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化大系第五輯:史記譯註

中國古典文化大系第五輯:史記譯註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典文化大系第五輯:史記譯註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376頁
  • 開本:16
  • 品牌:鳳凰壹力
  • 作者:司馬遷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4476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

作者簡介

紀丹陽,歷史學碩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史學思想史專業博士研究生。有過硬的史學修養,曾在《南方人物》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學術研究突出。

圖書目錄

前 言…………………………………………… 1
五帝本紀…………………………………………… 1
殷本紀……………………………………………… 43
宋微子世家………………………………………… 75
越王句踐世家…………………………………… 110
陳涉世家………………………………………… 143
管晏列傳………………………………………… 165
商君列傳………………………………………… 179
廉頗藺相如列傳………………………………… 206
淮陰侯列傳……………………………………… 242
貨殖列傳………………………………………… 296

文摘

五帝本紀
題解
《五帝本紀》是“十二本紀”的第一篇,也是《史記》全書的開篇,記載了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個遠古傳說中相繼為帝的部落首領的事跡,這五位帝王在德行、治國等方面都堪稱楷模。其內容包括民族傳承、帝位繼任、部落戰爭、治國方略等多個方面,為研究中國遠古時期歷史、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及早期國家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
本篇內容主要取材於《世本》《大戴禮記-五帝德》和《尚書》,通篇結構清晰,重點突出,行文流暢,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黃帝者,少典之子①,姓公孫,名日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②,幼而徇齊③,長而敦敏④,成而聰明⑤。
注釋
①少典:遠古部族名稱。子:子嗣,後代。
②弱:這裡指出生不久。
③幼:不滿十歲謂之幼。徇齊:指恭謹守禮。
④敦:敦厚,誠實。敏:敏捷,勤勉。
⑤成:指成年,古代二十而冠,即為成年。聰明:本義指耳聰目明,這裡指見聞廣,明辨能力強。
譯文
黃帝,是少典部族的後代,姓公孫,名叫軒轅。他剛生下來就很有靈性,出生不久就會說話,幼年時溫順恭儉,長大後誠實勤勉,成年以後見聞廣博,辨識能力強。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①。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②,而神農氏弗能征③。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④,以征不享⑤,諸侯鹹來賓從⑥。而蚩尤最為暴⑦,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⑧,治五氣⑨,蓺五種⑩,撫萬民⑾,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⒀,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⒁。三戰,然後得其志⒂。蚩尤作亂,不用帝命⒃。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⒄,披山通道⒅,未嘗寧居。
注釋
①神農:相傳即為炎帝,其母感神龍而生,因能教民耕種,故稱神農。世:後嗣,後代。
②暴虐:侵害,殘害。百姓:指貴族,而非今天所謂的普通老百姓。百姓在戰國以前是對貴族的總稱,這裡指勢力衰弱的貴族。
③弗:不。
④干戈:古代兵器,此處代指戰爭。
⑤不享:指不來朝貢的諸侯。
⑥鹹:全,都。賓從:服從,歸順。
⑦蚩尤:黃帝時的一個部落首領,暴虐好戰。黃帝聯合各諸侯,與之戰於涿鹿,蚩尤大敗。
⑧振兵:整頓軍隊。
⑨治:研究,調理。五氣:指金、木、水、火、土
五行之氣,一說指晴、雨、熱、冷、風五種天氣。
⑩蓺:種植。五種:指黍、稷、菽、麥、稻五穀。
⑾撫萬民:安撫萬方的人民。
⑿度四方:規劃四方疆土。
⒀熊、羆、貔、貅、軀、虎:都是猛獸名,可訓練使之作戰。這裡指分別以這些猛獸為圖騰的氏族部落。
⒁阪泉:古地名,在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
⒂得其志:達到目的。
⒃用:順從,聽從。
⒄平者:順服者。
⒅披山通道:開闢山阻,開通道路。
譯義
軒轅時代,神農氏的後代已經衰弱,各諸侯之間互相攻伐,殘害百姓,而神農氏無力征討他們。於是軒轅發動戰爭,去征討那些不來朝貢的諸侯,各諸侯都來服從。而蚩尤最為凶暴,沒有人能夠去征伐他。炎帝想要控制征服其他諸侯,因此諸侯都來歸順軒轅。於是軒轅修行仁德,整頓軍隊,研究調和陰陽五行,種植五穀,安撫民眾,規劃四方疆土,訓練熊、羆、貔、貅、軀、虎等猛獸,跟炎帝交戰於阪泉的郊野。經過幾次交戰,才打敗了炎帝。蚩尤發動叛亂,不聽從軒轅的指揮。於是軒轅徵調諸侯的軍隊,與蚩尤交戰於涿鹿郊野,終於擒獲蚩尤並殺死了他。於是諸侯都尊奉軒轅為天子,代替了神農氏,這就是黃帝。此後,天下有不歸順的,黃帝就去征討,順服之後就離去,到處劈山開路,從來沒有在哪兒安寧地居住過。
P1-4

