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歷史通覽

中國共產黨歷史通覽

《中國共產黨歷史通覽》是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李忠傑創作的黨史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2月。

該書以歷史事實為依據,將中國共產黨歷史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有機貫通,全方位多角度敘述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的光輝歷史,系統回答了中共黨史的一些重大歷史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檔案、重要人物,詳細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共產黨歷史通覽
  • 作者:李忠傑
  • 類別:黨史
  • 字數:75萬字
  • 首版時間:2021年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共產黨歷史通覽》分上下兩冊,共15章。上冊主要介紹1921年至1978年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包括“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大革命運動”“土地革命戰爭”“全民族抗日戰爭”“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10章;下冊聚焦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包括“偉大歷史轉折和改革開放潮流的興起”“進入新階段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等5章。

作品目錄

上冊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第二章 大革命運動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戰爭
第四章 全民族抗日戰爭
第五章 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一、近代中國的兩大矛盾和社會狀況
二、震盪中的社會變遷
三、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四、民族覺醒的五四運動
五、星火初燃的共產黨早期組織
六、中共一大宣告黨的誕生
七、黨的原生態初心和使命
八、黨的二大與第一個章程
九、成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槓多支部
一、早期的工農閥拔員運動
二、黨的三大與國共合作
三、黨的四大與“到民眾中去”
四、世所罕見的黃埔軍校
五、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六、暴風雨來臨時的五大
七、黨章規範的多個“第一”
八、大革命的慘痛失敗
一、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鎮壓
二、冬宮與井岡山的差別
三、黨的六大和領導機構的變化
四、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五、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六、鬥智鬥勇的反“圍剿”鬥爭
七、“左”傾錯誤的危害
八、紅軍長征與遵義會議
九、在大起大落中成長的黨
一、日本侵略中國的野蠻暴行
二、艱苦卓絕的局部抗戰
三、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四、開闢和堅持敵後戰場
五、堪稱模範的抗日民主根據地
六、黨在國統區的工作和南方局的貢獻
七、國共兩黨的合作與摩擦
八、正確處理國際戰略關係
九、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
十、第一次在自己房子裡開的黨代會
十一、中國躋身“世界四強”之列
十二、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一、建立“聯合政府”的努力
二、重慶談判與內戰爆發
三、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
四、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五、黨的建設和領導制度
六、“神秘”的地下鬥爭
七、與國民黨軍的戰略決戰
八、走向城市的七屆二中全會
九、進京“趕考”落腳香山
第六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第七章 大規模的社會改造
第八章 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和教訓
第十章 在徘徊中前進的兩年
一、籌建新中國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三、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
四、嶄新的國家標識
五、新生的國家政權
六、全國大陸的解放和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
七、確立黨的執政地位
八、最初的外交關係
一、暴風驟雨式的土地改革
二、社會各方面的民主改革
三、抗美援朝戰爭
四、恢復國民經濟
五、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制定和實施
六、一屆人大與新中國第一部憲法
七、社會主義改造
八、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
九、初步形成一元化領導格局
十、對思想文化領域的改造
十一、奠基立業的建設工程
十二、蘇聯東歐援助項目的實施
十三、初登國際舞台
一、“以蘇為鑑”的思考和探索
二、執政後的第一次黨代表大會
三、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四、向科學技術進軍
五、整風運動和反右派鬥爭
六、“大躍進”運動
七、人民公社化運動
八、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九、國際共運的大變動
十、十年間的歷次中央全會
十一、高層會議的政治軌跡
十二、戰天鬥地的激情和壯舉
十三、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
一、“文化大革命”的發生
二、黨的九大和“斗、批、改”的進行
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四、大規模的三線建設
五、農村醫療衛生事業
六、黨的十大及其前後的政治局精影洪棄勢
七、鄧小平主導的整頓
八、曲折中的閃亮風骨和成就
九、“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十、黨對“文化大革命”的結論
一、歷史航向的調整與徘徊
二、開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三、過渡中的十一大
四、教育領域的撥亂反淋微承正和恢復高考
五、呼喚科學的春天
六、農村改革的嘗試
七、真理標準問題大討影鴉府論
八、人大政協恢復活動
九、社會變革的醞釀
下冊
第十一章 偉大歷史轉折和改革開放潮流的興起
第十二章朵祖地 進入新階段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十三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腿設堡紙局面
第十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第十五章 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歷史轉折
二、全面撥亂反正的完成
三、經濟調整與認識國情
四、經濟體制改革的起步
五、農村改革的發展
六、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七、黨的十二大與現代化建設綱領
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
九、科技教育體制的改革
十、對外開放的提出和實施
十一、開寫民主法制建設的新歷史
十二、恢復和加強統一戰線
十三、加強黨的建設和反對不正之風
十四、精神文明建設的提出和推進
十五、“一國兩制”方針的確立和重大突破
十六、政治體制改革的思考和推進
十七、黨的十三大與基本路線
十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
十九、政治風波考驗和三年治理整頓
二十、時代主題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鄧小平南方談話
二、黨的十四大的歷史決策
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四、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
五、科教興國戰略
六、依法治國方略和以德治國
七、十五大與跨世紀發展規劃
八、“八七扶貧攻堅”與西部大開發戰略
九、三個五年計畫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十、政治文明建設與黨政機構改革
十一、“一國兩制”與港澳回歸
十二、高舉和平與發展兩面旗幟
十三、“走出去”與加入世貿組織
十四、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十五、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21世紀
一、黨的十六大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二、抗擊非典與科學發展觀
三、從“建立”向“完善”邁進
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六、黨的十七大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應對重大挑戰
八、“三農”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九、穩步有序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十、政府機構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十一、文化建設與文化體制改革
十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
十三、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十四、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十五、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十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宣告確立
一、黨的十八大的繼往開來
二、偉大復興中國夢
三、從“建設”向“建成”邁進
四、“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五、全面從嚴治黨
六、以高壓態勢加強反腐敗鬥爭
七、全面深化改革
八、全面依法治國
九、新發展理念與發展戰略
十、建設美麗中國
十一、加強社會民生建設
十二、堅持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十三、強軍興軍與國防軍隊改革
十四、“一帶一路”和全面開放新格局
一、不忘初心登高望遠的十九大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
三、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四、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
五、將新時代的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六、修改憲法與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七、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八、打贏扶貧脫貧攻堅戰
九、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和鬥爭
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十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十二、具有重要意義的新立法和決定
十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十四、歷史交匯點上的戰略謀劃

