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是中國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後稱:第四野戰軍)的一部。

1949年5月4日,第15兵團正式列編,鄧華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治委員,轄第43、第44、第48軍及兩廣縱隊;

該兵團歷史上曾實施了兩次大規模的渡海登入作戰,後又改為東北邊防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15兵團最初的第43、44、48軍全部撤銷,而後來領導的第41、38、39、40、42軍則全部保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
  • 部隊前身:東北野戰軍一部
  • 列編時間:1949年5月 
  • 首任司令:鄧華 
  • 首任政委:賴傳珠 
  • 撤編時間:1951年4月 
部隊前身,部佇列編,下屬部隊,第43軍,第44軍,第48軍,轉制改編,

部隊前身

第四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進軍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隨即出兵我國東北, 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八路軍冀熱遼軍區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就近進入東北, 會同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
抗日戰爭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在美國的援助下,向東北大舉運兵,企圖消滅中共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獨占東北。為打破國民黨的企圖,中共中央依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決定從關內各解放區抽調一批部隊和幹部挺進東北,會同東北原有部隊執行發展東北的戰略任務。先後調進東北的部隊有:八路軍山東軍區直屬隊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師,第5師一部,魯中、濱海、膠東、渤海等軍區主力部隊各一部,共6萬餘人;新四軍第3師(轄第7、第8、第10旅,獨立旅)3萬餘人;陝甘寧邊區第359旅、警備第1旅、教導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炮兵學校等萬餘人;晉綏、冀中、冀魯豫各1個團。以上連同先期進入的冀熱遼部隊一部共11萬餘人。同時,延安及各解放區的黨政軍幹部約2萬人,也陸續進入東北。10月31日,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運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蕭勁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參謀長,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各部隊到達東北後,一面阻擊國民黨軍的進攻,一面著手發動民眾,清剿土匪,組織和發展武裝。到年底陸續成立了錦熱、遼寧、遼東、遼西、遼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個軍區,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兵力發展到27萬人。

部佇列編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東北野戰軍於3月11日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蕭克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兵團:
第12兵團,蕭勁光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轄第40、第45、第46軍;
第13兵團,程子華任司令員,蕭華任政治委員,轄第38、第47、第49軍;
第14兵團,劉亞樓任司令員,莫文驊任政治委員,轄第39、第41、第42軍;
第15兵團,鄧華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治委員,轄第43、第44、第48軍及兩廣縱隊;

下屬部隊

15兵團最初轄屬的3個軍發展延續如下:

第43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軍於1952年7月軍部與海南軍區合併,稱海南軍區兼第43軍,1961年8月撤銷43軍番號。1968年9月,在廣西柳州恢復43軍番號和建制。1969年10月,43軍移防河南洛陽,轉隸武漢軍區,擔任戰略預備隊任務。1979年2月,參加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5年,百萬大裁軍中,43軍番號再次撤銷。所屬127師調入濟南軍區54集團軍。128師曾長期駐守海南,1985年轉隸濟南軍區20集團軍。129師於1952年11月撤銷番號,師部與海軍海南島基地組建西營基地,後為海軍湛江基地。156師在1949年6月劃歸江西軍區,組建九江、南昌軍分區。

第44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4軍,於1952年10月軍番號撤銷,各師分調,軍部併入中南軍區海軍機關。所屬130師調入新成立的54軍,是我軍唯一參加過抗美援朝、對印、對越三次重要對外作戰的步兵師。131師師部調給海軍,改為海軍航空第3師。132師調歸海南軍區兼第43軍,一直駐守海南島。157師也在1949年6月劃歸江西軍區,組建袁州、上饒軍分區。

第48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軍,於1951年3月免兼贛西南軍區。1952年4月,軍部改為新的21兵團部。同年11月,又改為第55軍軍部。1985年,55軍番號撤銷。所屬142師於1950年11月調赴東北改編為炮兵第5訓練基地,後為東北軍區炮兵司令部,各團擴建為高炮部隊參加抗美援朝。143師也北上改編為炮兵第21師,部隊擴編為5個火箭炮兵團。該師從朝鮮回國後改為炮兵11師,後為瀋陽軍區40集團軍炮兵旅。144師始終跟隨軍部,後為55軍163師,現為南部戰區陸軍第42集團軍163師,所屬487團是著名的“紅1團”,參與組建了駐香港步兵旅。161師在1949年6月調歸江西軍區,今撫州軍分區和上饒軍分區是其延續發展。

轉制改編

1950年7月,第15、第13兵團機關對調,原第13兵團機關改稱第15兵團兼廣東軍區。
1951年4月,以廣東軍區為基礎組建華南軍區,第15兵團兼廣東軍區番號撤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