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刺繡文化

中國刺繡文化

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以繡針引彩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繡,起源於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史傳黃帝時代就有彩繪花紋的記載。也就是說古代原始人類早懂得用色彩來美化自己。開始時將顏色塗在身上,“稱彰身”;再進一步刺在身上,稱“文身”;後來就畫在衣服上,再發展成繡在服裝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刺繡文化
  • 俗稱:繡花”
  • 又名:“針繡”
  • 發展簡史:傳世最早的刺繡
歷史悠久,發展簡史,經典名繡,

歷史悠久

<尚書>說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上衣六種花紋,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下裳六花紋,為宗彝、藻、
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種花紋,稱十章。這裡至少有兩種刺繡的(指黼黻)。
周代<禮記·祭義篇>中說“古代天子諸侯都有公室養蠶。蠶熟,獻繭繅絲,把它們染成紅、綠、玄、黃等色,以為“黼黻文章”(即用不同色彩的絲線,在禮服上刺繡成各種圖案)。
據<辭海> ,“黼(音輔)”字解釋為在古代禮服上繡半黑半白的花紋;“黻(音符)”字解釋為在古代禮服上繡半青半黑的花紋。至於“文章”兩個字,在古漢語中,用青、紅兩色線繡稱之“文”,用紅、白兩色線繡稱之為“章”。實際上,“文章”二字古意為錦繡,後來轉義喻文。“文”的另外一個意義是指畫,同“紋”。
<禮記·月令篇>說“文繡有恆”,據注釋“文,是指畫,古代古代祭祀的禮服上衣是畫的,下裳是繡的”。
總之,刺繡發源很早,古已有之。

