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前言,目錄,概說,
內容簡介
中國佛教寺院建築精美、壯麗.不僅具有佛教的特徵,還體現出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特色.是中華文化寶藏的一部分。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史的研究.注重野外考察,跑遍中國名山大川,對古建築尤其中國佛教寺院建築進行實地測繪、現場分析。本書是作者幾十年積累和研究的成果。書中對中國佛教寺院建築作了全面的闡述和探討.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讀者從中能詳盡地了解中國佛教寺院建築這一中華文化寶藏。
作者簡介
張馭寰,吉林舒蘭縣人,畢業於東北大學工學院建築系,著名的古建築專家、建築史學家,現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張先生曾在建築大理師梁思成麾下工作多年,受梁先生嚴謹治學風格的薰陶,辛勤耕耘,對中國古代建築以及城市規劃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見解。他厚積薄發,迄今出版《中國城池史》、《中國古代建築分類圖說》等三十多部關於中國古建築和建築史方面的學術專著,先後進行仿古建築設計六十多項。張先生曾在台灣十數所大學講學,並出任美國西法尼亞大學等八所國外院校的講座教授,致力於將燦爛的中華建築文化更系統、更清晰地展現給世界。
前言
年少時,我曾經在中國大陸各名山古剎參學訪道。來到台灣後,因為弘法的關係,我南北行腳,跑遍寶島的寺院殿堂,後來更應信徒之邀,遊方全球五大洲講經說法。每到一處,我都很留意當地建築的構造格局及形成歷史,感到饒富意味。尤其從參訪寺院的經驗中,我更深深體會到佛教是一個極具包容性的宗教,無論流傳到哪裡,都能與當地民風結合,發展為適於當地的佛教。佛教傳入中國的情形也不例外,在18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奔流融匯的結果,不但令原本富麗燦爛的中華文化再增內涵,也使得佛教教義在中國人勤勞務實的民風助長下,得到更實質的開展。這些,我們都可以從對歷代佛寺建築的研究中一窺端倪。例如:中國的佛寺由早期摹仿印度及犍陀羅藝術的迴廊寺宇建築,到佛教極盛時期的中國宮室形制,乃至元、明、清時期的藏傳佛教受中國札制制度影響,它的總體布局不僅顯示了佛教藝術與民族傳統的融合程度,更可由其材質、樣式等來考察當時建築結構及裝飾美學的發展情形。並且,從壁畫繪製、塔殿樓閣、弘法講堂、石質經幢的相繼盛行,則能看出每個時代、地域對佛教的需求各有不同,換言之,也就是佛教能因應時代、地域的需求,來發展其“普度眾生”的效果。
從書本知識的學習中和實地的參訪經驗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無論是一草一木,或一磚一瓦,都蘊藏著無比豐沛的生命力量。抱著學習的心態,來參訪歷代興建的佛教寺院建築,還有一項最大的收穫,就是我們可以從中了解當時的僧團如何在當地活動,以及他們在文化建設、教育啟迪、淨化人心、資生利眾等方面的貢獻,從而省思應如何配合現有的環境資源及社會動態,擘劃出合乎時代需求的佛寺建築,以接引廣大的離苦得樂人士。
欣聞在祖國大陸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的張馭寰教授,50多年來埋頭於各式建築的考察,如今,張教授更傾其研究所得,傾力撰寫出這部《中國佛教寺院建築講座》大作。成功之日,在這裡冀望該書能廣為流通,並引發有心之士從各方面來探討佛教對於整個社會的意義,進而促使佛教在不斷地創新與突破中裨益更多的眾生。張教授是我的朋友,1993年,我們曾邀請他來台灣,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專授中國佛教寺院以及中國佛塔兩門課程,得到學院同學的好評。今日當該書出版之日,特此為序。
2007年6月於台灣高雄佛光山寺
——————————張馭寰
目錄
第一章 佛教之傳來與發展以及佛教寺院的建立
(一)概說
(二)寺院位置及其寺址選擇
(三)中國第一座寺院
(四)中國佛教寺院的規模
(五)中國佛教寺院初期的式樣
(六)佛教寺院與禮制制度的關係
(七)中國佛教寺院建設選取景觀的方式
