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背景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它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中國古代文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文章,從它產生開始,就成為經世濟民的工具,對於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統一等,都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幾千年來,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文章家、文學家,以及掌握了文章這一工具的人們,在運用文章為社會生活服務的實踐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並將經驗概括、提煉成為理論,這是一份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中國古代文章學理論,同中國古代文章一樣,獨樹一幟,璀璨奪目。為了豐富和發展中國文章學理論,涉足於
文章學領域的學者們,投身於編寫《中國古代文章學辭典》中。
內容說明
《中國古代文章學辭典》共收錄辭條2600餘條。內容結構上分為界說編、源流編、經世編、修養編、質文編、意旨編、事料編、結構編、言辭編、表達編、體裁編、文風編、寫作編、閱讀編、學家編、論著編等十六編,並且選編了部分習慣上歸入古代文學理論的言論和非文章的其他體裁作品的言論,以裨補古代文章學理論。
該辭典所收辭條,分編排列。編下設類目,類目前冠撮要。一編大致代表文章學的一個方面。以編統領有關辭條。
類目為該編所屬辭條的分類目。學家、論著等編,以朝代為類目。
撮要為該編所屬辭條的綜合性說明。
圖書目錄
參考資料:
編寫特點
“明理引乎成辭”。該辭典正文採用語錄體方式,集錄了自先秦至清末的四百餘人的名言精句。這對研究古代文章學理論,是大有裨益的。
全部辭條,分為十六編以排列,每編大致代表了文章學的一個方面的內容;編下又分立類目,除“學家編”、“論著編”外。其他編共分七十多個小類。比如“經世編”,又分“功用”、“宗旨”等類;“修養編”,又分“立本”、“研閱”、“煉識”、“曉術”、“養氣”、“博覽”、“勤學”等類;“寫作編”,又分“綴文”、“構思”、“改竄”、“勤作”、“文題”、“三境”類。這樣分編立目排列辭條,眉目清楚,雖不能說這就是古代文章學理論體系的框架,然必可以給理論研究提供某些方面的啟示。
各編、各目的辭條,均以朝代、作者生年為序排列。這樣排列,能顯示出某一方面的理論發展的歷史脈絡。比如“界說編”的“文章學”部分,其排列即可明示出古人從對文章的某一方面的研究到“文章學”這門學問的確立的歷史線索。
辭條的選擇和解釋都立足於有利現代文章學理論體系創建的繼承與借鑑,服務於當今的語文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評價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來產生的文章浩如煙海,其中的華文典籍亦可車載斗量。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極為豐富的有關文章寫作的理論。其中的文學創作部分,早已有郭紹虞、陸侃如等專家學者撰有各類中國文論史專著,詳加論述。但除此之外的廣義的文章寫作理論與套用文寫作的章法、要領等,仍是極為豐富深奧,凝聚了中華民族高度的文化修養,具有獨特的價值。不僅應傳之後世,流芳千古,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也獨樹一幟,放射出永恆的光輝。但全面整理、研究我國文章學的論著真可謂風毛麟角,《中國古代文章學辭典》作為中國有系統的文章學工具書,應是第一本。因此,這本書的出版有其特殊意義。(
山東大學教授曾繁仁評)
編寫人員
主編 | |
---|
副主編 | |
---|
撰稿人 | 於任、於鳳香、馬兆銘、馬恆祥、王玲、王鳳安、王慶新、王光明、王啟傑、王壽春、王佳芳、王潤安、王桂英、王章義、王景玉、王德祿、田玉明、史潤田、江廣俊、安豐彩、許復忠、劉鳳田、劉世昌、劉世耕、劉守恩、劉希恆、劉海范、劉朝霞、呂善基、曲厚芳、孫守濤、孫建華、孫緒泰、紀廣順、沈景元、杜建春、李尚華、李福海、李瑞義、楊廣才、楊秀雲、楊金祥、邱作寬、鄒吉君、陳光新、張莉、張文平、張志誠、張樹青、張振和、張維昌、張道安、張繁青、房英森、林治金、林治海、周憲雲、柏洪倫、胡延嵩、趙玉貞、趙安憲、趙金柱、趙衍坤、段鳳梅、段德泉、修世信、侯書良、賀貴志、聶慶林、班保俊、董恭明、董景波、路文雅、路夢斗、蔡玉慶、王建新、劉文君、孫立春、李玉真、吳健、鄒本傑、鄒積堂、陳殿璽 |
---|
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林治金,1944年生,山東省榮成市人。197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受聘任山東省教學研究室中學高級教師。曾任中學語文教師、教學研究室中國小語文教研員。
張文平,1944年3月生,山東省榮成市人。1965~1970年在山東大學中文系學習,經長山島部隊鍛鍊後,分配到山東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