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金屬材料顯微組織圖譜·有色金屬卷》是2011-4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淑雲//韓汝玢//李秀輝。
基本介紹
- 作者:孫淑雲//韓汝玢//李秀輝|主編
- ISBN:9787030306586
- 頁數:225
- 定價:135.00元
- 出版社:科學
- 出版時間:2011-4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金相學研究是闡明古代金屬材料冶煉、鑄造、加工技術水平和發展歷程的重要途徑,古代金屬文物的顯微組織圖真實記錄了古代金屬製品金相學研究的結果。《中國古代金屬材料顯微組織圖譜·有色金屬卷》(作者孫淑雲、韓汝玢、李秀輝)通過具有代表性的金相照片和相應文物的實物圖片,系統展現了古代金屬材料的科技內涵和發展歷史;重點介紹了中國古代有色金屬材料顯微組織的特點,涵蓋中國古代的銅及其合金、錫、鉛及其合金、金、銀及其合金製品的多種顯微組織,對闡明中國古代有色金屬與合金冶煉、鑄造、加工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古代金屬材料顯微組織圖譜·有色金屬卷》是國內外首部系統介紹中國古代金屬材料顯微組織的圖譜,對科學技術史、科技考古、歷史學等領域科研人員具有參考價值,可作為上述專業研究生的課程教材或輔助教材,還可作為冶金學、材料學、物理化學等理工科專業師生的工具書。
作者介紹
1945年生,祖籍山東省煙臺市,北京科技大學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1974年起從事科學技術史研究,為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創建人之一,曾任該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在闡明中國冶金技術起源與早期發展的規律及中國古代獨特的工藝技術方面取得多項成果,發表論文120餘篇,主編出版學術專著2部,參與編寫出版專著8部。曾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4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34年生,祖籍河北省清苑縣,北京科技大學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1964年北京鋼鐵學院研究生畢業。1977年起從事;台金史研究,歷任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冶金史,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中國古代鋼鐵技術的發展歷程”曾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7年與柯俊院士合作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礦冶卷》一書。
1963年生,祖籍河北省衡水市,北京科技大學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1985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鑄造專業,之後留校從事冶金技術史研究,現任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副所長。重點從事古代金屬材料金相與鑄造技術研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參加編寫學術專著5部。
作品目錄
總序序言引言第一章 中國古代銅與銅合金顯微組織 第一節 紅銅顯微組織 第二節 錫青銅顯微組織 第三節 鉛青銅顯微組織 第四節 鉛錫青銅顯微組織 第五節 砷銅及多元銅合金顯微組織 第六節 銻青銅及多元銅合金顯微組織 第七節 白銅顯微組織 第八節 黃銅顯微組織 第九節 青銅器鏽蝕顯微組織 第十節 銅的硫化物形態第二章 中國古代鉛、錫及鉛錫合金顯微組織 第一節 鉛器顯微組織 第二節 錫器顯微組織 第三節 鉛錫器顯微組織 第四節 鉛錫合金模擬鑄造實驗樣品顯微組織 第五節 古代焊料顯微組織 第六節 青銅器表面鍍錫層顯微組織第三章 中國古代金、銀及其合金顯微組織 第一節 金及其合金顯微組織 第二節 銀及其合金顯微組織參考文獻附錄A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發表的顯微組織論文統計附錄B 中國歷史年代簡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