(八)中國佛教寺院名稱之來源
(九)關於伽藍七堂
(十)關於中國五山十剎的問題
第二章 中國佛教寺院建築歷史的發展
(一)概說
(二)兩漢時代寺院的狀況
(三)三國時代的寺院
(四)北朝時代的寺院
(五)隋代建造舍利塔的寺院
(六)唐代佛教寺院
(七)五代時期的寺院
(八)宋、遼、金、西夏時代的寺院
第三章 中國寺院總平面布局的式樣
(一)概說
(二)中國寺院的總體布局
(三)寺院外圍的界限
(四)為寺院建城池的探討
(五)寺院內外的蓮花路
(六)寺院裡的園林
(七)寺院裡的綠色景觀
第四章 對寺院中單座建築的分析
(一)概說
(二)寺院的圍牆
(三)大三門(山門)
(四)寺院裡對門的要求
(五)對佛殿的分析
(六)各種佛殿建築
(七)高閣建築
(八)鐘樓、鼓樓
(九)塔與殿並列之布局
(十)樂台、拜台、高台、戒台
(十一)寺院中對堂的建設
(十二)寺院外部建塔或建大佛
(十三)監院、方丈院
(十四)戒場、式壇
(十五)僧眾用房
(十六)碑樓、碑亭、亭台
(十七)廊院與群房
(十八)斜廊與飛廊
(十九)寺院與祠堂、住宅的關係
第五章 寺院裡的附屬建築
第六章 寺院的選址及其奇異之設計
第七章 獨具特點的佛教寺院
第八章 山寺、平地寺與水院
第九章 佛教宗派祖庭寺院
第十章 佛教高僧、大師與所在寺院的關係
第十一章 寺院的塔林
第十二章 中國各地有代表性的寺院
第十三章 中國石窟寺
第十四章 寺院裡的藝術表現
第十五章 中國佛教寺院對世界各國之影響
附錄一 中國佛教協會聯絡的寺院
附錄二 中國各地的寺院
參考文獻
概說
佛教的傳人是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佛教是一種宗教性組織,在封建社會中對人們的生活和思想影響很大。佛教寺院中人口眾多,占有廣大的土地,從西晉到唐末共建寺院10萬座左右。據《廣弘明集》上說,當時的普通佛寺有500多人左右,小寺有百餘人,最大的寺院有上萬人,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
佛寺的面積取決於寺院的經濟條件。小寺可以只用一間房屋,大寺則可能有百間房屋。寺院布局,依據中國禮制的規定,主要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前低後高;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從山門到前殿到左右鐘鼓樓,因地制宜進行建設。無論什麼樣的寺院,前端一般都有獅子、旗桿、大牌坊、門樓等;進門之後,道路式樣分為兩種,一種為直入式,一種為迂迴式。
寺院的主要建築如下:
總門:即大門,為全寺最主要的出入口,以大圍牆包圍。大寺都有總門,小寺只有山門。山門一般建設三門,一個主要門,兩個次要門,寺院山門一般做三間,大寺山門有的為五間式樣,門上懸匾書寫“口口寺”。
塔院:早期寺院都建有塔院,一般建在中軸線上,有大有小,例如登封少林寺塔院、山西廣勝上寺塔院。魏唐時代的佛寺都有塔院。塔院一般呈方型,四面建設有矮牆,院內有高塔。
佛殿:是寺院中的主要建築,有前殿、中殿、大雄寶毆、後殿等。其中,大雄寶殿又是寺院的中心建築,非常高大,裝飾華麗,間數有三間、五間、七間、九間不等,一般佛殿前都建有獻殿或獻亭。
高閣:很多寺院最後部都有一個大閣,其用途不同,分別有觀音閣、萬佛閣、藏經閣、昆盧閣、大佛閣、千佛閣、彌勒閣、舍利閣等。佛寺建設大閣的制度起源於唐代,後來影響到元明清時代的佛寺建築。另外,山西一帶的佛寺在山門處建有高大的閣樓,山門與高閣相結合,這是山西地方之特色,在其他地方很少見。
法堂:在當代禪宗寺院裡常常出現,就是一般大式的房屋,三間或五間,為坐禪及講經、講法之用,非禪宗寺院不設法堂。
此外,寺院中的建築還有鐘鼓樓、廊廡、僧房等。
(二)寺院位置及其寺址選擇
佛教寺院所處位置可分為兩種情況,在平地建寺,即為平地寺;若在山中建寺,即名日山寺。寺院在我國分布甚廣,從繁華的城市一直到廣大的鄉村,都建有寺院。
山寺一般都建在山林之間,有的建在山下,有的建在山腰,還有的建在山頂端,這由各寺選擇相宜之地來決定。一個寺院,如果經濟收入高,高僧勢力大,就會在山間建立大寺。唐宋以來,禪宗發展很快,禪宗主張“清淨無為”,所以禪宗寺院一般都很樸實。
大部分山寺都建在山腰偏上的部位,登入時,需沿著山間溪流逆流曲曲而上。在山下遠觀,全寺藏於萬樹叢中,根本看不到寺院;如果站立在寺院中,遠望山下十里風光,則村屋林舍,盡收眼底。北京靈鷲峰靈鷲寺、交城石壁山玄中寺、太行山百家岩寺、中鎮山廣勝寺等都是這種選址方式。
