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傳世名劇故事:桃花扇·雷峰塔》講述了李香君接過詩扇,連看也沒看一眼,便將它收入袖中,淡淡一笑道:“這是奴家舊扇,血跡腌臢,看它怎的!”蘇崑生忙道:“哎,香君!那扇上有楊老爺妙染,你怎么不賞鑒便袖起來了?“畫得倒好。”李香君道,“一朵朵傷情,春風懶笑,一片片消魂,流水愁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傳世名劇故事:桃花扇•雷峰塔
-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 頁數:244頁
- 開本:16
- 品牌:天津教育
- 作者:劉炎平 解艾玲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096968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傳世名劇故事:桃花扇·雷峰塔》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桃花扇
附評:桃花扇底送南朝
雷峰塔
附評:天怒人怨雷峰塔
附錄:中國古典戲劇的源和流
審校後記:構築一座溝通古今文化的橋樑
附評:桃花扇底送南朝
雷峰塔
附評:天怒人怨雷峰塔
附錄:中國古典戲劇的源和流
審校後記:構築一座溝通古今文化的橋樑
後記
審校後記:構建一座古今文化的橋樑
◇趙秀蘭
長達百萬字的《中國古代傳世名劇》終於審校完畢,發稿付梓了。向出版社發出最後一篇故事和附評,我忍不住長長舒了一口氣,感到一种放下千斤重擔般的輕鬆。
差不多整整半年工夫,除了每周有數的幾節非上不可的本科和研究生政治理論課之外,我的精力,幾乎全部投入在這部巨著的審校之中。
對我來說,這是一項力所不逮的艱巨工作。其一,我是所謂“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生學習的最佳時段與“文革”同期,零星的“國學”知識來自於“文革大批判”,毫無系統。其二,大學所學專業是政治經濟學,畢業後走上三尺講台做了一輩子政治理論課教員,偶然會用唐詩宋詞調劑一下單調的生活,但是與古典戲劇絕緣。如果不是因為一個極其偶然的機緣被拉上兩位改編者打造的這艘戰船,恐怕我至今還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神聖殿堂門外逡巡徘徊。
說它“極其偶然”,是因為我與兩位編著者的結緣確實偶然。他們雖說都是我的朋友,我和他們夫婦二人相識,卻間隔了三十七年之久。
認識劉炎平是在1974年金秋十月。那年曆經六年晉南農村披星戴月田問勞作的我有了新的收穫,被推薦為工農兵學員去天津南開大學就讀。負笈臨行前一位熟識的老師順手交給我兩本書,讓我順路捎給正在天津大學電力系統自動化系學習的劉炎平。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是一個校園兩個大門,天津人習慣地稱之為“天南大”。沒費多大週摺我就找到了書的新主人,瘦瘦高高的劉炎平因為文采出眾是系學生會的宣傳部部長。還結識了圍繞在他身邊的一群年輕學子:耿直寬厚的廉相頗、機敏爽直的李樹慶、聰明勤快的閻秉鈞、清高率性的張強和趙政……他們都因為性情相投或業務相同而眾星拱月般凝聚在劉炎平周圍。天津大學每隔兩周放一場露天電影。在那個文化荒蕪的年代裡,一場露天電影就是奢侈的藝術享受了。所以只要他們那裡放電影,我都會招呼上周末“無家可歸”的女伴們去天津大學,享受劉炎平麾下那一群小伙子搬椅子板凳占場地的接待。原以為可以在我們學校以同樣方式回報他們,不料我們學校難得放一場電影,我們只能心安理得地去他們那裡蹭電影看了。
這一蹭就是整整兩年。1976年秋天,他們畢業離校了,那一幫血氣方剛的熱心朋友也風流雲散了。從此看電影就得自己扛板凳,電影也變得索然無味。1977年我畢業分配回到北京,走上大學講台,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教書育人生涯。先是怕誤人子弟而對自己的知識缺陷進行“惡補”,既是教員又是學生,一身兼二任忙得首尾難顧,後來,又一身兼二任既當教員又當主婦,仍然忙得無暇旁騖。那一群少男少女在校園裡熱鬧得像一群打家劫舍、聚嘯山林的草莽豪傑的景象,也成為偶然掠過心頭的青春記憶。