作品鑑賞

立足史實
該書的寫作是以作者長期從事黨史工作的積累和成果為基礎,遵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決議的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的主題、主線、本質和主流,牢牢把握史實、評價、表述、口徑的規範性。該書堅持史實的準確性和觀點的權威性,基本內容都以中共中央批准、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中國共產黨簡史》等為準、或為基礎。
史論結合
該書事實材料豐富,涵蓋範圍廣闊,介紹了一些不為讀者熟悉的史實、故事、情節和細節。該書注重運用史料和研究成果,注重用詳實的數據說話。書中穿插講述很多黨史故事,“蠟燭人生觀”的蕭楚女、打入國民黨要害部門的“北平五烈士”、躺上海街道睡覺的人民解放軍等等。
系統全面
該書將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史作了系統的梳理闡述,對重要的事件和歷史過程,在一個標題下作出完整交代,簡明扼要,系統全面。該書不僅總體上呈現了百年黨史的面貌,還把黨史長河中的重要事件擷取出來,突出著墨,系統全面而又凸顯重點。該書理論闡釋的重要特點就是深刻簡明、鮮活生動。比如,在書中第十三章,作者把多種所有制改革比喻為萬馬奔騰,把公有制比喻為領頭的紅馬,把其他各種經濟成分比喻為各種不同顏色的駿馬。並強調,紅馬的作用,關鍵是起控制和引導作用,領著隊伍向一個正確的方向賓士。無論紅馬還是黑馬,在競賽中都是平等的,都要在市場經濟的奔騰前進中較量、競爭。黨史研究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該書中多處理論闡釋有解疑釋惑的作用,許多新認識新論斷貫穿在對歷史過程、歷史事實的具體描述和評點中。
文風鮮活
該書能把深刻的內容用大眾化的語言呈現出來,可讀性較強。尤其是多處引用古詩詞和典籍,使表達更富有詩意,更富有文采。比如,在第六章引用了趙匡胤的詩作《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比作初日高升,光芒萬丈。第十一章引用了《劉子·思順》中的名句:“山海爭水,水必歸海。非海求之,其勢順也。”用以闡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大勢所趨、順天應人。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5月,該書入選“中國好書”2021年4月榜單。
2021年6月,該書入選“新華薦書”第八期。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共產黨歷史通覽》
2021年2月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978-7-5035-6454-3

作者簡介

李忠傑,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文風鮮活
該書能把深刻的內容用大眾化的語言呈現出來,可讀性較強。尤其是多處引用古詩詞和典籍,使表達更富有詩意,更富有文采。比如,在第六章引用了趙匡胤的詩作《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比作初日高升,光芒萬丈。第十一章引用了《劉子·思順》中的名句:“山海爭水,水必歸海。非海求之,其勢順也。”用以闡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大勢所趨、順天應人。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5月,該書入選“中國好書”2021年4月榜單。
2021年6月,該書入選“新華薦書”第八期。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共產黨歷史通覽》
2021年2月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978-7-5035-6454-3

作者簡介

李忠傑,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