發展簡史

目前傳世最早的刺繡,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繡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繡)繡成於帛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將圖案龍游鳳舞,猛虎瑞獸,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出楚國刺繡藝術之成就。漢代繡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內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種類繁多而完整的繡品,更有助於了解漢代刺繡風格。從這些繡品看,漢繡圖案主題,多為波狀之雲紋,翱翔之鳳鳥、賓士之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之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刺繡新採用的底本質材,則為當時流行的織品,如織成“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之絲綢錦絹。其技法以鎖繡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
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繡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繡全部繡出,成為滿地施繡的特色。
1965年在甘肅敦煌莫高窟125、126窟前岩石裂縫中發現一件北魏廣陽王元嘉獻於太和十一年(487)的刺繡佛像殘片。其中繡一坐佛,佛作雙腳盤坐的結跏式,坐於蓮台上。佛右側為一菩薩。佛與菩薩之間填以忍冬紋、三瓣花。下方正中是發願文,供養人分列在左右兩側。共四男一女,身著胡服,身旁各繡名款。邊飾忍冬龜背紋花邊。發願文中殘存部分為“廣陽王慧安(元嘉)造”。紋樣以男女供養人物為主題。女供養人頭戴高冠,身穿對襟長衫。衣服上裝飾為桃形忍冬和卷草紋。在綢底上用單行鎖繡繡人物袍服邊緣、花卉、枝幹、葉框、魏碑字框。桃形忍冬紋和魏字、帽翅等是雙行鎖繡。用多行鎖繡滿繡葉面,用異色突出葉脈。針腳距離小,正面形成人字形鎖鏈紋,背面為首尾銜接的順針;花邊部分用絲線較粗,針腳距離稍大;針的走向,縱向1厘米約八針,橫向1厘米亦為八針;其他部分,針間距離較密,縱向1厘米約九針,橫向l厘米約十一針,針針相連,十分緊密,形成較強的立體感;花邊部分個別地方,是反用鎖繡針法,形成正面為首尾銜接的順針,背面為人字形鎖紋。這種鎖繡正反變化的針法,是在漢代鎖繡的基礎上的創新發展。繡品色彩以紅、黃、綠色為主,次為紫色、藍色。淺黃色為底色,朱紅色主要用於服飾和表現人物鼻、耳、手、腳等肌肉部分的線條。藍色,綠色用於花紋,紫褐色用於表現冠、靴等深色部位。繡品配色諧調,運色鮮明,鎖繡針法多變,為漢繡所不及。用二暈配色法配色,繡品除邊飾外,均用細密的鎖繡法繡出,是現存最早一幅滿地施繡的裝飾性繡畫。
傳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繡,與唐代宗教藝術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有不少唐繡佛像,如大英博物館藏有東方敦煌千佛洞發現之繡帳靈鷲山釋迦說經圖,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藏釋迦說法圖等,都與當對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關聯。此時刺繡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繡,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繡為主,並採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繡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刺繡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係,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繡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繡之繡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繡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繡的一項創新。
唐代以前之繡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刺繡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刺繡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致力於繡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繡,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繡之作風。歷代迄清各時代之繡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係。
宋代刺繡之發達,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之故。據<宋史·職官志>載,宮中文繡院掌纂繡。徽宗年間又設繡畫專科,使繡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繡工相繼輩出,使繪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繡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繡作。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繡前需先有計畫,繡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捨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之滿地施繡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說明了宋繡之特色。
元代繡品傳世極少,台北故宮博物院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如宋繡之精工。 元代統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繡除了作一般的服飾點綴外,更多的則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被用於製作佛像,經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達拉宮保存的元代《刺繡密集金剛像》為其代表,具有強烈的裝飾風格。山東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繡,除各種針法外,還發現了貼綾的作法。它是在一條裙帶上繡出梅花,花瓣是採用加貼綢料並加以綴繡的做法,富有立體感。
明代的染織工藝,至宣德間始變發達。明代刺繡以灑線繡最為新穎突出。灑線繡用雙股捻線計數,按方孔紗的紗孔繡制,以幾何紋為主,或配以鋪絨主花。灑線繡是納線的前身,屬北方繡種,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后灑線繡蹙金龍百子戲女袷衣為例,它用三股線、絨線、捻線、包梗線、孔雀羽線、花夾線6種線、12種針法製成,是明代刺繡的精品。屬北方繡系的還有山東魯繡、衣線繡和輯線繡。刺繡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繡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繡之真傳。摹繡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繡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繡,蓋所謂畫繡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繡。顧繡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繡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捻線,絲細如髮,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繡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繡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鬥雞尾毛,薄金、頭髮均可入繡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繡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繡有極其巧妙精微之刺繡技術。
清代刺繡,宮廷御用的刺繡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製花樣,經批核後再傳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繡作坊,照樣繡制,繡品極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宮廷刺繡,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繡,著名的有魯繡、粵繡、湘繡等、京繡、蘇繡、蜀繡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繡,後又稱為“四大名繡”,其中蘇繡最負盛名。蘇繡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繡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繡針法的多種變化,繡工更為精細,繡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繡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繡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蘇繡出現了創新作品。光緒年間,余覺之妻沈雲芝繡技精湛,聞名蘇州繡壇。沈氏30歲時,逢慈嬉太后70壽辰,沈氏繡了“八仙慶壽”的八幀作品祝壽,獲賜贈“福”“壽”兩字,因而改名沈壽。沈繡以新意運舊法,顯光弄色,參用寫實,將西畫肖神仿真的特點表現於刺繡之中,新創“仿真繡”,或稱“藝術繡”,針法多變,富立體感。

