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散文家張岱著。為一部風格清新的小品散文,其中有詳細的西湖掌故、地理,又有精妙的山水和風俗。寫情雋永,寫景清逸,敘事靈動。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典文化大系:西湖夢尋評註
- 類型:文學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42134
- 作者:俞瓊穎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274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張岱最為著名的散文集之一
作者簡介
俞瓊穎,浙江人,廈門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曾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研究方向:先唐魏晉文學。
圖書目錄
前言1
自序1
西湖總記
明聖二湖3
卷一西湖北路
玉蓮亭17
昭慶寺19
哇哇宕25
大佛頭27
保俶塔30
瑪瑙寺34
智果寺37
六賢祠40
西泠橋43
岳王墳46
紫雲洞56
卷二西湖西路
玉泉寺61
集慶寺64
飛來峰66
冷泉亭71
靈隱寺74
北高峰80
韜光庵83
岣嶁山房88
青蓮山房91
呼猿洞93
三生石95
上天竺99
卷三西湖中路
秦樓107
片石居109
十錦塘111
孤山118
關王廟127
蘇小小墓131
陸宣公祠135
六一泉138
葛嶺142
蘇公堤145
湖心亭150
放生池154
醉白樓158
小青佛舍159
卷四西湖南路
柳洲亭163
靈芝寺166
錢王祠168
淨慈寺174
小蓬萊178
雷峰塔182
包衙莊185
南高峰188
煙霞石屋190
高麗寺194
法相寺196
於墳199
風篁嶺208
龍井210
一片雲211
九溪十八澗215
卷五西湖外景
西溪219
虎跑泉222
鳳凰山224
宋大內227
梵天寺233
勝果寺235
五雲山237
雲棲239
六和塔245
鎮海樓249
伍公祠253
城隍廟256
火德廟260
芙蓉石262
雲居庵264
施公廟267
三茅觀269
紫陽庵272
自序1
西湖總記
明聖二湖3
卷一西湖北路
玉蓮亭17
昭慶寺19
哇哇宕25
大佛頭27
保俶塔30
瑪瑙寺34
智果寺37
六賢祠40
西泠橋43
岳王墳46
紫雲洞56
卷二西湖西路
玉泉寺61
集慶寺64
飛來峰66
冷泉亭71
靈隱寺74
北高峰80
韜光庵83
岣嶁山房88
青蓮山房91
呼猿洞93
三生石95
上天竺99
卷三西湖中路
秦樓107
片石居109
十錦塘111
孤山118
關王廟127
蘇小小墓131
陸宣公祠135
六一泉138
葛嶺142
蘇公堤145
湖心亭150
放生池154
醉白樓158
小青佛舍159
卷四西湖南路
柳洲亭163
靈芝寺166
錢王祠168
淨慈寺174
小蓬萊178
雷峰塔182
包衙莊185
南高峰188
煙霞石屋190
高麗寺194
法相寺196
於墳199
風篁嶺208
龍井210
一片雲211
九溪十八澗215
卷五西湖外景
西溪219
虎跑泉222
鳳凰山224
宋大內227
梵天寺233
勝果寺235
五雲山237
雲棲239
六和塔245
鎮海樓249
伍公祠253
城隍廟256
火德廟260
芙蓉石262
雲居庵264
施公廟267
三茅觀269
紫陽庵272
序言
張岱,一名維城,字宗子、石公,號陶庵、蝶庵、天孫、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長期寓居錢塘(今浙江杭州)。祖籍四川綿竹,故又自稱“蜀人”、“古劍”。生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卒年諸說紛紜,約在1679年前後。
張岱出身官宦之家,高、曾、祖三代皆為進士,博學多才,藏書甚豐,尤長於治史。在家庭薰陶下,他自幼聰慧,並愛好史學。由於當時家業殷實,生活優越,他興趣廣泛,喜遊歷,常盤桓於江南繁華之地,自云:“余少愛嬉遊,名山恣探討。”(《西湖夢尋·大佛頭》)。又好美食,坦言口腹之慾:“遠則歲致之,近則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為口腹謀。”(《陶庵夢憶·方物》)。早年的奢靡生活從其《自為墓志銘》中亦可見一斑。然而,前事伶俜皆夢痕。明亡以後,張岱家由豪門驟然淪為寒戶,舊衣捉襟見肘,飯食常至斷炊。然其志節未衰,筆耕不輟,其間著述頗豐。