歲月如織年過花甲,事業成了飯碗無需再拼搏了,牽在手裡蹣跚學步的孩子健步如飛追不上了,這才發現年輕時的友情其實一直珍藏在心底,就像一首老歌中所唱的:“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友誼地久天長。”
2010年劉炎平、解艾玲夫婦在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長篇歷史小說《千年吳越》,該書的選題策劃人王軼冰恰好是我南開大學的國小妹。在她的幫助下,首先和睽違三十四年杳無音信的劉炎平通過越洋電話恢復了聯繫。很快,又在劉炎平幫助下接到了相頗打來的電話和樹慶發來的簡訊。過了沒幾天,從寧夏去緬甸擔任工程指揮的樹慶途徑北京,專程登門到寒舍造訪。久別重逢後的我們欣喜得仿佛劫後餘生。
認識劉炎平的妻子解艾玲更是機緣巧合。解艾玲上世紀80年代末期就遠赴北美研修深造,是世界知名的睡眠呼吸研究專家,也是在境外華人世界頗有知名度的女作家。2011年煙花三月春意盎然時,她回國講學,順路到北京看望年近百歲的老母親,我由此得以與她相識。當年夏天,又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我在他們的美國寓所待了三周,度過了一段十分愉快的海外生活,也對他們有了更加深切地了解。
2011年5月,我赴美看望已經在紐約華爾街打拚了兩年的女兒,沒出機場就從女兒的手機中聽到了劉炎平關切的聲音:“你媽媽到了嗎?”我急忙接過電話,大聲向他報導平安。他說:“好!你嫂子等不及上班去了,讓我接到你訊息馬上給她打電話!”
我原打算在美國混到暑假結束開學前回國,不料7月初女兒臨時因事回國,我成了她的一大難題:和她同機回國沒有機票,留在紐約,我“又聾又啞又瞎”,在摩肩接踵的紐約卻如同置身於無人荒島,她難放心。要知道我的英文水平基本上接近於零,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來美後女兒為我準備了幾張中英文的字條以應付可能出現的麻煩,我每天揣著這些“護身符”在狹窄悠長的華爾街轉悠,站在哈德遜河邊觀賞布魯克林大橋上的車水馬龍和滾滾人流。她若一走,我該怎么辦?我們在美國又無親無故,連個可投奔的寄身之處都沒有。他們知道我們的窘境後,又打電話又發Email,千方百計動員女兒把我發落到麥迪遜“暫存”。無奈,我只好前去他們府上叨擾。
遠處一輛汽車停下來,一位手捧鮮花身材魁梧的人跳下車向我走來。我一眼便認出這是劉炎平。只是身材略顯壯實,鬢角的頭髮也有些花白,記錄著三十五年的歲月滄桑。三十五年別後重逢在異國他鄉,物非人亦非,百感交集。他把鮮花遞到我手中說:“你嫂子一大早在農貿市場特地為你買的‘鮮’鮮花,可惜一路上讓太陽給曬得脫水了。她正在家裡給你準備接風宴呢!”愧為“教書育人”的園丁三十多年,看慣了學生送上的百合、康乃馨,可是捧著“嫂子”這束鮮花,一股暖流湧上我的心頭:回“娘家”了。
那是一段令人難忘的愉快時日。每天早晨女主人去她的研究室上班,我就幫助男主人整理他多年來存在電腦里的資料。說心裡話,對他的電腦技術實在不敢恭維,可又不能不佩服他資料積累的廣博,所以,整理他的資料,委實不易。
……
儘管他們十分謹慎地把他們的選編改寫工程謙稱為“藝術臨摹”,說它“夠不上獨立的藝術創作”,但是,對這些古代名劇略有涉獵的人們都會知道,要將這些結構獨特、文字古奧的古代劇作,在基本上保持原著原汁原味的前提下進行藝術加工,改寫、“編譯”成情節緊湊、語言流暢、節奏明快、張力強勁、類似於中短篇小說的戲劇故事,使之成為一般讀者所易於並樂於接受和欣賞的、大眾化的現代文學作品,絕對是一項艱巨、浩繁、極富創造性的藝術再創造。其艱難程度,絕不亞於任何“獨立的藝術創作”。這是名副其實的“被嚴加拘束的創造性工作”,是不折不扣的“帶著鎖鏈在如來佛的手心跳舞”。因為,它“既要亦步亦趨拿捏分寸,又要花枝招展千姿百態,還不許有絲毫越矩舉動逾越雷池”,編著者幾乎沒有可以發揮想像和自由揮灑的餘地(引自前言)。較之一般的“獨立的藝術創作”,難度更大。功力,恰恰就是從克服這些難度的過程中顯示出來的。
