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經濟開放:制度轉型與經濟成長效應

中國區域經濟開放:制度轉型與經濟成長效應

《中國區域經濟開放:制度轉型與經濟成長效應》是一本圖書,作者是趙偉。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區域經濟開放:制度轉型與經濟成長效應
  • 作者:趙偉
  • 尺寸:23.6 x 16.4 x 2.4 cm
  • 重量:499 g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條形碼: 9787514105742
尺寸: 23.6 x 16.4 x 2.4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趙偉,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1982年在蘭州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3年間兩度赴英國進修,先後在劍橋、曼徹斯特等大學深造。研究涉及國際經濟學、區域經濟學、世界經濟及歐美經濟史等多個領域。多次應邀赴歐洲國家講學或從事研究工作。曾任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蘇黎士大學、德國明斯特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等歐洲著名大學客座教授。兼任國內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及浙江省委政研室等政府研究機構特邀研究員,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學科帶頭人之列。主持過十多項國家及省、部級單位立項研究課題。在《世界貿易雜誌》(Geneva)、《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經濟學家》等中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中、英文論文100多篇,學術隨筆數十篇,出版專著及教材多部。多篇論文被SSCI收錄或被《新華文摘》等權威刊物轉載,《溫州力量》、《貴州與瑞士的比較》等學術隨筆曾在國內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
代表性論文有:《跨國併購與中國企業“走出去”》(2004);《區域開放:中國獨特的模式及其未來趨向》(2002);《溫州模式:作為工業化範式的一種理解》(2002);《中國入“世貿”:承諾與前景》(英文,1998);《大國規模:中國外貿擴張與管理的新環境》(1997);《中國外貿:擴張的動力與前景》(1999)。代表性論著包括:《現代工業社會與經濟體制選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干預市場》(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中國企業“走出去”:政府政策取向與典型案例分析》(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國際貿易:理論政策與現實問題》(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內容簡介