張岱所撰之書,據其《自為墓志銘》所錄,有《石匱書》《張氏家譜》《義烈傳》《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闕》《四書遇》《夢憶》《說鈴》《昌谷解》《快園道古》《傒囊十集》《西湖夢尋》《一卷冰雪文》等。此外,還有《張子文秕》《張子詩秕》《石匱書後集》《有明於越三不朽圖贊》《陶庵肘後方》《夜航船》《琯朗乞巧錄》等,有的已不存。總計其存世與亡佚之作當不下三十種。涉及廣泛,囊括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經學等。在眾多著作中,最具生命力之作應是《陶庵夢憶》與《西湖夢尋》,合稱“二夢”。
《西湖夢尋》五卷,成於清康熙十年(1671),是張岱晚年編撰的一部以西湖為題材的憶舊之作。全書共七十二則,按景物地理位置編排,經西湖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追記舊遊,介紹西湖掌故、名勝古蹟及地理風俗,既摹山水自然,亦寫人文景觀。或專注景物,涉筆成趣;或繞開風景,著墨逸聞;或拈來傳說,娓娓道述;或只述歷史,孜孜考證。其語有時率真,自成妙諦;有時清逸,遂至忘言之境;有時雅淡,言外有無限感慨。
該書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鳳嬉堂初刻行世,《四庫全書總目》列其於存目。光緒年間收入《西湖集覽》《武林掌故叢編》等書中。本次注釋,以《武林掌故叢編》本為底本,參校他本及今人整理本。評語力求抉取原文的輕靈雅逸,評出詩意。點評之中,曾得良人游鵬飛字句潤正,於此謝之。疏漏之處敬祈讀者指正。
俞瓊穎
癸巳年正月於廈大豐庭
張岱出身官宦之家,高、曾、祖三代皆為進士,博學多才,藏書甚豐,尤長於治史。在家庭薰陶下,他自幼聰慧,並愛好史學。由於當時家業殷實,生活優越,他興趣廣泛,喜遊歷,常盤桓於江南繁華之地,自云:“余少愛嬉遊,名山恣探討。”(《西湖夢尋·大佛頭》)。又好美食,坦言口腹之慾:“遠則歲致之,近則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為口腹謀。”(《陶庵夢憶·方物》)。早年的奢靡生活從其《自為墓志銘》中亦可見一斑。然而,前事伶俜皆夢痕。明亡以後,張岱家由豪門驟然淪為寒戶,舊衣捉襟見肘,飯食常至斷炊。然其志節未衰,筆耕不輟,其間著述頗豐。
張岱所撰之書,據其《自為墓志銘》所錄,有《石匱書》《張氏家譜》《義烈傳》《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闕》《四書遇》《夢憶》《說鈴》《昌谷解》《快園道古》《傒囊十集》《西湖夢尋》《一卷冰雪文》等。此外,還有《張子文秕》《張子詩秕》《石匱書後集》《有明於越三不朽圖贊》《陶庵肘後方》《夜航船》《琯朗乞巧錄》等,有的已不存。總計其存世與亡佚之作當不下三十種。涉及廣泛,囊括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經學等。在眾多著作中,最具生命力之作應是《陶庵夢憶》與《西湖夢尋》,合稱“二夢”。
《西湖夢尋》五卷,成於清康熙十年(1671),是張岱晚年編撰的一部以西湖為題材的憶舊之作。全書共七十二則,按景物地理位置編排,經西湖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追記舊遊,介紹西湖掌故、名勝古蹟及地理風俗,既摹山水自然,亦寫人文景觀。或專注景物,涉筆成趣;或繞開風景,著墨逸聞;或拈來傳說,娓娓道述;或只述歷史,孜孜考證。其語有時率真,自成妙諦;有時清逸,遂至忘言之境;有時雅淡,言外有無限感慨。
該書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鳳嬉堂初刻行世,《四庫全書總目》列其於存目。光緒年間收入《西湖集覽》《武林掌故叢編》等書中。本次注釋,以《武林掌故叢編》本為底本,參校他本及今人整理本。評語力求抉取原文的輕靈雅逸,評出詩意。點評之中,曾得良人游鵬飛字句潤正,於此謝之。疏漏之處敬祈讀者指正。
俞瓊穎
癸巳年正月於廈大豐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