序言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至漢魏之際被稱為《史記》,沿用至今。《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司馬遷。它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約三千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餘字。《史記》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作者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生於公元前145年(或說公元前135年),約卒於公元前90年。司馬遷出生於史官世家,其先世原是周朝的史官,父親司馬談曾是漢武帝的太史令,專門掌管國家圖書檔案和天文曆法,因此,他深諳歷史,學問淵博,這樣的家學淵源對司馬遷後來的治學之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司馬遷十歲開始誦讀《左傳》《國語》《世本》等古籍,後又向古文大師學習《尚書》,隨經學大師董仲舒學習《春秋》公羊學,掌握了豐富的歷史資料和先秦諸子的思想精髓。二十歲開始遠行,到全國各地進行漫遊和考察,這些都使他開闊了視野,增長了閱歷,也使他有機會接觸到廣大下層民眾,了解風土人情,為《史記》的撰述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司馬談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病逝,臨終前,他將自己要撰寫一部史書的志向囑託給司馬遷。司馬遷決心繼承父親的遺願。元封三年,司馬遷被任為太史令。其後,他遍讀皇家藏書,按照父親的遺訓編著史書,並參與制定了《太初曆》。《太初曆》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曆法。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司馬遷因替與匈奴激戰兵敗而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受腐刑,這件事對司馬遷的打擊很大。天漢五年,司馬遷出獄,為中書令,發憤著書,忍辱負重,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完成了《史記》這一歷史巨著。《史記》開創了紀傳體通史的先例,確立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種體例,具體來說包括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本紀十二篇,分別為五帝、夏、殷、周、秦、始皇、項羽、高祖、呂后、孝文、孝景、孝武,以帝王的事業為綱,按照時間順序載其大事,是全書表述歷史進程的總綱,旨在“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第二部分是表十篇,有三代世表一篇,十二諸侯及六國年表各一篇,秦漢之際月表一篇,漢興以來各種年表六篇,以表格的形式,概括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排列條理清晰,旨在解決“並時異世,年差不明”的問題。第三部分是書八篇,分別為禮、樂、律、歷、天官、河渠、封禪、平準,內容涉及禮樂、天文、曆法、水利、經濟、文化等,主要是記典章制度,旨在明其“損益”“改易”之跡,“承弊通變”之狀。第四部分是世家三十篇,記述了各時代“輔拂股肱之臣”的“忠信行道,以奉主上”的史事,以及先秦以來主要王侯外戚世族的興衰史。第五部分是列傳七十篇,多為人物傳記,有單傳、二人合傳和類傳,多是能夠“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的人物,此外,還首創了民族史列傳,記當時疆域內外的少數民族活動。列傳的最後一篇是《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的自傳,敘述了自己家族世系和家學淵源,闡明了撰寫《史記》的目的,並作《史記》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是各篇的提要,也是全書的綱領。
司馬遷所創立的這五種體例,是在借鑑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礎上,加以發展而成的。先秦典籍中已有《禹本紀》《世家言》《春秋歷譜牒》等書目,是本紀、世家、表的來源;《詩經》中的《生民》《公劉》等篇,是歌頌英雄傳說的史詩,有傳記體的意味;《尚書》中的《禹貢》《洪範》及其他有關禮制的記載,則是創設書志體的依據。司馬遷參照、吸收了上述前人著述的體裁上的成就,把它們綜合起來,加以完善和發展,成為一個互相配合的整體,形成了對後世史書編纂有重大影響的紀傳體。