了解他們夫妻的人都知道他們分別畢業於天津大學和山西醫學院(現在的山西醫科大學前身),所以許多人把他們深厚的古文修養和文學基礎歸結於他們的高中母校康傑中學的培養。
其實,據我所知,三年康傑中學,只是給他們奠定了紮實的古典文學基礎,而達到今天這樣能夠與國學專家比肩的水平,則是他們用長達半個世紀的心血和汗水,曠日持久地構築起來的。
20世紀80年代初,他們剛剛走出大學校門,一個在山西國防工業系統工作,一個在醫學院研究生班就讀,生活和事業都剛剛起步,就著手“改編”了被他們稱作“第二個孩子”(第一個是他們的寶貝兒子劉將)的《中國古典名劇故事》。書稿1985年秋天殺青,但因為種種原因拖延至1990年才正式出版。該書問世後曾經引起廣泛關注,劉炎平被北京一家著名雜誌社特聘為《戲劇長廊》專欄作家,一家電影公司還打算把整部“名劇故事”改編拍攝成大型電視連續劇發行海外(後因經費問題未果)。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們先後去了北美,又從零開始經歷了二十多年艱辛備至的創業歷程。雖然離別了生養他們的故鄉故土,但中華文化的血脈難斷。用他們發表在北美《世界日報》上一篇時評文章中的話說,就是:“每個人連在祖國母親身上的那一根無形的臍帶,是用什麼刀子都割不斷的。”儘管在國外面臨東西文化的交匯和衝突,加上生活和事業的雙重壓力,難免有失落和無助的痛苦,但他們堅持刻苦研究,筆耕不輟,閒暇之餘,還寫了不少散文、隨筆和時評文章。他們在《世界日報》發表的精彩時評,使他們在美國和加拿大成為名人。我好友之子寓居加拿大多年,聽他母親說起他們是我的朋友,興奮地打來越洋電話對我說:“這裡的華人幾乎都知道你朋友的大名!”
後來生活逐漸安定了,他們並沒有像有些人那樣把“淘金”的數目當做成功的標尺,而是把他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他們所鐘愛的文學事業,全力以赴地開始了系統的、頗具規模的文學創作和研究。2010年2月,他們出版了以吳越史事為題材、篇幅長達88萬餘字的長篇歷史小說《千年吳越》。僅《千年吳越》一書,他們參考閱讀過的古代文獻約400餘種,10000餘卷,字數逾億,書後附錄所選《先秦漢魏晉諸子話吳越》片段摘錄,被專家譽為“坐不了十年冷板凳拿不出來”的學術研究成果。《千年吳越》剛付梓,他們便開始著手整理這部長達百萬字的《中國古代傳世名劇故事》。幾乎是與此同時,他們又投入了另一部以寫人為主、全面反映春秋戰國歷史盛況的作品的研究和準備。已經收集整理好的書籍和資料,足夠他們再埋頭奮戰幾年,甚至十幾年,計畫夠宏偉的了。對他們來說,現在最珍貴最短缺的就是時間。畢竟,兩個人都已經年過花甲,不是當年血氣方剛、風華正茂的時候了。流年似水,我時時都體會得到他們那種發自內心的緊迫感,還有那種排除萬難、一往無前的精神動力。
我覺得他們夫妻的可貴之處,在於對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合,面對任何艱難困厄,他們心中都有一種自信,一種自覺,一種神聖的使命感。他們總想儘自己所能,為這個世界增添幾道奇麗色彩。所以,無論在任何條件下,他們都是那樣的沉穩、執著、堅忍不拔。
大樹參天有深根。他們的“根”,就深深扎在他們的理想和信念上,扎在他們對祖國傳統文化和文學藝術的無比熱愛和追求上。 運筆至此,我又情不自禁想起太太在本書前言末尾寫的幾段話:
——回憶都是甘苦雜陳的,特別是在歷盡艱辛,工程終於竣工之際。
——如此規律性的工作切換,對我來說,實際上是一種調劑和休息。而我的先生卻日復一日深埋在故紙堆里,心無旁騖在浩如瀚海的古代文化中沉潛優遊。他載沉載浮幾十年,居然沒有窒息缺氧。這固然表明他追求藝術的恆心之堅韌,也同時證明中國古代戲劇中蘊藏的多種營養,已經豐富到足以為潛水員維生的地步。
——但是,我們不希望別的同好重蹈我們的故轍。因為,這一路跋涉,實在是太漫長、太艱辛也太孤寂了。如果身旁沒有親朋好友以各種方式陪讀陪走,誰能守門羅雀三十年,意興不減?如果耳畔沒有獅吼虎嘯,晨鐘暮鼓,
誰能坐在冷板凳上面壁三十年,巋然不動?
