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軍
1948年11月,第11縱隊改稱第48軍,隸屬
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建制,賀晉年任軍長,陳仁麒任政治委員,周仁傑任副軍長,楊春圃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何廷一任參謀長,轄第142、143、144、161師。
發展歷程
1947年7月下令組建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3師,10月正式編成。師部由熱河軍區(由冀察熱遼軍區兼)第22軍分區(烏丹分區)機關與第21軍分區(熱遼分區)機關一部組成。下轄第7、8、9團,第7團前身是熱河軍區第21軍分區(熱遼分區)警備第3團,組建第11縱隊時改番號為第33師97團。第8團前身是熱河軍區第22軍分區(烏丹分區)警備第4團,組建第11縱隊時改番號為第33師98團。第9團前身是由連平支隊4個連、朝北支隊4個連和21軍分區機炮排在1947年2月組建的21軍分區第1地區隊,為地方武裝。組建第11縱隊時改番號為第33師99團。
1948年3月13日,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決定,組建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1縱隊,為33師。
1948年11月將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1縱隊33師與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8師合併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軍144師,周仁傑兼師長,鐘文法任政治委員。
1949年8月曾瑞金軍分區,1950年11月,第144師免兼瑞金軍分區,調往粵北。144師430團和142 師424團(紅一團)互調建制,424團到144師不久改番號為第430團。
1952年4月改稱第21兵團第144師,1952年11月,第21兵團番號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5軍,144師番號不變。
1970年1月,陸軍第144師改
番號為陸軍
第163師。1979年2月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殲敵 5800多人,名列東西兩線參戰各師殲敵排行榜榜首,戰後有4個單位和7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
1985年10月,55軍撤消番號,163師改編為陸軍第42集團軍步兵第163師,執行南方摩托化步兵師編制。
1993年3 月該師參與組建駐香港部隊步兵旅。1998年11月體制編制調整後,下轄(紅1團)、488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
步兵430團
430團的前身是1946年9月,熱河軍區21分區警備3團調歸17旅,留下1營改為軍分區獨立營。1947年2月,調新東2中隊、新惠支隊3連、北票支隊3中隊、分區機炮連編入該營,改稱為熱河軍區第21軍分區獨立團(習慣稱警3團)。1947年10月編入新組建的東北民主聯軍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3師為第7團,1948年3月隨所在師編入新組建的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3師第97團,同年11月,大軍南下,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8師第23團併入該團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軍第144師第430團。該團有較強的戰鬥力,是師主力團。 1949年8月,144師奉命兼瑞金軍分區。1950年11月,144師免兼瑞金軍分區並奉調入粵,所轄430團和142 師424團(即大名鼎鼎的“
紅一團”)互調建制,424團改番號為430團。1950年11月-1951年4月,142師430團北上參加抗美援朝。
1950年11月,第48軍142師和第143師奉命調赴東北改編為炮兵部隊。至11月底到達阜新、錦州、瀋陽、安東等地,改裝為解放軍炮兵第21師和炮兵第5訓練基地。為保留紅1團,48軍將142師424團和144師430團互調建制,424團到144師不久改番號為第430團。
第142師430團先行北上,從樟樹鎮乘火車赴安東,據時任142師政委鐘輝回憶,該團到達後即與高炮第17團改裝擴編為高炮第64師。但是據防空軍簡史稱,擴編為高炮64師的只有原高炮17團,430團則在1950年12月21日組成新高炮第17團,擔負防衛鴨綠江大橋的任務。我的意見傾向後者。從該團接收原高炮17團的兵器數量(85高射炮12門、37高射炮20門)上看,似乎又不象整團改編,所以我認為430團可能至少有1個營調出與原高炮17團擴編為高炮第64師,團部是保留在新高炮17團內。新高炮17團在1951年1月21日更換番號為炮兵第503團,列入城防高射炮部隊序列。後該團從東北瀋陽移防福建福州,擔負要地防空任務,擊落擊傷敵機數十架,堪稱防空勁旅。
第142師到達錦州後開始組建炮兵第5訓練基地,基地機關以師機關為基礎組建。按照整編方案,以第425團1營和高炮1團1營、2營擴編為野戰高射炮第61師(轄第601、602、603團),以第425團2營、3營和高炮1團3營擴編為野戰高射炮第62師(轄第604、605、606團),以第426團和師直部分分隊分編為第39、40、41、42、43、44、45獨立野戰高社炮兵營。各師團營改編後又相繼入朝參戰,取得了輝煌的戰績。1951年4月初,炮兵第5訓練基地圓滿完成了改裝、編練兩個野戰高炮師和7個獨立高射炮兵營的任務。根據軍委4月14日的命令,軍委炮兵決定,以炮兵第5訓練基地(原142師師部)為基礎,調原四野炮司的部分幹部,於4月20日在瀋陽組建東北軍區炮兵司令部。以後演變為瀋陽軍區炮兵司令部、瀋陽軍區司令部炮兵部等,現在恐怕已經是瀋陽軍區軍訓和兵種部炮兵防空兵處了。
步兵431團
431團的前身是熱河軍區第22軍分區(烏丹分區)警備第4團,1947年10月編入新組建的東北民主聯軍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3師為第8團,1948年3月隨所在師編入新組建的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3師第98團,同年11月本師第99團併入該團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軍第144師第431團。
步兵432團
432團是1948年11月由冀察熱遼軍區獨立8師第22、24團合編組成。
事件
1948年6月23日晚,
昌黎縣城迎來第二次解放。為集中優勢殲滅敵人,解放軍於6月29日又主動撤出了昌黎城。
1948年9月14日,解放軍兵分兩路進攻昌黎縣城,昌黎縣城迎來了最終解放。
熱河邊區獨立三師暨七團(144師430團)在錦西黑山,成功地阻擊了廖耀湘兵團所部,取得了黑山阻擊戰的勝利。
大軍南下
1949年9月23日,距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只有一周的時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48軍144師的指戰員們經歷25天的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翠微峰剿匪戰鬥的全勝。共殲敵2150餘人,活捉匪首黃鎮中,被
華中軍區譽為解放江南戰鬥中攻堅戰的最好範例,為新中國成立獻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禮。1950年,也就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即以
翠微峰剿匪為背景,拍攝了膾炙人口的經典黑白影片《
翠崗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