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過程
編寫背景
作者
翟建波因小說研究的需要,經常翻閱《小說詞語彙釋》(
陸澹安編著)等工具書。《小說詞語彙釋》是中國小說詞語研究上開創性的成果,其學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不過限於當時的條件,尚有不足和可商榷甚至錯誤的地方。在翻閱中,翟建波發現有不少後出辭書,原封不動地沿襲了這些不足和錯誤,甚至連陸澹安偶爾抄誤的條目,弄錯的引書、回目,也是依樣畫葫蘆,以訛傳訛。於是翟建波將這些蒐集起來,其他辭典的錯誤之處也做如是處理。後來翟建波有意蒐集小說詞語資料,漸漸地有了厚厚的一疊札記。資料增多,誤釋待正,闕疑待釋的問題也隨之增加,翟建波產生了編著一部小說俗語辭書的想法。2002年,《
中國古代小說俗語大詞典》在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後,引起了學界的關注。2010年,上海辭書出版社決定修訂再版《中國古代小說俗語大辭典》(更名)。
修訂情況
相比於《中國古代小說俗語大詞典》,《中國古代小說俗語大辭典》的修訂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刪除,一般成語詞典常見的俗語以及誤收的非俗語詞條一併刪除,共刪除1000餘條;二是修改,共修改詞條330餘條,其中包括注釋的修改,引書錯字的修改,引書回目的訂正,排版錯誤的訂正;三是補充,共補充詞條880餘條,包括新增加的主條和副條。修訂引書新增加了99部,全書所引用的通俗小說達到了650餘部。同時對引用書目做了整理,把引用書目的常見書名和異名按音序排列,全書引用書目包括異名在內達到了1400種左右。
出版工作
2013年12月,《中國古代小說俗語大辭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參考資料:
內容說明
《中國古代小說俗語大辭典》所收詞條,采自中國古代通俗小說,共650餘種。著作年代上起宋,下迄清末。該書收俗語約20000條(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套語以及所謂“習而通俗者"之語),所收俗語為三字以上者(含三字條),三字以下者不收。該書按漢語拼音順序排列。首字的音、韻、調皆同,依其筆畫,由少到多排列。首字相同的條目,集中在一起,按條目字數多少排列,先排三個字的,再排四個字的,依此類推。字數相等的條目,按第二字的漢語音序排列,第二字音序同,按第三字的漢語音序排列,依此類推。例證一般不超過三條,一般以著作年代和著作重要與否為依據,適當照顧年代靠後,知名度並不高的作品,使之能反映古代通俗小說運用俗語之概貌。對原著中誤排的字,誤點的標點符號,參照他本改正之。標點誤而無參照的,徑改。所引例證均標明章回等,以便查檢原書。該辭典一般只作意釋,不作考證。凡交代俗語語源出處或相關材料者,前用回符號標明。注釋—般由分注和通釋兩部分組鹹,先分注而後通釋。特定讀音或較生僻的字,予以注音。同一俗語在小說例句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義項者,分別注釋,分別舉例。對於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存在形式的條目,實質上是同一條目的變式,只要它們在內容和形式上有密切聯繫,均排列在主條之後。有關聯的條目選取一條作為主條,其他為副條。書後有“語目首字筆畫索引”。
書籍目錄
參考資料:
編寫特點
詞典雖然一般都是“編著”的,但是高質量的詞典決不會滿足於機械地把相關材料彙編成冊。《中國古代小說俗語大辭典》追求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數千條語料是第一手資料,是作者從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小說原著中一條一條尋找出來的;即便是現成詞條也都與原書一一核對,力戒以訛傳訛,從而保證了所收詞條的原創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二是許多解釋是作者的獨到見解,是作者經過多方求證、融會貫通後“悟”出來的。作者既充分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又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訂正了許多注釋失誤,全書注釋多有“發前人所未發”的。
作者簡介
翟建波(1956—),男,河南伊川人,《
廣西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學、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中國語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