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部成立於2015年12月31日,位於北京,目的在於加強頂層設計和領導管理,最佳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成,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現任陸軍司令員李作成,政治委員劉雷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司令部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原北京軍區聯勤部,並在各大戰區設立陸軍機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部
  • 目標:加快向全域作戰型轉變
  • 成立時間:2015年12月31日
  • 陸軍司令:李作成
  • 陸軍政委:劉雷
  • 機關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原北京軍區聯勤部
成立,軍事改革,陸軍簡史,五大戰區所屬集團軍,陸軍機關駐地,

成立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成立大會於2015年12月31日在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陸軍授予軍旗並致訓詞。習近平指出,成立陸軍領導機構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必將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載入人民軍隊史冊。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部
下午4時,成立大會開始。儀仗禮兵護衛著鮮艷軍旗,正步行進到主席台前。習近平將軍旗鄭重授予陸軍司令員李作成、政治委員劉雷。
陸軍主要領導,軍容嚴整、精神抖擻,向習近平敬禮,從習近平手中接過軍旗。全場官兵向軍旗敬禮。
授旗儀式後,習近平致訓詞。習近平強調,陸軍是黨最早建立和領導的武裝力量,戰功卓著,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勳。陸軍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陸軍全體官兵要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領導管理,最佳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成,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軍事改革

2016年1月1日,中央軍委印發了《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牢牢把握‘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原則”,成立陸軍領導機構;以原第二炮兵為主、其他軍種分屬的戰略核打擊力量合併組建成一支新的軍種: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新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主要承擔電子對抗、網路攻防、衛星管理等電磁空間和網路空間的攻防任務。
2016年2月1日,原瀋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大軍區調整為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戰區,改變指揮體系,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整合海軍、空軍和火箭軍整合在一起,戰時戰區領導轄區內的武警部隊,實現跨區兵種的在戰區內的垂直和多相的指揮和聯合協同的作戰,增加機動力和聯合指揮作戰的能力。

陸軍簡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戰爭年代主要是步兵,有少量的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坦克兵防化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由以步兵為主發展成包括炮兵、裝甲兵以及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電子對抗部隊、陸軍航空兵等戰鬥兵種、戰鬥保障兵種和專業部隊在內的合成軍種。20世紀80年代以來,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為主體的兵種部隊在陸軍編制中所占比重已達三分之二以上。在2015年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不設軍種司令部,其職能由解放軍四總部代行。
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成立大會在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國軍隊從此徹底摒棄大陸軍主義。

五大戰區所屬集團軍

東部戰區:第1集團軍、第12集團軍、第31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部
五大戰區集團軍分布
南部戰區:第14集團軍、第41集團軍、第42集團軍;
西部戰區:第13集團軍、第21集團軍、第47集團軍;
北部戰區:第16集團軍、第26集團軍、第36集團軍、第40集團軍;
中部戰區:第20集團軍、第27集團軍、第38集團軍、第54集團軍、第65集團軍。

陸軍機關駐地

石景山區是“六連冠”的全國雙擁模範區,區委區政府始終把雙擁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時刻關注著新一輪軍隊體制改革。最令人關注的是新組建的陸軍領導機構,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其機關設在原北京軍區聯勤部,隸屬石景山區行政區域,這標誌著石景山區的雙擁工作擔子更重、責任更大,必須在原有基礎上,以更高標準、更高規格積極做好雙擁工作。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部
文中顯示,陸軍機關設在北京市石景山區原北京軍區聯勤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