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學者文集:禪思與緬懷

中國佛教學者文集:禪思與緬懷

《中國佛教學者文集:禪思與緬懷》列入2010年寶慶講寺叢書——中國佛教學者文集,全書收錄作者關於中國佛教尤其史上重要人物和典籍的研究論文,前者如:雪竇重顯、慧能、馬祖道一、永明延壽等,後者如:《二入四行論》、《六祖壇經》等。所收論文還涉及對般若智慧與現代人心靈生活的討論以及對外來求法僧的研究,史料翔實。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佛教學者文集:禪思與緬懷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頁數:492頁
  • 開本:32
  • 作者:法緣法師 朗宇法師
  • 出版日期:2010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54236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佛教學者文集:禪思與緬懷》:寧波姚江邊著名古渡口青林渡北岸,坐落著千年古剎寶慶寺。北宋太宗端拱年時,僧宗定始創。南宋嘉定年間宋寧宗賜名。寶慶講寺。一代大儒、《三字經》作者、禮部尚書王應麟和另一大儒黃震都曾在此留下墨寶。寺周碧流環繞,綠樹如蔭,寺內殿堂重輝,玉佛即莊嚴。

圖書目錄

總序
宋代雪竇重顯禪師及其頌古禪風
達摩《二入四行論》的思想
《六祖壇經》的基本禪法思想及其歷史意義
慧能的頓悟學說
馬祖道一的禪法及其特色
永明延壽之禪淨思想
般若智慧與現代人的心靈生活
雪峰義存禪師的生平事跡
南宋求法日僧圓爾辯圓——對日本佛教文化的貢獻與影響
虛雲老和尚在雲南
緬懷一代高僧——真禪大和尚
《寶慶講寺叢書》已出書目

文摘

所謂舉古,舉是舉例,選取古代禪師公案(禪宗史書、語錄中記述的語句或禪僧修悟事例)中的語句、事例,或詳舉,或略舉,在方丈室或法堂說法的場合向門下弟子和參禪者宣示,以便啟示他們領悟修行和達到解脫的道理。《雪竇語錄》有(室中拈古)、(舉古)。拈古,也稱拈提、拈則,是在舉出古人公案之後加以簡單評量、論議。在禪宗燈史或語錄記述中,或加"師拈日",或只用"師雲"。舉古與拈古經常結合使用,先舉而後拈。其次是代別,即代語與別語。關於代別《汾陽無德(善昭)禪師語錄》卷中說:"室中請益,古人公案未盡善者,請以代之;語不格者,請以別之,目之為代、別。"①"未盡善者"和"語不格者"的意思相同,都是指對公案的語意未盡,需要給以"代語"或"別語",作進一步的解釋或評論。代語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指問答酬對間,禪師設問,聽者或懵然不知,或所答不合意旨,禪師便代答一語;其二,是指古人公案中只有問話,沒有答語,代古人的答語。所謂別語,是指古人公案中原有答語,作者只加一句別有含義的話。實際上二者差別不大,都是一種以代替回答的形式對公案作出補充性或修正性的解釋。②
以上舉古或拈古、代語、別語和頌古都是宋代文字禪的主要標誌。然其中,尤以頌古對後世影響更為深遠,加之士大夫對之特別喜愛,使它有著很強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序言

從佛法本身來說,教、理、行、證的修學次第,已經為佛弟子指明了修學的道路。但是,佛弟子因為自己的資質、喜好的不同,往往有所偏向,於是形成不同類型的佛法,有重義理、重實踐等區別。但是,作為佛弟子來說,義理的探討是為了將佛陀所要開示的真實事理,充分、完整地表達出來,如“阿毗達摩”雖然著重於論證“法”的自性、定義、關係等,但是其本意仍然在於“諦理的現觀”,最終歸於修證。那么,重修證的佛教,主要是從利益眾生的角度,重視佛法的適應性、實效性,所以對事相的分別比較少,如初期大乘經典以“般若”、“三昧”、“解脫門”、“陀羅尼”、“菩提心”等作為中心,來表達從發趣、修行到證入的歷程。雖然存在著種種不同的側重,但都是佛法的根本,都是以義理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為中心。中國佛教其實已經非常明顯地表明了這一點,如天台智者大師的教觀並重,這是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