,廣大專家、學者和讀者可以透過這扇窗戶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當今哲學的重大事件、重要問題和主要趨向,為促進哲學理論的研究和創新做出貢獻。
《中國哲學年鑑》開本為正16開,80餘萬字,每年5、6月由哲學研究雜誌社出版發行。國內統一刊號:CN 11-2935/B,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4-3462。
大事記
▲1981年夏,有同志建議編輯出版《中國哲學年鑑》,這個倡議得到了全國哲學界廣大
同志的贊同和支持。大家認為,編輯和出版這樣一部哲學年鑑,對哲學的普及和發展會起一定的推動作用。經過醞釀和磋商,最後決定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和哲學各學科學會(研究會)聯合主辦,哲學研究所負責編輯(編輯部由科研處管理),1982年出版第1卷《中國哲學年鑑》,以後每年出版一卷。
▲1982年11月,《中國哲學年鑑》第1卷(1982年卷)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開本為小16開。參加本卷全書統稿工作的有:邢賁思、齊一、杜任之、周禮全、王玖興、查汝強、辛冠潔、夏甄陶等;參加編輯工作的有:劉樹勛、孫煥林、魏北凌、施偉達、王桂清、鄧文文、張新京、梁磊等。主要欄目有:“特載”、“專文”、“研究進展”、“新書選介”、“論文選介”、“哲學界概況”、“哲學界動態”、“附錄”。
▲從1983年卷開始,《中國哲學年鑑》設立主編,第一任主編是邢賁思。
▲1986~2003年卷,《中國哲學年鑑》改為大32開本。
▲1990~2003年卷,陳筠泉任《中國哲學年鑑》主編。
▲從1991年卷開始,《中國哲學年鑑》改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雜誌社出版發行。
▲2000年3月,《中國哲學年鑑》改由《哲學動態》編輯部組織管理。
▲2004年,李景源被任命為《中國哲學年鑑》主編。
▲2004年8月,在對學術界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中國哲學年鑑》編輯部經過反覆研究討論,提出擴版申請並得到批准。新版《中國哲學年鑑》擬改為正16開本,並決定於2005年6月出版2004—2005合訂本,以後仍按年度出版。
▲2005年6月,《中國哲學年鑑》2004—2005年卷正式由哲學研究雜誌社出版發行,主編為謝地坤。新版《中國哲學年鑑》為正16開本,90萬字,對欄目和版式也做了較大調整。在保持原來一些欄目的同時,加強了對於哲學研究現狀反映的力度和深度,將原來的“研究狀況和進展”改為“研究報告”,新增了“熱點聚焦”、“論文薈萃”、“獲獎作品簡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簡介”、“獲獎學者”、“辭世學者”、“重大項目”等內容。另外,為了加強《中國哲學年鑑》的學術性、權威性,全面展示中國哲學研究取得的成就,增進國內哲學界的交流和聯繫,新版《中國哲學年鑑》設立了編委會。除哲學研究所外,全國哲學界共有30多家單位的領導和專家擔任了《中國哲學年鑑》2004—2005年卷的編委。
▲2006年6月,《中國哲學年鑑》2006年卷由哲學研究雜誌社出版發行,主編繼續由謝地坤擔任。
▲2006年8月,《中國哲學年鑑》編輯部與《哲學動態》編輯部正式合併成立“哲學動態、年鑑編輯部”。
圖書目錄
“中”“西”“馬”對話的現實要求、學理依據與未來前景
倫理道德形態的精神哲學對話
“經典時代”還是“子學時代”?——“中國哲學史”的敘述開端與“中國文明的主體性”問題
在思想與時代的互動中拓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新空間——對2013年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熱點問題和未來走向的思考和評論
雙重證據與史思並舉——近年來易學研究述評
從專業研究到中西比較——2013年西方哲學研究述評
問題的探索與探索中的問題——2013年國內美學研究報告
近年國內政治哲學研究述評
關於中國轉型時期社會正義研究綜述
《資本論》的唯物史觀性質及其理論精粹
瞬間與永恆——現代歐洲大陸哲學家的時間觀芻議
認知科學的新趨向:4E認知及其關係研究
形式化“真”理論探賾
兩百年後的克爾凱郭爾
都市裡的原始人——紀念盧梭與狄德羅誕辰三百周年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場語境和理論形態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生形態和衍生形態
阿爾都塞“認識論斷裂”說批判
馬克思生活哲學的出場、實質及其意義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問題意識
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基本樣式論
《資本論》哲學思想的當代闡釋
《資本論》與“自我所有權
《資本論》哲學思想與馬克思的現代史觀
資本邏輯與人的發展悖論
政治經濟學批判與資本現象學
出土文獻與早期道家研究
出土文獻與先秦自然宇宙觀重審
出土文獻視野下的黃老道家研究
早期《老子》“文本”的演變及對20世紀相關學術的反思
對古希臘“目的論”的反思
亞里士多德的“努斯”作為目的性推理:一種解釋
亞里士多德實踐智慧思想及其復興
柏拉圖的“第一朋友
亞里士多德的目的論理論模式與西方文化危機
現代哲學的“時間”問題
康德時間觀的平庸與創新
想像力與歷時記憶——內時間意識的分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