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冶金簡史
- 作者: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簡史》編寫小組
- 出版時間:1978年2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 :15031165
《中國冶金簡史》是197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簡史》編寫小組。內容簡介本書簡要論述了我國冶金技術的發展歷史。全書分六章。第一章簡單介紹了原始社會末期開始使用金屬的情況和商周青銅冶鑄工藝的高...
10 李眾.中國封建社會前期鋼鐵冶煉技術發展的探討.考古學報,1975(2):1~22.11 李眾.關於藁城商代銅鉞鐵刃的分析.考古學報,1976(2):17~34.12 柯俊等.中國冶金簡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13 柯俊.冶金史.載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751~759.14 ...
第六章 中國冶鐵技術起源的新探索 6.1 中國鐵冶金考古研究簡史 6.2 中原地區早期鐵器:以韓城梁帶村M27出土鐵器為例 6.3 黃河上游地區早期鐵器:以陳旗磨溝墓地出土鐵器為例 6.4 新疆早期鐵器 6.4.1 新疆出土早期鐵器概況 6.4.2 伊犁地區早期鐵器的鑑定 6.4.3 新疆早期鐵器的年代及研究展望 6.5 長江...
簡史 1875年普爾塞爾(A.Pourcel)在法國泰爾努瓦(Terre Noire)的高爐內煉出含有60%~80%Mn,6%~7%C的高碳錳鐵。20世紀初中國漢陽鐵廠在100t高爐內冶煉鏡鐵。1937~1944年日商在天津建制鐵所冶煉錳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陽泉鋼鐵廠用高爐冶煉鏡鐵和錳鐵。鞍山鋼鐵公司於1950年用試驗爐和臨近大修的...
真空熔煉使在常壓下進行的物理化學反應條件有了改變,這主要體現在氣相壓力的降低上。只要冶金反應中有氣相參加,而且反應生成物中的氣體摩爾數大於反應物中的氣體摩爾數的數值時,若減小系統的壓力,則可以使平衡反應向著增加氣態物質的方向移動,這就是真空熔煉中物理化學反應的最根本的特點。控制 大氣熔煉和澆注的主要...
成立於1988年1月(原名中國冶金澳大利亞有限公司),是中鋼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簡介 中鋼澳大利亞公司與澳大利亞哈默斯利鐵礦有限公司於上世紀80年代末期組成契約式合營企業,合資經營恰那鐵礦,中方在合營企業中占有40%股份。 恰那鐵礦總投資4.2億澳幣,合營項目將生產2億噸高品位的鐵礦石。發展簡史 恰那鐵礦於1990年...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塘路666號。隸屬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簡稱中鋼集團,英文縮寫SINOSTEEL)。發展簡史 1963年8月1日,冶金工業部以瀋陽礦山研究所、北京礦冶研究院第二選礦室和龍煙礦山研究室為基礎,在安徽馬鞍山市成立“冶金工業部黑色冶金礦山研究院”。1970年8月26日,...
簡史 人類最早獲得鐵的方法就是直接還原法。但原始工藝複雜,效率低,不能適應人類進步的需要,後被二步法取代,這成為鋼鐵冶金技術的一次飛躍。隨著人們對鋼鐵需求的巨大增長,冶金焦供應日趨緊張。到18世紀又提出現代直接還原連續鑄鋼|煉鐵的構想,1865年在英國提出了第1個直接還原專利,50年後才出現了工業化的霍...
2005年以唐鋼為核心,聯合宣鋼、承鋼整合組建而成。2005年末,資產總額581億元,在冊職工總數93569人,產鋼1607萬噸,位居中國第二位。在中企協公布的企業排行榜上,排名全國企業500強第43位,全國製造業500強第16位,黑色冶金及壓延加工企業第4位。簡介 發展簡史 唐鋼集團下屬的三個企業都是我國建廠較早的大型骨幹...
簡史 電弧爐煉鋼起源可上溯到1853年,法國人皮鬆(Pisson)用兩根水平電極在熔池上方發生電弧間接加熱熔池熔鍊金屬成功。1879 年西門子(K. W. Siemens)改用一根直立電極與金屬熔池直接產生電弧而加熱熔池。1899年,美國有人曾試用兩根直立電極直接加熱熔池的方法,但使用的仍是直流電源,功率不足以熔化廢鋼,未能用於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