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增長極增長問題研究

《中國區域增長極增長問題研究》是薛澤海2007年發表的一則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區域增長極增長問題研究
  • 論文作者:薛澤海
  • 導師:王天義
  • 學科專業:政治經濟學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基於對地級城市定位與發展問題的思考
導師
王天義指導
學科專業
政治經濟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區域經濟 經濟成長
館藏號
F127
館藏目錄
2009\F127\49

中文摘要

當今世界,區域經濟發展的動態趨勢表現為地區一體化和城鄉協調發展。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資源稟賦、人口狀況、基礎設施、生產力布局、市場機制、技術水平、文化習俗、意識觀念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迥然,客觀上存在著地區差距明顯、城鄉二元結構突出等問題。中國區域差距與中國區域經濟格局所經歷的三次大的戰略性調整密切相關,尤其是在非均衡發展戰略指導思想下實施的第二次調整中(即改革開放後東部沿海地區優先發展戰略),中國區域差距問題逐步顯性化,且越來越為嚴重。並可預測,在未來數十年里,中國區域差距仍將呈高勢能發展態勢,如果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之間發生交錯、共振,必將會對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發展造成更加嚴重的破壞。因此,在研究現實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決不能迴避區域差距問題。而且,解決中國區域差距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研究和解決中國區域差距問題應從區域經濟學入手,區域增長極理論是區域經濟成長的核心理論之一。區域增長極是由某些具有創新力的“推進型產業”,集聚於某一地區或城市,獲得優先增長而形成的區域經濟活動中心。一般來說,區域經濟發展是從區域增長極的增長開始的,通過區域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帶動周圍腹地或其他地區經濟發展,逐步平抑區域差距。可見,區域增長極的增長是解決中國區域差距問題的有效途徑。本文試著通過對中國區域增長極研究,具體來說,就是分析區域增長極理論、機理,分析中國區域增長極增長的動力系統,以及如何構建中國區域增長極體系等問題,並對作為中國次級區域增長極的地級城市的定位與發展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努力勾勒出中國區域增長極增長的宏偉藍圖,為解決中國區域差異問題提供依據。 本文帶著中國區域差距的問題,通過研究中國區域增長極增長問題,來尋求解決區域問題的有效途徑。全篇內容依次分析了區域增長極理論、增長極機理,中國區域增長極的動力系統,以及中國區域增長極體系構建等問題,並對作為中國次級區域增長極——地級城市的定位與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並相應提出解決中國區域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對策。 通過研究,本文的主要觀點和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 1.首次把“地級城市”這一中國次級區域增長極,作為對象,來研究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目前,人們一直對諸如“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高層級區域增長極的研究較多,而對作為中國次級區域增長極的地級城市,相關研究甚少,這不符合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地級城市作為中國政府行政框架中的第三級,作為中國區域增長極層級中的第四級,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單元,主要是因為,“地級城市”直接銜接著廣大農村、銜接著省會及省會以上的大城市、大都市、三角洲等高層級區域增長極,地級城市的發展,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其發展狀況直接關乎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成敗,關乎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成敗,關乎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敗。 2.本文對區域增長極理論進行了邏輯創新,構建了中國區域增長極理論框架。目前的增長極理論,在指導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缺失和不足。本文分析了區域增長極理論在實踐中套用效果不佳的主客觀原因,論證了在中國培育和發展區域增長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結合區域增長極理論的可合成性特徵,採用系統合成法,把區域增長極相關理論,納入統一框架,使得中國區域增長極增長問題研究,能夠理論化和系統化。 3.本文對區域增長極的利益、成本、效應、公平性等機理進行研究,並得出如下結論: 首先,本文通過對區域增長極的利益機制研究,得出區域增長極的增長軌跡:即企業、個人、公共機構三大利益主體,在區域利益的驅動下,推動區域經濟要素向收益較高的城市集聚或集中,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和集聚經濟效應,並持續集聚外圍經濟要素,節約區域交易成本,促進區域增長極的形成和發展。 其次,通過對區域增長極的效應分析,打破了經典增長極理論關於市場經濟條件下,極化效應總是大於擴散效應的觀點,認為,極化效應的優勢是暫時的, “空間上的地理二元結構”不是惡性循環式發展,而是可以打破的。因為,根據空間相互作用原理,在時間序列下,極化效應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呈二次函式增長,而擴散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呈指數增長,最終,在區域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的此消彼長過程中,當擴散效應占優勢時,區域經濟有向均衡態發展的趨勢。區域增長極的發展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空間擴展過程。從總的趨勢上來看,區域增長極對腹地空間的兩種效應遵循距離衰減規律,隨著作用半徑的擴大,效應逐漸減弱。在信息化速度加快,交通和通訊網路健全的當今,距離似乎在縮短,隨著區域增長極的持續增長,擴散效應占明顯的優勢,利於節約域內成本,減小區域差距。 第三,本文通過對區域增長極的收益一成本分析,認為:區域增長極的收益是通過具有創新力的推動性企業或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較高的技術水平、較強的擴散效應和較強的發展潛能)的直接或間接作用的結果。