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是1990年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堅、王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
- 作者:陸堅、王勇
- 出版社:杭州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0年
- ISBN:9787810350686
《中國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是1990年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堅、王勇。
《中國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是1990年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堅、王勇。叢書信息 日本文化研究叢書 (共8冊), 這套叢書還有 《日本俳句與中國詩歌》,《中國館藏日人漢文書目》,《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鉤沉 ...
探討中國文獻典籍向日本流布的軌跡與形式,研究日本對漢籍的保藏與吸收,評估漢籍對日本社會生活發展在各個層面上的作用與影響,便成為亞洲文化史研究的重大課題之一。當然,中國文獻典籍在域外的傳播,它本身就權成了中國文獻學的一個特殊系統。從本質上講,它是國內文獻學在境外另一種異質文化背景下的延伸。因此,...
《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是1998年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大庭修。作者簡介 大庭脩(1927~2002)先生是日本秦漢法制史、中國簡牘學、中日交流史著名學者。曾任關西大學文學部教授,文學部長,皇學館大學教授、校長,大阪府近飛鳥博物館館長,兼任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
挖掘《山海經》這部中國典籍在日本傳播的軌跡和形式,不僅可以更好地明證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的內涵,而且也能夠追溯古代東亞文明共同體內的中國、日本、朝鮮之間的交流史。本書對《山海經》在日本的傳播和影響進行系統、全面、綜合、深入、細緻的研究,為國內的《山海經》研究提供材料、思路和方法等...
第二章 中國古代“狂僧”形象的東漸及影響 第一節 中國古代的“佯狂”形象:從隱者到高僧 一、中國古代典籍中的“佯狂”形象 二、中國高僧傳中的“狂僧”形象 第二節 《懷風藻》所收《智藏傳》與竹林七賢 第三節 《增賀傳》的形成與中國高僧傳 一、歷代日本僧傳中的增賀奇行 二、《發心集》增賀說話與...
《中國古典小說在日本江戶時期的流播》是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健強。內容簡介 江戶時期,中日兩國保持著密切的典籍文化交流。在現代學術史上,學者們對“三言二拍”等白話小說的研究,在起始階段,往往是重新發掘流入日本的中國小說文獻。本書分別從傳入與獲取、閱讀與訓點、翻譯與評點、翻刻...
這一時代最負盛名的中國詩人是白居易,幾乎每個詩人都聲稱受其影響,如菅原道真名句“葉落梧桐雨打時”便直接化用白居易《長恨歌》中“秋雨梧桐葉落時”。直到今天,日本民間還保存著不少白居易神社遺址。不會漢字也能寫漢詩 唐詩在日本的傳播有其自己的特點。在日本流傳的中國古詩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自然被...
《中國典籍日本注釋叢書:孝經卷》是202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孝經卷》收録中江藤樹《孝經啟蒙》、貝原存斎《孝經纂注》、片山兼山《古文孝經參疏》、山本北山《孝經集覽》、朝川善庵《孝經私記》、九鬼隆都《古文孝經攝字注》六種,分成三冊。《古文孝經參疏》上下卷,為寬政元年(1789)...
《中國典籍日本注釋叢書:孟子卷》是202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收録竹添光鴻《孟子論文》、皆川淇園《孟子繹解》、太田錦城《孟子精蘊》、頼山陽《孟子筆記》、大槻磐渓《孟子約解》六種日本漢學家對《孟子》的註解之作。《孟子繹解》十四卷,為日本寬正九年(1797)刻本,《孟子論文》七...
第二節 中國古籍記載的古朝鮮 第三節 朝鮮神話 第三章 日本文化的黎明時期--日本神話與中國文化的交融 第一節 中日二神創世神話的交融 第二節 中日"獨身神"神話的共融 第三節 日本"天孫降臨"神話與中國文化的交融 第四節 日本的"唯美神話"與中國上古的"物崇拜"第二編 思想哲學編 第四章 中國古代...
今後凡查檢唐代及唐以前典籍,除了《隋志》、兩《唐志》外,切勿忘記早於兩《唐志》的《見在目》。有二十幾位日本、中國學者對這部目録及其作者作過研究,其中就本文內容作過全面研究的有三位:狩谷望之、森立之、孫猛。小長谷惠吉(1865-1944)《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解說稿》(くにたち本の會,1936.5;附...
為系統開展這一領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礎,近年來筆者先後獲得吳文俊數學與天文絲路基金(“中國數學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研究”,吳文俊數學與天文絲路基金項目,項目編號:WFS20035)和; 然科學基金(“中國數學典籍在日本和朝鮮半島的流傳與影響研究”,項目批准 號:10271051)的資助,對中國數學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