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文藝?《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文藝是文學和藝術的統稱。有時特指文學和表演藝術。”給某種東西下定義,顯然是對這一現象進行歸納提煉抽象概括。回頭看當代社會對“文藝”專詞的一般用法,能加深對此概念的理解和對本書選材的圈定。比如,人們很習慣張嘴就來所謂的文藝單位、文藝工作者、文藝表演、全國文藝調演、全軍文藝會演等詞語。顯然,這裡的文藝,是指具有程式化藝術表演手法的社會專業分工。《中國古代軍事文藝》就是從這個角度,歸納整理編撰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項下的軍事文藝。所謂軍事文藝,包含軍事文學和表演藝術。 《中國古代軍事文藝》由鄭寧編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軍事文藝/中國古代軍事文化
- 出版社:白山出版社
- 頁數:315頁
- 開本:16
- 品牌:白山出版社
- 作者:鄭寧 楊春長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2901098
內容簡介
個可喜研究成果,對於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努力發展我軍先進軍事文化很有助益,值得鼓勵。
鄭寧編著的《中國古代軍事文藝》對我國古代軍事文化的精髓要旨、主要成就和當代價值,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性解讀、介紹。內容分先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等九個時期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先秦
(一)文字:甲骨金文光芒四射,大篆小篆石鼓封禪
(二)演藝:宗廟會同巫倡並存,擂鼓進擊鳴金收兵
(三)詩詞:風伴雅頌公侯干城,屈子楚辭吳戈秦弓
二、漢
(一)詩歌:樂府詩歌記征人,帝王詩篇亦稱雄
(二)演藝:力拔山兮角觚對壘,戲謔搞笑參軍登台
(三)書法:漢隸普及軍書羽檄,巨碑鼎立威震四夷
三、魏晉
(一)詩詞:魏晉風骨超然物我,軍旅民間長嘯清風
(二)演藝:南來北往渾然天成,舞台戰場金鼓齊鳴
(三)書法:中軍右軍微醉蘭亭,群星璀璨晉書尚韻
四、南北朝
(一)詩詞:羽檄報危識臣節,邊關刁斗喚忠良
(二)演藝:民族融合異彩紛呈,南曲悠揚北舞雄健
(三)書法:軍閥混戰書家創新,異族慕華南秀北俊
五、隋唐
(一)詩詞:李杜詩篇傳千秋,邊塞文化壯軍威
(二)演藝:梨園教坊帝王操琴,邊關營壘羌笛胡姬
(三)書法:太宗夢求蘭亭絕品,魯公漲墨血濺忠魂
六、宋
(一)詩詞:詞彩華章動人魂魄,護國興軍玉壺冰心
(二)演藝:南北詞曲雜劇滑稽,皮影木偶鼓詞說軍
(三)書法:蘇黃米蔡千古流芳,文采飛揚軍民共賞
七、金元
(一)詩詞:胡漢兩營同沐日月,漢調胡琴邊塞詩情
(二)演藝:雜劇排演不讓莎翁,生旦淨末渾然天成
(三)書法:子昂松雪構鷗波亭,鋒芒四射變化百出
八、明
(一)詩詞:塞防海防共築給力,連舟破霧痛斬妖魑
(二)演藝:南戲北曲輝映風靡,八百戲曲演繹軍地
(三)書法:真草隸篆飄然恣意,復古創新名家傳習
九、清
(一)詩詞:人心合處天心到,洋夷無所施其暴
(二)演藝:太平鼓、子弟書,快馬加鞭八旗呼;崑曲淡、高腔盛,徽班晉京添醜淨
