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瑜 男,漢族,1939年生上海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台諫制度的借鑑
- 主講人:王曾瑜
- 地點: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 時長:110 分鐘
課程信息,主講人簡介,課程摘要,
課程信息
主講人:王曾瑜
講座地點: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講座時間:200338
講座時長:110 分鐘
講座類別:政治
關鍵字:政治 政治制度 台諫
組織單位: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原國家圖書館分館)
主講人簡介
王曾瑜 男,漢族,1939年生上海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兼研究生院教授、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等。著有《鄂國金佗 編、續編校注》、《盡忠報國……岳飛新傳》、《荒淫無道宋高宗》、《宋朝兵制初探》、《金朝軍制》、《宋朝階級結構》、《岳飛與南宋前期政治和軍事研究》、《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與人合撰)等,歷史小說《靖康奇恥》和《河洛悲歌》,論文和譯文150餘篇,有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論文集《凝意齋集》。
課程摘要
中國古代台官和諫官制度的功能和操作按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設計,所謂台官和諫官是行使今人所謂的監察權,一是對皇帝諫諍,二是對百官糾劾。這在某種意義上,可說是專制政治下一種巧妙的法制設計,台諫官的職責是糾正失策,按劾腐敗,起著一種專制體制自我修補的功能。在儒家思想影響下,古代也確實出現了一大批相當正直的台諫官,以忠於職守的直言和彈劾,彪炳於史冊。“文死諫,武死戰”,寧願冒殺生之禍,也要直言諫諍,成為文官的最高道德標準。古代的台諫制度給今人留下一些有益的經驗和借鑑,例如強調直道,不能奉承皇帝和大臣的風旨,台諫官官位雖低,可以彈擊大官,強調人主應當好諫納言,強調“言路通,則雖亂易治也;言路塞,則雖治易亂也”,允許風聞言事等等。但是,在古代專制制度下,台諫官的監察權只能成為皇帝的附庸。由於對最高權力實際上不能實現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專制和腐敗就必然成為一對雙生子。法制設計的初衷非不巧妙,而實際的操作在大多數情況下必然有悖於初衷,台諫官甚至起著助紂為虐的作用。每朝每代的覆亡,固然有各種具體的條件和情況,但基本上還是離不開“腐敗”兩個字。在人治的條件下,不管制度規定如何嚴密,台諫官不可能消除腐敗、實現有效的自我修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