經典名繡

在所有的繡花中,又以四大名繡為經典,四大名繡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繡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產品銷路尤廣,故有"四大名繡"之稱。
位列四大名繡之首的蘇繡,就是以蘇州為中心,包括蘇州各地工藝品的總稱。蘇繡主要由蘇州的平繡,雙面繡;常
蘇繡,丹陽,寶應的亂針繡;南通仿真繡;揚州的仿古繡;車台的發繡組合而來。蘇繡的歷史源遠流長,最初,它實在顧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是在廣泛吸取顧繡的特點和長處後,逐漸從作坊里孕育出一朵更為奇艷的鮮花。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態。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在刺繡的技藝上,蘇繡大多以套針為主,繡線套接不露針跡。常用三、四種不同的同類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繡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 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因此人們在評價蘇繡時往往以“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概括之。
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湘繡是四大名繡之一,具有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湘繡起源於湖南民間刺繡,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代,湖南地區的刺繡就有了一定的發展,到了清朝,湘繡已遍及湖南廣大城鄉,處處可見“母友相傳,鄰親相授”的傳藝學藝的生動場面。湘繡是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吸收了蘇繡和粵繡的精髓發展起來的。隨著湘繡產品生產和發展,刺繡藝人的辛勤和創造和一些優秀的畫家參與,他們把中國畫中的許多優良傳統都移植到了刺繡上,充分發揮了多種針法的表現物品細膩,刻畫外形內質明確的特點,使湘繡技藝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湘繡傳統題為獅,虎,松鼠等,特別是以虎為多見。湘繡作品以國畫為題材,與繪畫相結合,具有構圖章法嚴謹,形象生動逼真,色差鮮明,質感強烈,形神皆備,遠觀氣勢宏偉,近看出神入化的效果。曾有“繡花花生香,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
四大名繡之一的粵繡,粵繡是廣繡潮繡的總稱,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蘇顎《杜陽雜編》中就已有南海(今廣州番禺)少女盧眉娘“工巧無比,能於尺絹繡《法華經》七卷”的記載。唐代廣東刺繡的工藝水平已非同一般。唐玄宗時,嶺南節度使張九皋進獻精品刺繡給楊貴妃而獲加官三品,可見當時最高階層對粵繡欣賞有加。到明中期,因廣東沿海貿易交往便利,粵繡已揚名海外。清代,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英國創建了英國刺繡同業會,英王查理也倡導英倫三島傳播粵繡藝術,一時間粵繡被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藏有粵繡。粵繡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廣東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主要有衣飾、掛屏,褡褳、屏心、團扇、扇套等繡品。在藝術上,粵繡構圖繁密熱鬧,色彩富麗奪目,施針簡約,繡線較粗且松,針腳長短參差,針紋重疊微凸。常以鳳凰、牡丹、松鶴、猿、鹿以及雞、鵝為題材。粵繡的另一類名品是用織金緞或釘金襯地,也就是著名的釘金繡,尤其是加襯高浮墊的金絨繡,更是金碧輝煌,氣魄渾厚,多用作戲衣、舞台陳設品和寺院廟宇的陳設繡品,宜於渲染熱烈歡慶的氣氛。