司馬遷撰寫《史記》,是有明確的歷史思想作為指導的。在《報任安書》中,他明確概括了自己的指導思想,這就是:“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其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說明了《史記勞資料的來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司馬遷歷史哲學的精髓。
對天人關係的探討,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及最高統治者都普遍重視的問題。漢武帝時期,國家日益強盛,漢武帝為了神化皇權統治,著力提倡“天人感應”,經學大師董仲舒更是加以推衍和宣揚。司馬遷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天人感應說”的影響,但他能夠摒棄一些荒誕不經之說,縱觀《史記》一書,司馬遷通過對天人關係的探究,表現了明顯的重人事的思想,同時由於時代和學術淵源的關係,也體現了一定的天命王權思想。
“通古今之變”是司馬遷的歷史思想。他以貫通的、變化的觀點,對整個歷史直至他所生活的時代的歷史演進過程提出了比較完整的看法;對時勢的變化,尤其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歷史變革有獨到的見解,客觀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例如對陳勝、吳廣及其領導的農民起義戰爭,給予了高度評價,陳勝未為王侯,但司馬遷卻敢於為其立傳,並破格將其事跡列入“世家”,即表明了他對陳勝及其所領導起義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的重視和肯定。司馬遷從曲折複雜的歷史進程中總結出“承弊通變”和“見盛觀衰”兩種變化法則,體現了其歷史進化的進步觀點。
“成一家之言”是司馬遷撰述《史記》的旨趣。這裡的“家”指的是史家。司馬遷“成一家之言”,是在史學領域裡第一次提出了“家”的概念,體現了司馬遷遠大的人生抱負。他繼承其父司馬談吸收各家之長而自成一家的理想,把著史這一家學跟作為獨立學派的道家、儒家、法家等統一起來;兼容百家學術,尊重各民族文化;揭露、譴責封建統治的弊政;關注社會下層勞動人民,讚揚他們的品質;重視生產活動,主張發展工商業;創立五種體例的紀傳體,是其在史書體裁形式上“成一家之言”的表現。《史記》選材廣泛,內容充實,文獻史料詳確,除了遍集歷代文獻古籍,還把自己實地考察的所見所聞熔鑄到《史記》當中,翔實可信。語言通俗流暢,文字生動優美,善於描寫人物,刻畫人物形象。列傳部分是其中突出的代表,為傳記文學開闢了天地。《史記》不僅是優秀的史學作品,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
司馬遷死後,他的外孫楊惲於漢宣帝時將《史記》公布於世。根據《漢書·司馬遷傳》的記載,到東漢時已缺十篇,後世所傳的一百三十篇,有的是後人續作,但全書絕大部分是司馬遷的原作。
後世歷代研究注釋《史記》的很多。關於《史記》的注本,最有名的是“三家注”,即劉宋裴駟的《史記集解》、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和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唐代以後,研究《史記》蔚然成風。清代學者梁玉繩的《史記志疑》、崔適的《史記探源》、今人陳直的《史記新證》、張大可《史記研究》、日本學人瀧川資言的《史記匯注考證》、水澤利忠的《史記會注考證校補》等都是從事《史記》研究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史記》版本較多,其中南宋黃善夫的家塾刻本享有善本的聲譽,商務印書館的百衲本就是根據這個善本影印的。現在較為流行的版本有明嘉靖、萬曆年間南北監《二十一史》刻本、明末毛晉汲古閣的《十七史》刻本、清乾隆年問武英殿的《二十四史》刻本以及1959年中華書局的點校本。
本書是《史記》的選譯本,所選篇目皆為廣大讀者所熟知的名篇,為了保證文章的完整性,所選篇目皆全文錄入,以便讀者能夠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本書以中華書局1959年出版的點校本為底本,同時吸收商務印書館的百衲本等版本的長處,並綜合古今學者的校勘和注釋成果,以儘可能準確、簡練、生動的語言表達原文的主旨和感情,供廣大讀者閱讀、學習。由於譯註者水平有限,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希望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紀丹陽
2013年9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