(三)書法:帝王賞帖館閣風起,遺老新秀再書佳績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未竟之“跋”——《中國古代軍事文化》叢書跋
文摘
(一)文字:
甲骨金文光芒四射,大篆小篆石鼓封禪
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任何古老民族群體的源頭,多是兵農合一、民軍一體的集團,遇有戰事,壯丁開拔,堅壁清野,舉國迎戰;若息兵媾和,則農耕生產,積蓄資源,訓練防患。古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大概如此。而早期的文字,除了記載國家大事、宗廟會同,更多的則記錄了占卜凶吉、征伐博弈、戰爭結果、戰功緣由。
現今能見到的中國最早文字當屬殷王朝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一種古代文字,甲是龜的腹甲,也有將龜的背甲從中間鋸開,加以整治而使用的。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也有用牛的股骨、牛頭骨或鹿頭骨等動物的遺骨。甲骨文是殷朝後期,即從殷王盤庚遷殷(前1300年)直到殷亡的273年間,殷王室占卜記事的文字,即卜辭,這些卜辭的內容,上自王室祖先的祭祀、每年農作物的豐歉、雨水的有無、獵獲物的多少、外族的入侵、戰機的選擇、戰爭的結果等,下至帝王之夢、王妃妊娠分娩等生活,記載比較廣泛。甲骨文的出土地點在河南省安陽縣西北小屯村,也就是在洹水,俗稱安陽河之南,歷來傳為殷王朝建都遺址,即通稱的殷墟。
甲骨文中有許多象形字,雖然古人有“書畫同源”的說法,但是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並不等於圖畫,而只是中華民族祖先創造並記載文字的初始形態。從結體上看,甲骨文錯綜變化,大小不一,它均衡、對稱、穩定等特點為書法藝術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礎。,甲骨文字絕大多數是用銳器(銅製)刻的,到後期也有極少數是用墨或漆寫的,還有刻好後再填以硃砂的。由此可見,殷代的書寫工具,除刻字用的刀之外,也有類似毛筆一類的工具。從甲骨文的書法看,刀刻的多是方折筆,顯得瘦勁挺拔,筆寫的以圓筆居多,字型大都肥壯雄渾,其書風多少帶有不同的類型。清光緒二十五年,北京國子監祭酒、著名古文字學家王懿榮在中藥“龍骨”上發現。未幾,王在義和團運動中死去,其舊藏甲骨幹余片歸於劉鶚(鐵雲)。劉又從方若(藥雨)那裡得三百餘片,加上劉自己收藏的逾五千餘片,劉在這些甲骨中,選擇一千六百餘片拓墨上石,並出版了《鐵雲藏龜》。這是第一次將甲骨文字介紹於世,也是第一部甲骨文字的著錄書。自此甲骨文字便流布人間,引起了當時許多學者的注意,其後孫詒讓(1848一1908)、羅振玉(1866—1940)、王國維(1877—1927)紛紛開始研究甲骨文。1933年,董作賓(1895一1964)作《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根據字形的變遷、書風的異同、文法的差別等,將甲骨文字的年代分為五期,即:第一期雄渾(武丁時代),第二期謹飭(祖庚、祖甲時代),第三期頹靡(廩辛、庚丁時代),第四期勁峭(武乙、太丁時代),第五期嚴整(帝乙、帝辛時代)。