四大名繡之一的蜀繡,亦稱“川繡”,指以成都為代表的四川刺繡。蜀繡的歷史也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繡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在當今的繡品中,蜀繡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比如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巨幅芙蓉鯉魚座屏和女演樂圖掛屏,雙面異色水草鯉魚座屏,大小熊貓座屏,都是蜀繡中的代表作。起源於川西民間的蜀繡,因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風格。蜀繡的技藝特點有線法平順光亮,針腳整齊,施針嚴謹,摻色柔和,虛實得體等,任何一件蜀繡都淋漓地展示了這些獨到的技藝,據統計,蜀繡的針發種類,有一百二十二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等。暈針用來表現繡物的質感,體現繡物的光,色,形,把繡物繡的惟妙惟肖。如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等,都表現了不同的粗,細,軟,硬,松,散等質感。蜀繡繡法靈活,適應力強。一般繡品都採用綢,緞,絹,紗,縐為面料,並根據需要,製作程式,配色,用線各不相同。
此外還有顧繡。顧繡又名“露香園顧繡”,為明代顧氏的顧名世家族所創,是一種聲名卓著的刺繡藝術技法和製品。
顧名世,松江人,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進士,官至尚寶世丞。顧名世的長子顧江海有一妾姓繆氏,善於絲繡,將精湛的技藝帶人顧家,於是世代相傳、遂成家法,以後顧氏後裔代代相傳、技藝絕倫,因此得名;又因為顧名世晚年修築園林“露香園”頤養天年,因此顧繡又稱為“露香園顧繡”。據傳顧氏繡法得自於皇宮內廷,顧繡的特點是:人針間不容髮,擘絲纖如毫毛,加上配色精妙,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顧繡圖案題材,以山水、人物、花鳥為主。其中有名的顧繡巧匠有繆氏、韓希孟和顧蘭玉。 繆氏是顧名世的長子顧江海之妾,也是顧繡的創始人。她繡技很高,“所繡人物、山水、花卉大有生韻”。 顧名世孫顧壽潛之妻韓希孟,擅長書畫、精於女紅,將顧繡技藝推向了極致,後人稱其繡品為“韓秀”或“韓媛繡”。 到了清代,顧名世的曾孫女顧蘭玉開設刺繡作坊,廣收徒弟,傳授顧繡技法。從此,吳地民間婦女爭相仿製。商人開設繡莊,收購繡品,顧繡之名蜚聲海內外。但是由於顧繡講究意境,須有相當美術根底,所以未能真正普及民間。此後顧繡就逐漸衰落幾至失傳。建國以後,由於對於傳統藝術加以重視,幾經努力,顧繡終於有所恢復。 目前收藏顧繡最多的是遼寧省博物館,其中印有“韓媛繡”、“韓氏女紅”的繡品有八幅。上海博物館藏有韓希孟的<藻蝦圖>等四幅繡品。此外,江蘇南京博物院、鎮江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也收藏有傳世的顧繡,如《杏花村》、《山水三壽》等圖軸。
還有京繡,又名宮繡,它以雅結,精細,圖案秀麗,針法靈活,繡工精巧,形象逼真為主要特徵。其選料精當貴重,
豪華富麗,不惜工本。京繡以在絨布上織繡為其獨到之處,在京繡作品中,一針一線無不浸透出帝王親貴的傾天權勢。京繡的最大特點是繡線配色鮮艷,其色彩與瓷器中的粉彩,相近。京繡講平,細,勻,光,甚至超過蘇繡。京繡在產品規格上,多種多樣,尤其是有些紋樣在其他繡品中是不準使用的,如龍袍等。京繡在圖案紋樣的運用上更講求豐富的吉祥喻意,繡面豐富充實,繡品上圖案都以吉祥八寶(寶珠,方勝,玉磐,犀角,古錢,珊瑚,銀錠,如意)八吉祥(輪,螺,傘,蓋,花,冠,魚,腸,因代有佛門色彩,也被成為佛家八寶),海水江崖(有灣立水,立水,立臥三江水,立臥五江水,全臥水)。京繡所用的主要顏色有黑,黃,紅,藍四色。黑為玄,黃為權,紅為喜,藍為貴。其代表繡品有皇家用品,清代官服補子,群仙祝壽,百子圖等。
漢繡主要流行於荊沙,武漢,洪湖一帶,其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還參加了巴黎,華沙等國際展。漢繡,是以楚繡為基礎,融會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它的用針有別於四大名繡,採用了一套鋪,平,織,間,壓,纜,摻,盤,套,墊,扣的針法,以“平金夾繡”主要表層破色,層次分明,對比強烈。追求充實豐滿,富麗堂皇的熱鬧氣氛。繡品可以以枝上生花,花上生葉,葉上還可出現“花無正果,熱鬧為先”的美學思想,呈現出渾厚,富麗的色彩。
隨著刺繡的發達與創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許多新的刺繡,如亂針繡、束繡、雙面繡、雙面異色繡、精微繡、彩錦繡等。另外還有許多邊疆少數民族的織繡,亦充分表現原始風格的自然美與拙樸之美。刺繡最早多為實用,及至宋元廣及書畫之製作,漸乃成為藝術珍賞之用。故宮所藏之刺繡,多屬此類。時代最早者為五代,而用品最多者為清代。經歷代的創新發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幾乎皆為精品,繡工勻整,針線細密,設色精妙,深得書法精髓,且均裱裝成冊軸卷,使觀賞者往往誤以為書畫,欣賞珍藏藝術價值極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