推進型產業的直接貢獻主要是在於產生了集聚經濟。集聚經濟包括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兩個方面。其中,規模經濟(專業化、垂直一體化、企業實力強等)指區域增長極的同行業企業數量的增加或同一企業生產規模擴大所產生的成本節約,屬於內部經濟;範圍經濟(多樣化、橫向一體化、企業數量多)則屬於產業經濟學範疇,是指與企業和產業的多樣化發展有關,是由於多樣化而使得每個品種的成本低於僅僅生產一個品種的成本,能夠真正的體現區域增長極的內部產業經濟活動的規律。兩種經濟產生的綜合效應規驅動區域增長極的內部收益的提高;外部收益體現在區域增長極對周圍農村地區、小城鎮和城市郊區經濟發展的輻射作用大小。而區域增長極成本的實質就是區域差距。根據時間序列和空間擴展下,區域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動態比較結果,區域增長極的增長和腹地經濟發展的動態比較,可得出其成本的運動軌跡也呈倒“U”型。從而,可得出,區域增長極的成本在短期內不可能減少。區域增長極的成本大小,隨著其長期動態變化,到一定的階段,成本會有下降的趨勢。 最後,通過對區域增長極的公平性分析,得出區域增長極的不公平性是區域空間上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制度和人文環境等方面差異性導致的結果,屬於結果不公平,具有相對性和可以接受性。並根據林毅夫教授關於公平和效率可兼容性論證的結論,把公平與效率內生於區域增長極的發展戰略,分析得出區域增長極的效率與公平也是可兼容的。效率與公平是相互兼容、相互替代的關係,替代關係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上,表現為公平損失和效率損失的程度不同;兼容關係表現在區域增長極的增長中,呈倒“U”字型變化規律,即隨著區域增長極的增長,不公平的增加伴隨著效率的下降,即不公平性對效率的制約作用客觀存在;且一定的效率水平上可能有兩個不同的不公平程度,這就給我們創造了選擇,即選擇一定效率下,不公平較低的點。 綜合上述關於利益、成本、效應、公平性等機理分析的結果,可得出: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增長極的持續增長,客觀上存在著區域差距縮小的趨勢。因為,區域增長極既是一個自組織過程,又是一個可控過程,也可以通過政府的調控來縮小區域差距。其實,在區域增長極的增長中,可以通過政府和市場的共同作用來實現區域差距的縮小,只不過是時間資源和政府調控成本的替代效應而已。 4.本文運用系統法,深入研究了中國區域增長極的動力機制。並認為,區域增長極的動力系統是指,推動區域增長極增長的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及其運動規律,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域空間範圍內,推動區域增長極的形成和增長所必需的動力的產生和作用機理,以及維持和改善這種作用機理的各種經濟關係、區域關係、城鄉關係、組織制度、技術創新等所構成的綜合系統的總和。該系統是由五個不同功能的動力機制構成的閉環系統。 通過對五個動力機制進行的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發現:各個機制在區域增長極增長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其中,市場機制是主動力、制度變遷是推動力、產業集聚是內生動力、產業結構轉換是傳遞動力、創新是不竭動力。但是,各個動力機制之間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以系統的方式對中國區域增長極的增長起著整體推動效應。 5.本文運用區域增長極的延伸理論或模式,來分析中國區域增長極體系的構建問題。認為,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應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以中國區域增長極體系為載體,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區域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帶動著下一層級區域增長極增長,…如此推理,並得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應由各級各類區域增長極,以及由各級各類區域增長極構成的區域增長極體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著各級各類區域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以及中國區域增長極體系的綜合效應,其中,兩種效應的發揮遵循由上一層級向下一層級區域增長極(可以發揮跳躍式效應)的基本方向,並以極點輻射、軸線輻射和網面輻射的形式,進行合理布局、分工協作,整合全國或大區域範圍內的經濟資源,形成推動中國區域經濟成長的長效機制。故此,並得出,構建中國區域增長極體系是解決中國區域差異的有效途徑,這一基本結論。 6.本文通過對“市管縣”體制下,中國地級城市發展中的現實問題,診斷結果表明:弊病的根源在於行政干預過強和財力過度集中,導致“市對縣”的服務功能定位不準,管理不當,市縣關係不順。 筆者所開出的基本處方應該是:徹底取消中國地級城市在中國政府架構中的第三層級地位,從源頭上斬斷市縣之間的行政隸屬關係,按照區域增長極理論的要求,遵循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賦予地級城市和縣域真正的經濟選擇權,保障地級城市的經濟樞紐地位,確定地級城市與廣大農村腹地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確定和發展中國地級城市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發揮其輻射或擴散效應,帶動腹地經濟發展。 展望中國地級城市未來發展的趨勢,筆者發現,未來中國,必將形成以“四大板塊,八大經濟區”為基本框架,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等六個大區域增長極為依託,以“沿海、沿江、沿邊、沿京廣線、沿隴海線、沿包蘭成昆線”為軸線,以“三大經濟帶和十三大城市經濟圈”為網面,以分布於全國的地級城市為中國區域經濟成長的基本單元,以廣大農村為腹地,由各級各類區域增長極(“三角洲”、大都市、省會城市、地級城市等)構成的,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健全的中國區域增長極體系,發揮各級各類區域增長極的中心輻射功能和網路化擴散效應,以及中國區域增長極體系的綜合效應,實現覆蓋全國區域範圍的區域協調發展。(是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共同作用的結果) 本文的主要不足之處:在區域增長極理論框架的構建上,缺乏數學模型推理,邏輯仍不夠嚴謹;由於缺少地極城市(尤其是城區)的嶄新數據,論文沒能做精確的量化分析,沒能對中國地極城市做出清晰、準確的定位,沒能對中國區域增長極體系做地圖或圖片分析,直觀感和立體感不強。所有這些,都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