現有文字可查的中國最早的領兵出征的軍中女統帥婦好,就是武丁時代的真實人物,並被甲骨文記錄下來。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我國考古工作進一步證明,婦好將軍戰功卓著、地位顯赫。甲骨文記載,武丁時,身懷六甲的婦好披掛上陣,馳援被困的武丁軍隊,助其解圍,化險為夷,讓武丁深懷其恩,對婦好刮目相看,推崇備至,恩愛有加。婦好仗劍而起、雪中送炭、救兵驅敵的英勇壯舉,可謂出手不凡,巾幗豪俠,不讓鬚眉。真乃堂堂華夏女帥第一人也。
殷代早期,中國由新石器時代轉到青銅器時代。殷代後期,即以安陽作為首都後,青銅器高度發達,特別是殘存的許多祭器。這些銅器上都刻有銘文,但殷代的青銅器有銘文者少,即使有銘文,一般也不過幾個字。殷代以後,才有較長的銘文出現。
進入周代,因政治形態和社會制度的變革,甲骨文的使用急劇衰退。相反,銅器的製作卻非常盛行,其銘文也就成為記錄某一事件的任務。這些記錄事件的銅器,常常是飲食器,叫做“彝器”。由於古人把銅稱作“金”,所以鑄在這種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叫“吉金文字”,還叫“彝器文字”。這類銅器以鐘鼎為多,這種文字也叫鐘鼎文。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銘文。金文一般是先用筆寫好,再刻在模子上鑄出來的,戰國時代的金文,也有些是直接刻在器上的。鑄刻的字凹下去的叫陰文,又稱作款;凸起的叫陽文,又稱作識,合起來叫款識。 周王朝的金文分為稱作“賞賜策命器”(為受到周王賞賜策命的諸侯、臣僚等,經告祖廟而製作的器物)的西周金文和“自作器”(用自己意志製作的器物)的東周金文。
西周金文,現能見到者,總數約有2000件。這批金文現代學者將它分為前期、中期、後期三個時期。前期(前1122一前1053)的金文,與殷末金文的字形相近,但已發展為嚴肅典雅,形成獨自的書風。前期銘文的書法特點是:字型凝重,行筆方整。代表作有《令彝》《大盂鼎》等。中期(前1052一前947)的金文,像前期金文那樣粗的線條不多,稍細,大字則延伸,縱長勻稱。後期(前946一前771)的金文,全無粗線,行間字間一定,偏旁勻稱,字形形式化而缺乏變化。中期和後期銘文書法的特點是:變行筆的方整為圓句,結體更緊密、平正、穩定,全篇章法縱有行、橫有距。代表作有《虢季子白盤》《散氏盤》《毛公鼎》等。
東周金文,分為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兩個時期。春秋時代的金文在初期接受西周后期的書風,無多大變化,但已逐漸顯示出地方的特色,開始各國分化。特別是南方的吳、越、楚諸國,銘文字型有的故作波折,有的把字形裝飾成鳥蟲一樣的花紋,即後人所稱的蝌蚪文、鳥蟲書。
戰國時代的金文,已起明顯的分化,這是由於王室的衰微,列國勢力的強大。銅器的製作,移於諸侯及其巨族。證據為不用王室年號,而改用列國紀年。P1-4
後記
先賢的辭彩名篇,是我們母語光輝的漫射,在當下學習外語成為時尚甚至是必要的謀生手段的時候,返回身來,一頭扎進故紙堆,青燈黃卷、考據訓詁、爬羅剔挾、刮垢磨光、補苴罅漏、佶屈聱牙,有時山窮水盡,有時柳暗花明,面對這個富礦的無底洞、訓詁的消時窟,幾次推倒重來,幾次偃旗息鼓,最後終於在賢達和學友良言牽引、善意鞭策下,才跌跌撞撞、日漸成形、聊勝於無。接受這個選題,還在於一諾千金,也在於仰慕經典,更在於心儀輝煌。並試圖在庸余的外邦語言叢林中本能地脫離其浸淫,回到我們古老母語的溫暖懷抱和華夏文明的源頭源脈,藉先祖血濃於水的博大智慧和情愫,滋潤澆灌一下日漸乾涸的機械化功利思維。