《中國區域經濟開放:制度轉型與經濟成長效應》,本書包括區域經濟開放與制度轉型;區域經濟開放——聚集與生產率;區域經濟開放與增長。

圖書目錄

1 導言 區域經濟開放——制度轉型與增長
1.1 問題的提出。
1.2 區域經濟開放:多樣的路徑模式。
1.3 區域開放、制度轉型與經濟成長績效:現有研究及其缺失。
1.4 核心研究命題和研究的難點。
導言參考文獻
上篇 區域經濟開放與制度轉型
2 區域經濟開放與制度轉型:理論與現實
2.1 “二重開放”:多層次的區域格局。
2.2 制度及其變遷:國外理論與中國現實。
2.3 經濟開放和制度轉型。
2.4 開放與制度轉型:區域層面的考察。
2.5 區域開放與制度轉型:一個簡化的機理描述。
3 區域經濟開放與制度轉型:一個非均衡視野分析
3.1 問題的提出。
3.2 制度的非均衡:內涵與外延。
3.3 中國制度非均衡:原因與狀態。
3.4 非均衡制度演進:以履行“人世”承諾為例的分析。
3.5 結論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提示。
4 區域經濟開放——地方政府競爭與區域制度轉型
4.1 “二重開放”—政府競爭—制度轉型:一個新視野。
4.2 基本模型:封閉情形。
4.3 基本模型:開放情形。
4.4 模型的擴展:兩個視野。
4.5 模型的運用:兩個實證命題。
4.6 簡短的結論。
5 區域經濟開放與制度轉型:兩大三角洲的比較分析。
5.1 國際開放:兩大三角洲的比較。
5.2 區際開放:兩大三角洲的比較。
5.3 制度轉型:產權視野。
5.4 制度轉型:地方政府行為視野。
5.5 制度轉型:區域模式比較。
6 “二重開放”與區域制度轉型:兩大三角洲的實證。
6.1 基本命題及其可選檢驗模型。
6.2 數據來源、指標選取及指標體系構建。
6.3 實證檢驗:步驟與結果。
6.4 實證結果比較分析。
上篇附錄:對外開放與制度轉型:“入世”效應再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基本模型及其擴展。
三、“入世”履約制度變革:兩個加速效應。
四、結論與提示。
上篇參考文獻
中篇 區域經濟開放——集聚與生產率
7 “二重開放”與製造業區域集聚:縱向考察。
7.1 問題的提出。
7.2 “二重開放”與製造業區域集聚:理論模型。
7.3 “二重開放”與製造業區域集聚:現實數據的印證。
7.4 “二重開放”與製造業區域集聚:實證分析。
7.5 “二重開放”與製造業區域集聚:非線性論題。
7.6 結論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提示
8 “二重開放”與製造業區域集聚:機理與模型。
8.1 國際化與製造業集聚:一個簡化的機理系統。
8.2 區際化與製造業區域集聚:機理系統構建。
8.3 “二重開放”與製造業集聚:綜合框架。
8.4 “二重開放”與製造業集聚:一個模型解析。
8.5 “二重開放”與製造業集聚:模擬分析。
8.6 簡短的結論
9 空間集聚與中國製造業生產率
9.1 問題的提出
9.2 集聚與要素生產率:現實印象的合理印證。
9.3 集聚與tfp:經驗檢驗與機理推斷。
9.4 結論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提示。
10 區域開放-集聚經濟與產業拓展:沿海兩個省的比較。
10.1 問題的提出
10.2 省域製造業集聚:三個視點的比較。
10.3 集聚經濟與省域製造業擴展:靜態視野比較。
10.4 集聚經濟與省域製造業擴展:動態視野比較。
10.5 結論與提示
11 對外開放與生產率增長:機理與實證。
11.1 開放與生產率增進
11.2 開放與生產率:貿易視野。
11.3 開放與生產率:FDI溢出視野。
11.4 開放與生產率:高技術行業出口實證。
12 區域開放與勞動生產率:省域層面的分析與比較。
12.1 勞動生產率:省域經濟動態比較。
12.2 開放與區域勞動生產率:外資、外貿視野。
12.3 開放與區域勞動生產率:一個綜合視野。
12.4 開放與區域勞動生產率:穩固性分析。
12.5 結論性提示
中篇附錄:生產率的界定與聚焦中國的測度:文獻述評。
一、生產率及其界定
二、生產率測度方法:從“索羅余值”到指數法。
三、生產率測度方法:生產函式法。
四、測度中國產業生產率
中篇參考文獻
下篇 區域經濟開放與增長
13 “二重開放”與區域經濟成長:貿易流動視野的分析。
13.1 問題的提出
13.2 貿易與增長:涵蓋區際貿易的幾個技術性問題。
13.3 貿易與增長:納入區際貿易的分析。
13.4 “二重開放”與經濟成長:工業化與市場化視野分析。
13.5 結論與提示
14 貿易與區域經濟成長差異:增長收斂視野。
14.1 貿易與區域經濟成長收斂:類型與機理。
14.2 貿易與區域經濟成長收斂:中國現實。
14.3 外貿與區域增長收斂:兩個差距間的聯繫。
14.4 貿易與區域經濟成長收斂:實證模型。
14.5 貿易與經濟成長收斂:實證檢驗。
15 區域開放與經濟成長:浙江與江蘇的比較分析。
15.1 引言
15.2 省域經濟開放度:指標體系。
15.3 計量模型與數據選擇
15.4 實證結果及其評價性分析
15.5 結論及有待進一步改進的提示
16 FDI與區域經濟成長:蘇州趕超大連的例證分析。
16.1 問題的提出
16.2 FDI與區域經濟:兩個趕超現象
16.3 FDI與區域經濟成長:嘗試性實證方法。
16.4 數據選取與處理
16.5 FDI與區域經濟成長:嘗試性對比檢驗。
16.6 結論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提示
17 工業化與省域經濟“二重開放”:遼寧路徑。
17.1 問題的提出
17.2 工業化與省域經濟“二重開放”:“前轉型歷史”視點。
17.3 省域工業化:轉型30年審視。
17.4 區域經濟國際化:進程與特點。
17.5 省域經濟區際化:基本演進軌跡。
17.6 結論性提示
18 “二重開放”與區域經濟多重轉型:浙江模式。.
18.1 問題的提出
18.2 浙江經濟:一個區域轉型發展“奇蹟”。
18.3 市場化制度轉型:四個小區域模式的匯聚。
18.4 工業化經濟發展:兩個小區域模式的聚合。
18.5 城市化演進:“新古典”老闆進城範式。
18.6 區域經濟開放:由區際化而國際化。
18.7 “浙江模式”形成:一種理論解釋。
下篇附錄:對外開放與經濟成長:中國與印度的比較——“後冷戰”以來績效與分析框架。
一、問題的提出
二、經濟成長績效:中國與印度的比較。
三、對外開放進程:中國與印度的比較。
四、開放—增長效應:實證框架及應關注的特點。
五、結論與提示
下篇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