“獅吼虎嘯,晨鐘暮鼓”“以各種方式陪讀陪走”,為的是“守門羅雀三十年,意興不減”,為的是“坐在冷板凳上面壁三十年,巋然不動”。而終極目標,則是坐落在我們面前的這一座溝通古今文化的巍巍大橋一《中國古代傳世名劇故事》。
這就是我所得到的答案。
2011.10.15北京海淀觀雲閣
◇趙秀蘭
長達百萬字的《中國古代傳世名劇》終於審校完畢,發稿付梓了。向出版社發出最後一篇故事和附評,我忍不住長長舒了一口氣,感到一种放下千斤重擔般的輕鬆。
差不多整整半年工夫,除了每周有數的幾節非上不可的本科和研究生政治理論課之外,我的精力,幾乎全部投入在這部巨著的審校之中。
對我來說,這是一項力所不逮的艱巨工作。其一,我是所謂“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生學習的最佳時段與“文革”同期,零星的“國學”知識來自於“文革大批判”,毫無系統。其二,大學所學專業是政治經濟學,畢業後走上三尺講台做了一輩子政治理論課教員,偶然會用唐詩宋詞調劑一下單調的生活,但是與古典戲劇絕緣。如果不是因為一個極其偶然的機緣被拉上兩位改編者打造的這艘戰船,恐怕我至今還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神聖殿堂門外逡巡徘徊。
說它“極其偶然”,是因為我與兩位編著者的結緣確實偶然。他們雖說都是我的朋友,我和他們夫婦二人相識,卻間隔了三十七年之久。
認識劉炎平是在1974年金秋十月。那年曆經六年晉南農村披星戴月田問勞作的我有了新的收穫,被推薦為工農兵學員去天津南開大學就讀。負笈臨行前一位熟識的老師順手交給我兩本書,讓我順路捎給正在天津大學電力系統自動化系學習的劉炎平。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是一個校園兩個大門,天津人習慣地稱之為“天南大”。沒費多大週摺我就找到了書的新主人,瘦瘦高高的劉炎平因為文采出眾是系學生會的宣傳部部長。還結識了圍繞在他身邊的一群年輕學子:耿直寬厚的廉相頗、機敏爽直的李樹慶、聰明勤快的閻秉鈞、清高率性的張強和趙政……他們都因為性情相投或業務相同而眾星拱月般凝聚在劉炎平周圍。天津大學每隔兩周放一場露天電影。在那個文化荒蕪的年代裡,一場露天電影就是奢侈的藝術享受了。所以只要他們那裡放電影,我都會招呼上周末“無家可歸”的女伴們去天津大學,享受劉炎平麾下那一群小伙子搬椅子板凳占場地的接待。原以為可以在我們學校以同樣方式回報他們,不料我們學校難得放一場電影,我們只能心安理得地去他們那裡蹭電影看了。
這一蹭就是整整兩年。1976年秋天,他們畢業離校了,那一幫血氣方剛的熱心朋友也風流雲散了。從此看電影就得自己扛板凳,電影也變得索然無味。1977年我畢業分配回到北京,走上大學講台,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教書育人生涯。先是怕誤人子弟而對自己的知識缺陷進行“惡補”,既是教員又是學生,一身兼二任忙得首尾難顧,後來,又一身兼二任既當教員又當主婦,仍然忙得無暇旁騖。那一群少男少女在校園裡熱鬧得像一群打家劫舍、聚嘯山林的草莽豪傑的景象,也成為偶然掠過心頭的青春記憶。
