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二組)
- 外文名: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 Literary Masterpiece of Ancient China (2nd Series)
- 郵票志號:T.157
- 發行時間:1990年12月10日
- 郵票類型:特種郵票
- 全套枚數:4
發行背景,制票參數,票面圖案,郵票賞析,收錄情況,外界評價,逸聞趣事,郵票郵品,
發行背景
1987年10月,在湖北襄陽舉行的全國第四屆《三國演義》《水滸傳》學術討論會期間,郵票發行局約請到會的10多位專家、學者,對“三國演義”系列郵票選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和審議。專家們提出:選題應概括《三國演義》的基本內容,具體情節要典型,圖案要鮮明。郵票應對三個國家均有所表現,以蜀漢為主,兼顧其他兩國。要表現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三大戰役。題目分別用夜襲烏巢、赤壁慶兵、火燒連營,結局加上三分歸晉。擬定發行5組,數年內出齊。1988年11月25日,“三國演義”系列郵票第一組發行。
“三國演義”系列郵票第二組原圖稿在有一枚“隆中對”的小型張。設計室以郵電部批准的“三國演義”郵票選題的總體計畫第二組沒有小型張為由,沒同意增加小型張。
1990年12月10日,為了反映中國古典文學的輝煌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二組)》特種郵票,全套4枚。
制票參數
志號 | T.157 | 背面刷膠 | [G] | 印製廠 | ||
印刷版別 | 影寫版 | 設計者 | 陳全勝 | 發行機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 | |
圖序 | 圖名 | 面值 | 發行量 | 規格 | 整張枚數 | 齒孔度數 |
4-1 | 夜襲烏巢 | 20分 | 2177.40萬枚 | 54mm×40mm | 20(4×5) | P11.5×11 |
4-2 | 三顧茅廬 | 20分 | 2076.65萬枚 | 40mm×54mm | 20(5×4) | P11×11.5 |
4-3 | 單騎救主 | 20分 | 1787.90萬枚 | 54mm×40mm | 20(4×5) | P11.5×11 |
4-4 | 大鬧長坂橋 | 50分 | 1565.95萬枚 | 40mm×54mm | 20(5×4) | P11×11.5 |
(參考資料)
票面圖案
《夜襲烏巢》(4-1),圖案根據《三國演義》第三十回“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刻畫了曹操的形象。
《三顧茅廬》(4-2),圖案根據《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茅廬”,刻畫了劉備的形象。
《單騎救主》(4-3),圖案根據《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刻畫了趙子龍的英雄形象。
《大鬧長坂橋》(4-4),圖案根據《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刻畫了張飛的英雄形象。
郵票賞析
《夜襲烏巢》(4-1):郵票圖案描繪的正是曹操指揮軍士火燒袁紹糧草的情景。曹操縱馬當先,揮令軍士直入鳥巢:軍士手舉火束,賓士點燃袁軍糧草;火光沖天,烏巢已成一片火海。曹操禮納許攸一計,則官渡大敗袁紹,發人深思。
《三顧茅廬》(4-2):郵票圖案描繪了劉備二顧茅廬時的情景。房屋,枯樹,大地,銀裝素裹,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劉備的紅袍顯得更加鮮明奪目。
《單騎救主》(4-3):郵票圖案描繪的正是趙子龍隻身縱橫亂軍層中的情景。他縱馬馳騁,左擋右殺,直透亂軍重圍,洋溢著一股勇猛和正氣。
《大鬧長坂橋》(4-4):郵票圖案正是描繪了張飛橫槍立馬橋頭的英雄氣概和曹軍潰逃的狼狽相,對比鮮明,氣勢雄渾。
收錄情況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二組)》郵票被收錄進以下集郵書籍中:
國家 | 書名 | 頁碼 | 編號 | 參考資料 |
---|---|---|---|---|
中國 | 99 | - | ||
中國 | 《中華世界郵票目錄(亞洲卷)》 | 84 | 2429-2432 | |
美國 | (即《斯科特標準郵票目錄》) | 389 | 2310-2313 | |
德國 | 《MICHEL China-Katalog 2011/2012 Übersee·Band 9.1》 (即《米歇爾郵票目錄》) | 392 | 2338-2341 |
外界評價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李克東《郵票欣賞指南》:“T.157《三國演義》之三《單騎救主》中,騎白馬的趙雲置身眾曹兵中心,這種圓形的布局,突出了趙雲的英勇善戰,更加顯示其神威。主體趙雲在畫面中不但是內容的中心,同時也是結構的中心,周圍人都是圍繞他來配置的,與之關聯呼應,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逸聞趣事
原圖稿在該組郵票中發行一枚“隆中對”的小型張。不料由此引起湖北和河南兩省對“三顧茅廬”發生地的一場激烈的爭論。為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和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聯合舉行了“諸葛亮躬耕地”學術討論會,邀請湖北、河南兩方的史學界同仁來京各陳己見。對這樁歷史懸案作出了最終裁決——諸葛亮躬耕地在河南襄陽。與會專家認為,這就像文武赤壁一樣,襄陽、南陽的諸葛亮勝跡同樣表達了人民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作為紀念性建築和旅遊場所,都是可以存在的。這樁由一枚郵票引發的歷史懸案的爭論,終於塵埃落定。
郵票郵品
- 首日封
發行日期 | 1990年12月10日 | 全套枚數 | 2枚 | 首日封、戳設計者 | 陳全勝 |
規格 | 185mm×110mm | 發行量 | 441700套 | 發行機構 | 中國集郵總公司 |
貼票內容 | (2-1)貼T157(4-1)(4-3)郵票各1枚 (2-2)貼T157(4-2)(4-4)郵票各1枚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