在山頂端建寺也比較普遍。峨眉山、九華山、五台山山頂端都建有寺院,平涼崆峒山、呂梁山也都在山頂端建立了寺院。
在山腳下建立的寺院,人們常稱之為山根寺。在山根建寺,這是一個信號,說明由這座寺院可以登山,山上有寺或者是山上有風景點,山根寺就成為總的引路口和進山的要道。四川峨眉山報國寺即是山根寺,也是登人峨眉山的總引路和登人峨眉山的通路要道。
山夾寺,指把一座寺院建在兩山之夾縫中或一山之劈洞中,前後可從外部觀覽到,這兩旁則是大山之劈縫。這是充分利用地形建造的奇特巧妙之作。
在江邊建立寺院,也是別有風味。這種寺院選取大江之邊建造,例如安慶之迎江寺,出山門馬上可以看到浩瀚的長江,真是氣魄萬
在江心建造佛寺,可稱為江心寺。江心寺建在大江之中心島上,四面臨江,天地接連,氣象壯觀。例如溫州江心寺就是這樣選址的。從大江之南北岸邊都可遠望溫州江心寺。寺院又分為東西二院,各建造一座塔,成為江心寺的標誌,遠遠都可望見。即使是在大霧迷漫的天氣,也可從遠處看到二塔,十分引入人勝。
(三)中國第一座寺院
洛陽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乃佛教傳人我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譽為“釋源”、“祖庭”。
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7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達洛陽,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將該僧院命名為白馬寺。
白馬寺座北朝南,總面積二百餘畝,其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昆盧閣五層殿堂等。
(四)華嚴宗祖庭寺——戶縣草堂寺 華嚴宗有數處祖庭,其一是戶縣草堂寺,其二是長安華嚴寺,又有長安至相寺。
草堂寺在戶縣東南10公里處的圭峰山麓。唐代在長安建造有四個大的寺院,第一個大寺即是草堂寺。這裡最早為姚秦時代大師鳩摩羅什譯經之地,至今寺內的鳩摩羅什塔尚存。唐代華嚴宗五祖宗密曾住在這個地方,在這裡撰寫《(圓覺經疏)》。後來歷經戰爭,寺院半毀,到昭宗皇帝時敕令重修草堂寺,詳見《佛祖統記)》卷53。
草堂寺建設時即有三條軸線,中軸線上前部為山門和大雄寶殿西軸線上為鳩摩羅什塔、塔殿;東軸線上為僧舍。全寺東西長80米,南北寬50米,總用地面積為4000平方米,是一座矩形寺院,為塔與殿並列的布局。
寺院何以草堂為名?據《秘藏記鈔)》日:草木可以成佛。天台 宗、真玄宗都主張草木可以成佛。草木成佛,草做佛座,乃是用吉祥草鋪佛座之意。
鳩摩羅什塔為葬鳩摩羅什大師而建。鳩摩羅什是龜茲國人(新疆中部),其父為印度人,母為龜茲國王之妹。鳩摩羅什出家後遍游西域,總觀群籍,後來,他從龜茲國到達長安入草堂寺,譯經380卷,如《(大品
般若經)》、《(小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經)》、《(阿彌陀經)》等。當大師圓寂後火化時,他舌頭堅硬,火燒不化,實有靈意。
鳩摩羅什塔平面為八角單層,用八色石塊砌成,名日“八寶玉石塔”。塔下重重基座,有須彌山(即光明山)、光山、妙高山,半腰為四大金剛。目前石塔保護完好。(三)淨土宗祖庭寺——西安香積寺 香積寺在西安市長安縣城南6公里處的神禾原上,鎬水源其側。隋唐時代在這裡建造過大型佛寺,原名光明寺,後來改名香積寺。香積寺坐北朝南,面積相當廣大,古代建造的大雄寶殿偏北,南到山門有近百米,所以有“騎馬過山門”之說。古大殿廢棄後,又在中軸線南端百餘米的地方建造新大殿,經過歷代的翻改,即為今天的大雄寶殿。殿北為佛堂。寺院中其餘殿閣房屋也都是後來重建的。
大雄寶殿的西院為善導大師塔,又名香積寺塔。東院有淨業塔,此塔偏後。全寺的四周有土牆包圍,構成香積寺的主體院。西牆之西為明代塔院,東牆之東北方向為唐元時代的塔院。 善導大師是光明寺的大和尚,也叫光明和尚。他住寺30年,除了洗浴之外,一直不脫衣服,始終穿衣坐睡,佛教叫做不倒丹。他平日舉目不見女人,淡泊了一切名利之心,每日夜晚講經,口吐萬條白光。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圓寂,高宗皇帝賜額日“光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