歲月如織年過花甲,事業成了飯碗無需再拼搏了,牽在手裡蹣跚學步的孩子健步如飛追不上了,這才發現年輕時的友情其實一直珍藏在心底,就像一首老歌中所唱的:“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友誼地久天長。”
2010年劉炎平、解艾玲夫婦在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長篇歷史小說《千年吳越》,該書的選題策劃人王軼冰恰好是我南開大學的國小妹。在她的幫助下,首先和睽違三十四年杳無音信的劉炎平通過越洋電話恢復了聯繫。很快,又在劉炎平幫助下接到了相頗打來的電話和樹慶發來的簡訊。過了沒幾天,從寧夏去緬甸擔任工程指揮的樹慶途徑北京,專程登門到寒舍造訪。久別重逢後的我們欣喜得仿佛劫後餘生。
認識劉炎平的妻子解艾玲更是機緣巧合。解艾玲上世紀80年代末期就遠赴北美研修深造,是世界知名的睡眠呼吸研究專家,也是在境外華人世界頗有知名度的女作家。2011年煙花三月春意盎然時,她回國講學,順路到北京看望年近百歲的老母親,我由此得以與她相識。當年夏天,又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我在他們的美國寓所待了三周,度過了一段十分愉快的海外生活,也對他們有了更加深切地了解。
2011年5月,我赴美看望已經在紐約華爾街打拚了兩年的女兒,沒出機場就從女兒的手機中聽到了劉炎平關切的聲音:“你媽媽到了嗎?”我急忙接過電話,大聲向他報導平安。他說:“好!你嫂子等不及上班去了,讓我接到你訊息馬上給她打電話!”
我原打算在美國混到暑假結束開學前回國,不料7月初女兒臨時因事回國,我成了她的一大難題:和她同機回國沒有機票,留在紐約,我“又聾又啞又瞎”,在摩肩接踵的紐約卻如同置身於無人荒島,她難放心。要知道我的英文水平基本上接近於零,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來美後女兒為我準備了幾張中英文的字條以應付可能出現的麻煩,我每天揣著這些“護身符”在狹窄悠長的華爾街轉悠,站在哈德遜河邊觀賞布魯克林大橋上的車水馬龍和滾滾人流。她若一走,我該怎么辦?我們在美國又無親無故,連個可投奔的寄身之處都沒有。他們知道我們的窘境後,又打電話又發Email,千方百計動員女兒把我發落到麥迪遜“暫存”。無奈,我只好前去他們府上叨擾。
遠處一輛汽車停下來,一位手捧鮮花身材魁梧的人跳下車向我走來。我一眼便認出這是劉炎平。只是身材略顯壯實,鬢角的頭髮也有些花白,記錄著三十五年的歲月滄桑。三十五年別後重逢在異國他鄉,物非人亦非,百感交集。他把鮮花遞到我手中說:“你嫂子一大早在農貿市場特地為你買的‘鮮’鮮花,可惜一路上讓太陽給曬得脫水了。她正在家裡給你準備接風宴呢!”愧為“教書育人”的園丁三十多年,看慣了學生送上的百合、康乃馨,可是捧著“嫂子”這束鮮花,一股暖流湧上我的心頭:回“娘家”了。