為此,方不知天高地厚地妄而為之、才疏學淺地東挖西掘、掛一漏萬地不揣冒昧。好在有眾多前輩及先驅,已經對此做了深刻廣博的注釋和闡述,書家們也已編撰刊行了浩如煙海的圖書典籍。有了這些基礎,總覺得即便屬“盲人摸象”,也不至於過分偏離巨象軀體。不過,面對中國古代軍事文藝這個題目,依然感到儘管珍珠遍地,卻仍諸法難尋、串珠不易、淘金殊異。首先,是對文藝的理解。從巨觀看,文藝的定義涵蓋了文學和藝術範疇,幾乎構成文明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巨細無比,煙波浩渺,孰輕孰重,今古迥異。其次,文藝專詞一旦與軍營相連或到軍營尋根,又顯得那么若即若離、朦朧閃爍、難以下手。因為中國古代軍隊長期實行軍民合一、兵農同體編制,以至這個古老痕跡,今天仍能在北大荒軍墾農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找到部分脫影、鏡像。那些戍邊奉獻、默默無聞、獻了青春獻子孫的英雄群體,令人敬仰、令人感慨,充滿敬意。那年,去新疆察布查爾縣錫伯族家廟西遷紀念館祭拜。藍天白雲,芳草萋萋,楊柳簇簇,沙樑上,遠遠走來兩位身穿彩衣的紀念館講解員。走近,才看清兩位花季女孩面部,已被大漠風沙和強烈紫外線砥礪得類似紫銅。什麼叫奉獻?什麼叫無怨無悔?答案不言自明。還有那天清晨,一行人來到喀什疏勒縣城外漢代戍邊將士雕像墓地參拜。太陽還沒升起,早早等候在紀念園的幾位講解員,身著迷彩服,迎著陣陣風沙,在各自的解說點等待參觀者走近,然後順序講解。寒風凜冽,沙鳴樹咽。她們盡力提高嗓音講述漢代戍邊英雄的故事及傳說。薄霧朦朧,晨星寥落,只能看清她們的剪影,難以看清五官。然而,伴著那憨厚沉鬱頗具秦腔風格的西北方言,讓人在漢代將士墓陵園,幾乎分不清今夕何夕,走著走著,就隨著耳畔那濃郁的西北口音,恍若隔世般地穿越回至兩千年前的漢代戍邊烽煙。臨別,握手辭行。沒想到有的解說員的手呦,粗糲皸裂,枯藤皴繭,如大漠胡楊那堅韌表皮。什麼叫奉獻隱忍、堅守執著?答案鏗鏘含淚。這個時刻,所有的邊塞雄詩、軍旅檄文,都濃縮燃燒為天邊噴薄欲出的彩霞,都伴隨風沙飄進大漠瀚海及邊關。
毫無疑問,軍旅自古就不在真空中懸吊,不管時代如何演進,只要人類繁衍、軍隊尚存,社會上的風風雨雨、文化流派、審美傾向,總會對軍營產生無孔不入的影響。所以,不論從敘述主體還是文本客體,為編撰選材方便,也就來者不拒,只要感到相關素材在歷史某一時刻或許對古代軍旅、軍營、軍人產生過文化滋潤或有參考作用乃至為擴充閱讀,也就誠惶誠恐選編納入、躬身捧讀、親近梳理。
弘揚中華文化,繼承祖先文明,是華夏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雄健步伐快速走向世界,經濟騰飛崛起,社會實現轉型,中國軍隊建設面臨兩個跨越、準備再造輝煌的時候,回顧一下祖先的蓽路藍縷、矢志不移、大智大勇、軍心士氣、過往足跡、文化文藝,絕對屬於給大腦充電、給神經滋潤、給視野拓展、給未來延伸的有益閱讀。最後還是開篇引用的話,英倫巨擘邱吉爾說:“你對歷史挖掘有多深,你對未來就看得就有多遠。”換言之,今天社會發生的一切,都可在歷史典冊中找到答案。面對紛繁複雜光怪陸離的開放社會,有人常感到眩暈晃目、難及內里,這一方面是文化差異,另一方面是對人類本性未及所致。世界文明史源遠流長,而時至今日,人的本性基本沒變。所以,革命導師早就說過:“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不是物。”那就用先賢的智慧激情、審美意趣、多彩詞章滋潤營養一下枯澀疲憊的溝回細胞吧!
