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般若學》是2014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宏、印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佛教般若學
- 作者:蔡宏 印順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1日
- 頁數:337 頁
- 開本:16 開
- 外文名:A Study on Chinese Prajna
- 語種:簡體中文
《中國佛教般若學》是2014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宏、印順。
《中國佛教般若學》是2014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宏、印順 。內容簡介 《中國佛教般若學》為作者蔡宏關於中國佛教般若學的研究文稿,分經典、歷史和思想三大部分。具體為關於佛教般若類經典(如漢傳、藏傳般若經典及般若學的...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是在西晉時期較早傳譯到中國的大品般若經典,經中系統闡述了般若學的基本思想,如性空、諸法如幻、諸法皆假名、方便、二諦、法性等思想,這些思想對人們理解理解般若學有著重要影響。當時的佛教學者們從中吸收了...
(一)較好地掌握因明學《釋量論》、般若學《現觀莊嚴論》、中觀學《入中論》和《俱舍論》;(二)初步具備從事佛教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具備從事佛教教務活動的基本能力。第十三條 申請智然巴學銜,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系統掌握因明學...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是2000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桂明。內容簡介 本卷對中國佛教史上從魏晉南北朝般若學的“六家七宗”到隋唐佛教的四大宗教各自的思想淵源、學術傳承、基本義理以及各派之間的互相聯繫及此消彼長等,...
魏晉時期,大乘般若學引起了當時玄學家們的興趣,形成研究高潮,對中國思想史和佛教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收於大正藏第八冊。為現存般若經譯本之最古者,共三十品。內容闡明般若波羅蜜之法,並敘及其受持之功德。據出三藏記集卷七所...
這三個譯本中,以曇無讖的譯本最為完善,對中國佛教發展影響也最大,故一般所說的《涅槃經》,一般就指該譯本。《大般涅經》的內容,主要是綜合了《般若經》的“性空”說,大眾部的“心性本淨說”和《法華經》的三乘合一說,...
(六)釋道安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三節佛圖澄、釋道安的弟子及其傳教活動 竺僧朗 竺法雅和“格義 竺法汰 曇翼 法遇 曇徽 道立和曇戒 第四節六家七宗 (一)兩晉之際般若學的興起和學派的分化 (二)本無宗 (三)心無宗...
(六)釋道安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三節 佛圖澄、釋道安的弟子及其傳教活動 竺僧朗 竺法雅和”格義 竺法汰 曇翼 法遇 曇徽 道立和曇戒 第四節 六家七宗 (一)兩晉之際般若學的興起和學派的分化 (二)本無宗 (三)心無...
《中國佛教史(第1卷)》是第1卷中國佛教史,書中具體包括了:關於東漢明帝感夢遣使求法說、東漢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創立、東漢時期漢譯重要佛經剖析、支婁迦讖及其所傳的大乘般若學等內容。《中國佛教史(第1卷)》適合從事相關...
一 佛教創立 (一)佛教的創立 (二)四諦、十二因緣 (三)三法印 (四)經典的結集與部派佛教 (五)大乘與小乘 (六)大乘佛教的發展階段 二 佛法東漸 (一)佛教東漸的傳說和史實 (二)小乘禪學與大乘般若學 (三)東漢...
沿台階往上走,岩壑陡壁,喻意佛教文化傳到我國傳布者經歷的跋山涉水之艱苦。經過第二級瀑布,拾級而下,正前方是一幅12米、高25米寬的石壁浮雕像,畫面場景為南朝時期大批高僧名士雲集剡中(今新昌),研究佛教般若學,還有曇光開山、...
第一章 中國佛教的淵源 1 菩提樹下的覺悟 2 印度佛教的繁榮 第二章 佛法東渡之初 1 白馬馱經的傳說 2 《四十二章經》和《牟子理惑論》3 康僧會與江南佛教 第三章 成長中的中國佛教 1 魏晉般若學 2 高僧釋慧遠 3 竺道生...
即色宗指的是中國東晉時期佛教般若學“六家七宗”之一。據吉藏《中論疏》,謂有二家:“一者關內即色義”,“次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論》”。然據《肇論·不真空論》所引,所謂“關內即色義”,實即支道林的主張。《世說新語·...
這一思想起源於中國東晉佛教學者僧肇的《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僧肇讀《維摩經》,欣賞不已,遂於鳩摩羅什門下出家,為羅什的得意門生,被稱為“法中龍象”,擅長般若學,以妙有思想解空,被人稱其“解空第一”。提出了“...
王仲堯:《僧睿、僧肇、周顒合論——中國佛教般若學之理論建設》,《中國文化月刊》二六七期,二○○二年六月,頁四十一—六十二。王仲堯:《僧肇般若學與王弼易學》,《普門學報》第十四期,二○○三年三月,頁六十五—九十八。盧桂珍:...
可以說,支婁迦讖是中國翻譯和傳播大乘佛教的創始者。如《道行般若經》,亦稱《般若道行品經》,與三國吳支謙譯《大明度無極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屬同本異譯,是反映佛教般若學的較早的一部佛經,主要宣揚大乘...
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中國佛教的世間化運動 禪——創造者的哲學 禪宗詮釋學與世界倫理 超越一般宗教形態的南禪 《坐禪三昧經》中五門禪的思想及意義 宋代在京城傳法的雲門宗禪僧 孔門大乘陽明禪 論中國早期般若學的產生與特質 東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