那是一段令人難忘的愉快時日。每天早晨女主人去她的研究室上班,我就幫助男主人整理他多年來存在電腦里的資料。說心裡話,對他的電腦技術實在不敢恭維,可又不能不佩服他資料積累的廣博,所以,整理他的資料,委實不易。
……
儘管他們十分謹慎地把他們的選編改寫工程謙稱為“藝術臨摹”,說它“夠不上獨立的藝術創作”,但是,對這些古代名劇略有涉獵的人們都會知道,要將這些結構獨特、文字古奧的古代劇作,在基本上保持原著原汁原味的前提下進行藝術加工,改寫、“編譯”成情節緊湊、語言流暢、節奏明快、張力強勁、類似於中短篇小說的戲劇故事,使之成為一般讀者所易於並樂於接受和欣賞的、大眾化的現代文學作品,絕對是一項艱巨、浩繁、極富創造性的藝術再創造。其艱難程度,絕不亞於任何“獨立的藝術創作”。這是名副其實的“被嚴加拘束的創造性工作”,是不折不扣的“帶著鎖鏈在如來佛的手心跳舞”。因為,它“既要亦步亦趨拿捏分寸,又要花枝招展千姿百態,還不許有絲毫越矩舉動逾越雷池”,編著者幾乎沒有可以發揮想像和自由揮灑的餘地(引自前言)。較之一般的“獨立的藝術創作”,難度更大。功力,恰恰就是從克服這些難度的過程中顯示出來的。
了解他們夫妻的人都知道他們分別畢業於天津大學和山西醫學院(現在的山西醫科大學前身),所以許多人把他們深厚的古文修養和文學基礎歸結於他們的高中母校康傑中學的培養。
其實,據我所知,三年康傑中學,只是給他們奠定了紮實的古典文學基礎,而達到今天這樣能夠與國學專家比肩的水平,則是他們用長達半個世紀的心血和汗水,曠日持久地構築起來的。
20世紀80年代初,他們剛剛走出大學校門,一個在山西國防工業系統工作,一個在醫學院研究生班就讀,生活和事業都剛剛起步,就著手“改編”了被他們稱作“第二個孩子”(第一個是他們的寶貝兒子劉將)的《中國古典名劇故事》。書稿1985年秋天殺青,但因為種種原因拖延至1990年才正式出版。該書問世後曾經引起廣泛關注,劉炎平被北京一家著名雜誌社特聘為《戲劇長廊》專欄作家,一家電影公司還打算把整部“名劇故事”改編拍攝成大型電視連續劇發行海外(後因經費問題未果)。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們先後去了北美,又從零開始經歷了二十多年艱辛備至的創業歷程。雖然離別了生養他們的故鄉故土,但中華文化的血脈難斷。用他們發表在北美《世界日報》上一篇時評文章中的話說,就是:“每個人連在祖國母親身上的那一根無形的臍帶,是用什麼刀子都割不斷的。”儘管在國外面臨東西文化的交匯和衝突,加上生活和事業的雙重壓力,難免有失落和無助的痛苦,但他們堅持刻苦研究,筆耕不輟,閒暇之餘,還寫了不少散文、隨筆和時評文章。他們在《世界日報》發表的精彩時評,使他們在美國和加拿大成為名人。我好友之子寓居加拿大多年,聽他母親說起他們是我的朋友,興奮地打來越洋電話對我說:“這裡的華人幾乎都知道你朋友的大名!”
