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文獻:歷史、社會與文化
- 作者:趙益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2月
- 頁數:288 頁
- 定價:70 元
- ISBN:9787305238406
2022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22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目錄總序前言緒論 從文獻史、書籍史到文獻文化史1一、傳統文獻研究的屬性與“文獻史”研究二、“書籍史”的核心意義與海外中國書籍史研究三、中國文獻書籍史的問題與“中國古代文獻文化史”研究...
《中國歷史與文化》是2004年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杰林。內容簡介1 本書是普通高校綜合文科教育專業教學教材。以歷史與社會為背景,以中國古代文化為主要內容,融歷史與文化為一體,分為政治與軍事、經濟與科技、文化與藝術、社會生活四大板塊。政治與軍事板塊按照歷史發展的先後順序敘述1840年以前歷代...
別集指匯集某個作者所著多種文體作品為一書的文獻著作,與“總集”相對而言。“別集”這個詞出現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早在東漢就出現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別集開始盛行,並有了很大的發展,到唐宋以後就更加繁榮,出版的別集相當之多。類書是我國古代采輯或雜抄各種古籍的有關資料,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編排列於...
《早期中國社會和文化史概論》是2020年台大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峰,譯者為劉曉霞。內容簡介 「早期中國」指的是從人類歷史在中國開始到西元220年漢代結束。如果我們把中國歷史看作一個整體,那麼早期中國是整個歷史長河中跨度最長、社會變化和政治發展最激烈的時期。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區域範圍內的原始文化...
上自唐堯、下至秦穆公的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彙編。儒家經典,六經之一。又稱《尚書》、《書經》。現存的《書》,大部分是號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之語。號令一般稱為“誓”或“誥”。其區別是:平時的一般號令稱“誥”,戰時有關軍事的號令稱“誓”。君告臣的話多稱為“命”,臣告君的話似無定名,偶而有稱...
篇卷、文字、《永樂大典》輯佚本、序跋、附錄、提要等方面存在很多差異。文津閣《四庫全書》所保存下來的一些文獻資料已是海內孤篇。收藏一覽 歷史價值 統治意義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以“稽古右文”為名,推行文化專制政策的產物,乾隆帝對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書籍,分別採取全毀、抽毀和刪改的辦法,銷毀和篡改了大批...
《歷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二十五輯》是2021年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正剛。本書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史、中國歷史文獻學和中國古典文獻學的著作,由劉正剛教授主編,由陳廣恩等19位教授和副教授、博士等人的19篇論文合編而成。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史、中國歷史文獻學和中國古典文獻學的著作...
中國近代考古學興起的歷史動因與學術淵源 社會文化史研究 周代齊國海鹽業的發展歷程 略析春秋時期邦交中的弔喪禮 《詩經》中所見佩飾及其意義述論 明代中後期遼東救災經驗與教訓述論 文學藝術研究 宋代的酒文化與宋人的飲酒詞 石濤“一畫”真義及其美學內涵研究 《聊齋志異》中動物報恩故事的佛經文獻溯源 《鳳仙郡冒...
先秦時期在中國原始社會,先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同時口耳相授,傳頌著一些故事,可以說是歷史的源泉。商代或商代以前,已經有了文字,可用以記錄。商代出現了史官。“史”字原為手執簡冊之形,但史官起初並不是專司記事,而首先是負責主持祭祀,占卜吉凶,溝通神與王的意志。同時講說故事,記錄時事,編次和保管文...
論文選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3年6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典籍·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34屆年會”的論文選集,共收論文三十餘篇,包括《甲骨卜辭文獻檔案中兆序辭的價值探討》、《敦煌寫本題記題寫特點述略》、《“風水”詞義溯源及其別稱補考》等。
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
通過多學科的配合,復原中華文明產生、發展的歷史。名詞信息 中國古代文明探源的重點在文獻記載的“五帝”時期至秦王朝的建立,即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21年。初步擬訂的課題包括:黃帝、炎帝和堯舜禹時期的文化與社會、漢字的起源、夏商周時期環境的變遷、農業和牧業起源、手工業的發展、城市起源、戰爭與文明起源及王權...
史前文化是指有文字記錄之前的人類社會所產生的文化。考古學上的中國史前社會從發現古人類開始,下限為發現甲骨文的殷墟年代,也就是商代盤庚遷殷之前的歷史時期;歷史學所指的中國史前社會是有了文獻記載之前的歷史時期,即西周有了共和紀年之前的階段。史傳中國的史前時代經歷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
《中國古代歷史與文明:夏史與夏代文明》主要內容包括:在歷史與傳說之間跋涉;史籍中的吉光片羽;手鏟釋天書;夏族的起源;夏代興亡;早期國家形態等。此書是一部夏史,始終糾纏在傳說和信史的困惑之中,研究者們常常搖擺在歷史與傳說之間,時而打開了時空的隧道,時而又掩閉其門、另闢蹊徑,但從總的趨勢來看,大家...
《中國文獻學》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09年7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舜徽。本書為我國文獻學領域的奠基性著作,為今後的工作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內容簡介 《中國文獻學》一書,分為12篇、60章,這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文獻學的範圍、任務、古代文獻的流傳、類別等重要問題,對版本、校勘、目錄等有關整理文獻...
《中國古代文明起源/書館考究中國古代歷史與文明》是2012年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季華、龔若棟、章義和、黃愛梅。內容介紹 《中國古代歷史與文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本書內容對中國歷史與文明的起源作了詳細介紹,並大量吸收了最近兩年的考古研究成果,該書是在前兩年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基礎上完成,是...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古籍整理和中國古典文獻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培養具有紮實的古典文獻學理論基礎和較高的理論素養,系統掌握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知識和專業特長,熟練掌握科學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文章的寫作技巧,能夠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機關...
即使是沒有錯訛的古代文獻記載,對事物起源、文化起源而言,它也只是一種路標,而不是終決和裁判,它只證明即時而不證明源起或者未來,更何況大量的事物和文化起源可能不被文獻、文字記載。故傳統的歷史學研究和文獻考證是有很大局限的。中國文化、文明的起源、脈絡和面貌的揭示,必然有賴於中國史前文化的全面破譯,而...
特別是官吏制度會隨著一代王朝的滅亡而變成一紙空文,但它並不會被埋葬,而是轉化為一種歷史文化流傳下來,代代積累,十分豐厚。古代社會的官吏制度,已經隨著封建王朝的滅亡而進了歷史博物館。但是,經過漫長歷史沉澱的吏治文化,則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獨具特色的瑰寶,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這是因為,它對於人們...
按馬端臨的說法,文獻應包括文字資料和口傳資料兩大部分。人們通常將文獻資料分為以下幾個部分:①史部類。經、史、子、集是戰國古代對學科的劃分標準,史部類即關於歷史的書籍。史部書是我國歷史資料儲藏量最豐富、最集中的寶藏。《四庫全書總目》把史部類分為15個子目,所收書籍連存目共2714部,37000多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