序言
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中,許多愛國衛國報國將士所創造的光輝業績,所創立和承載、體現的優秀軍事傳統文化精神,鼓舞和激勵著一代代愛國衛國、戍邊安邦的優秀官兵。《孫子兵法》不僅在國內,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享有盛名的兵學名著,它所闡述的治軍作戰的思想至今仍有學習借鑑價值。古代愛國衛國將士們憂國忘我、捨生保民的言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將受命之日忘其家,張軍宿野忘其親。”(《尉繚子·武議》)由於崇高的責任感和險惡的戰場環境需要,使他們能夠正視犧牲:“故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吳子·論將》)“故善將者,不恃強,不怙勢,崇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見利不貪,見美不淫,以身殉國,壹意而已。”(《將苑-將志》)“倘圖身念重,徇國心輕,受人之任,孤人之託,即萬年以下,猶令人唾罵矣。”(《草廬經略·忠義》)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激勵下,犧牲奉獻成為歷代優秀將士前仆後繼的選擇。漢代大將軍霍去病屢建奇功,漢武帝要給他修建府第,他卻以“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回答;東漢名將馬援,以馬革裹屍自誓,宣告“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手中耶!”後來他果真實現了誓言;岳飛身刺“精忠報國”四字,並用“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表達心聲;文天祥“但令身未死,隨力報乾坤”;于謙“一片丹心圖報國”;戚繼光“封侯非吾意,但願海波平”;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秋瑾“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歷代民族英雄、優秀將士的這種高尚品質,不斷激勵、教育著後來者。有的軍事典籍就號召軍人,要向民族英雄學習,“奮立志氣,凡於艱苦利害、死生患難,都丟在一邊,務要學個相似。”(《練兵實紀·練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語)的民族精神一直在優秀軍人身上實踐和傳承著。在幾千年歷史裡,無數將士熱愛祖國、保衛祖國、義無反顧、犧牲奉獻的光輝言行所構建起來的古代優秀軍事文化.是十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今天在建設信息化軍隊,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之時,學習、傳承和弘揚古代優秀軍事文化是很有意義的。
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加強我軍文化軟實力建設,是適應世界軍事變革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新世紀以來,軍事軟實力在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重視軍事軟實力是世界軍事領域呈現的一個突出特點。從國家層面看,軍事與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的戰略相關性、互動性越來越強,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更加依賴於包括國家文化軟實力在內的綜合國力;從軍事層面看,各國軍隊不僅重視武器裝備等硬實力的比拼,也更加看重軍事理論、軍心士氣、軍隊形象等軟實力的較量;從戰爭形態看,目前制勝理念、作戰手段等正在發生嬗變,在對敵必要武力打擊的同時,綜合運用政治、外交、輿論、心理、法律等“軟實力”,日益成為各國軍隊孤立、懾服、瓦解對手的重要手段。近幾場局部戰爭充分證明,軍事文化軟實力不僅是綜合集成軍隊作戰各要素和影響軍事硬實力發揮程度的“倍增器”,也是實施軟打擊的重要依靠力量。誰擁有了強大的軍事文化軟實力,誰就更容易在信息化戰爭中取得主動和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力加強軍事文化軟實力的研究、建設和運用,是適應世界軍事變革發展趨勢,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鬥爭準備的重大戰略舉措。
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加強軍隊文化軟實力建設,是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的客觀要求。軍隊和武警部隊這些年來先後參加了抗雨雪冰凍災害、藏區維穩、抗震救災、支援奧運和搞好戰備訓練以及重要軍事演習等重大任務,廣大官兵以聽黨指揮的高度政治覺悟,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崇高情懷,不畏艱險、連續奮戰的戰鬥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讚譽,展示了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這是我軍軟實力的充分展現,也使我們對加強軍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實踐進一步告訴我們,軍事文化軟實力不僅是我軍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這一核心軍事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有著更為獨特、更為重要的作用。這些年,我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與西方主要國家軍隊裝備技術水平相比還有不小差距,並且這種狀況在短時間內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立足現有武器裝備打贏未來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將是長期面對的現實課題。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軍越需要發展先進軍事文化,加強軟實力建設,推動軍事理論創新發展,凝聚軍隊的“精、氣、神”,形成強大的政治優勢、精神優勢、文化優勢、機制優勢,促進人與武器裝備更加科學地結合,彌補在硬實力上的差距和不足.從而全面提升整體作戰能力。
我國古代軍事文化博大精深,取其精華,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古代優秀傳統軍事文化中超越並發展先進軍事文化,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因此,要把繼承和發揚我軍優良傳統作為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基礎工程,積極從中國古代軍事文化中汲取營養,大力弘揚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特別要發揚我軍歷史上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官兵,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大力加強我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