後來生活逐漸安定了,他們並沒有像有些人那樣把“淘金”的數目當做成功的標尺,而是把他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他們所鐘愛的文學事業,全力以赴地開始了系統的、頗具規模的文學創作和研究。2010年2月,他們出版了以吳越史事為題材、篇幅長達88萬餘字的長篇歷史小說《千年吳越》。僅《千年吳越》一書,他們參考閱讀過的古代文獻約400餘種,10000餘卷,字數逾億,書後附錄所選《先秦漢魏晉諸子話吳越》片段摘錄,被專家譽為“坐不了十年冷板凳拿不出來”的學術研究成果。《千年吳越》剛付梓,他們便開始著手整理這部長達百萬字的《中國古代傳世名劇故事》。幾乎是與此同時,他們又投入了另一部以寫人為主、全面反映春秋戰國歷史盛況的作品的研究和準備。已經收集整理好的書籍和資料,足夠他們再埋頭奮戰幾年,甚至十幾年,計畫夠宏偉的了。對他們來說,現在最珍貴最短缺的就是時間。畢竟,兩個人都已經年過花甲,不是當年血氣方剛、風華正茂的時候了。流年似水,我時時都體會得到他們那種發自內心的緊迫感,還有那種排除萬難、一往無前的精神動力。
我覺得他們夫妻的可貴之處,在於對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合,面對任何艱難困厄,他們心中都有一種自信,一種自覺,一種神聖的使命感。他們總想儘自己所能,為這個世界增添幾道奇麗色彩。所以,無論在任何條件下,他們都是那樣的沉穩、執著、堅忍不拔。
大樹參天有深根。他們的“根”,就深深扎在他們的理想和信念上,扎在他們對祖國傳統文化和文學藝術的無比熱愛和追求上。 運筆至此,我又情不自禁想起太太在本書前言末尾寫的幾段話:
——回憶都是甘苦雜陳的,特別是在歷盡艱辛,工程終於竣工之際。
——如此規律性的工作切換,對我來說,實際上是一種調劑和休息。而我的先生卻日復一日深埋在故紙堆里,心無旁騖在浩如瀚海的古代文化中沉潛優遊。他載沉載浮幾十年,居然沒有窒息缺氧。這固然表明他追求藝術的恆心之堅韌,也同時證明中國古代戲劇中蘊藏的多種營養,已經豐富到足以為潛水員維生的地步。
——但是,我們不希望別的同好重蹈我們的故轍。因為,這一路跋涉,實在是太漫長、太艱辛也太孤寂了。如果身旁沒有親朋好友以各種方式陪讀陪走,誰能守門羅雀三十年,意興不減?如果耳畔沒有獅吼虎嘯,晨鐘暮鼓,
誰能坐在冷板凳上面壁三十年,巋然不動?
“獅吼虎嘯,晨鐘暮鼓”“以各種方式陪讀陪走”,為的是“守門羅雀三十年,意興不減”,為的是“坐在冷板凳上面壁三十年,巋然不動”。而終極目標,則是坐落在我們面前的這一座溝通古今文化的巍巍大橋一《中國古代傳世名劇故事》。
這就是我所得到的答案。
2011.10.15北京海淀觀雲閣
序言
本套叢書從浩如瀚海的中國古典戲劇作品中精心挑選出三十部傳世名作,將其改寫成通俗易讀的戲劇故事,呈現在讀者面前。
由於這些傳世名作本身具有情節集中、高潮迭起、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劇情內容生動感人的特點,而改編後的每篇戲劇故事,又都經過精心剪裁,布局合理,結構嚴謹,脈絡清晰,敘事流暢,文字清新,語言活潑,在充滿時代氣息的同時又保留了原劇作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思想內容和語言精華,因此通而不俗,深而不奧,雅俗共賞,老少成宜。這就既為有一般閱讀能力而古文基礎不足的讀者,提供了分享這些前人創造的藝術精品的機會,又引導他們從中領略到這些傳世名作原有的意蘊和韻味,從而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精華的了解和熱愛。
因全書篇幅較大,為方便讀者,我們將其分為十二冊出版。這是本書第十二冊,包括《桃花扇》《雷峰塔》等兩篇傳世名作及《附錄:中國古代戲劇的源和流》《審校後記:構築一座溝通古今文化的橋樑》兩篇。
由於這些傳世名作本身具有情節集中、高潮迭起、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劇情內容生動感人的特點,而改編後的每篇戲劇故事,又都經過精心剪裁,布局合理,結構嚴謹,脈絡清晰,敘事流暢,文字清新,語言活潑,在充滿時代氣息的同時又保留了原劇作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思想內容和語言精華,因此通而不俗,深而不奧,雅俗共賞,老少成宜。這就既為有一般閱讀能力而古文基礎不足的讀者,提供了分享這些前人創造的藝術精品的機會,又引導他們從中領略到這些傳世名作原有的意蘊和韻味,從而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精華的了解和熱愛。
因全書篇幅較大,為方便讀者,我們將其分為十二冊出版。這是本書第十二冊,包括《桃花扇》《雷峰塔》等兩篇傳世名作及《附錄:中國古代戲劇的源和流》《審校後記:構築一座溝通古今文化的橋樑》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