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五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五師

該師師部前身是1948年11月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2縱隊35 師改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9軍146師。 2003年後改建為秦皇島陸軍預備役炮兵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五師
  • 成立時間:1948年
  • 撤銷時間:2003年
  • 駐地:廣東省韶關市
該師師部前身是1948年11月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2縱隊35 師改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9軍146師,師長王奎先,政治委員粟在山。其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松江軍區哈北軍分區,1947年4月以該分區為基礎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直屬獨立第 4師,1948年3月編進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2縱隊為第35師,該師"戰鬥頑強,進步快"。
1952年10月20日,以步兵146師師部改編為炮兵5師師部(駐地廣東韶關)代師長沈仲文,政委劉友光,轄炮兵第33、第34、第35團(由廣西軍區步兵426團團直和3個師屬山炮營改編的)和第50團(由湖南軍區獨立19團團直和3個師屬山炮營改編的)。
炮兵第33、34團 :1950年6月,成立57戰防炮團。1951年2月,成立榴彈炮團,番號為廣東軍區炮兵第33團。3月,57戰防炮團番號撤銷,部隊併入炮兵第33團建制。11月,組建炮兵第34團。根據1952年9月27日中南軍區命令,炮兵第33、34團先後於1952年11月、1953年11月調出歸炮兵第5師建制。
第33團裝備美式105榴彈炮24門,美式57戰防炮16門;
第34團裝備日105榴彈炮4門,美M1式山炮1門,日94式山炮15門,
第35團裝備日41式山炮2門,94式山炮17門,蘇09式山炮4門,第
第50團裝備美M1式山炮8門,日41式山炮21門,蘇16式山炮1門,13式山炮5門,日6式山炮1門。
1957年2月,炮兵5師師長沈仲文,政委劉友光率師部和第34、35、50團替換炮兵1師率第25、26、27團回國。
1958年 7月,該師率炮兵第34、35、50、206團回國進駐河北昌黎地區。
1961年9月,"經1960年12月總參批准"確定炮兵第50團為華北地區預備炮兵作戰值班團,1961年9月上旬全部達到齊裝滿員。
1969年11月22日-30日,炮兵第5師第35團由山海關移防北戴河馬坊店原197師589團營房,炮兵第50團由漢沽移防唐山開平區冶里原24軍炮兵團營房。
1970年7月19日-9月20日,炮兵第師第34團換裝,炮兵第34團原裝為122加農炮團,改裝60式122加農炮36門。
1971年8月9日炮兵第206團由132火箭炮換裝為130火箭炮,每連由4門制擴為6門制,每團增編93人,運輸車18台。
1972年11月13日,炮兵第5師第35團由蘇制122榴彈炮換裝為國產66式152加榴炮,裝備36門,吉比西牽引車39台,於1973年1月12日前完成換裝。
1976年7月,參加唐山、丰南的抗震救災,共搶救出受傷人員1115名,救治傷員286650人。抗震救災中,湧現出大量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 中央案委給炮兵第50團記集體一等功,授予炮兵第50團衛生隊"唐山抗震救災模範衛生隊"的光榮稱號。一個營記三等功,兩個連記一等功,六個連記二等功,四個排記一等功,有十一名個人記一等功。
1979年冬,該師參加軍區年終教育訓練檢驗考核,獲全軍區炮兵第一名。
1981年6月,炮兵第5師由鐵路輸送至張家口地區參加"802"演習。炮兵5師師部率34、35、50、206團配屬38軍與該軍113師炮兵團編為戰役反突擊演習集團軍及師、團炮兵群。圓滿完成任務。
1983年1月,炮兵第35團為簡編團,分別撤消3、6、9連。
1983年3月23日,軍區炮兵部隊移交野戰軍,炮兵5師為軍區預備隊炮兵劃歸24軍領導。
1985年10月,炮兵第5師與24軍炮兵團(欠一、三營)整編為第24集團軍炮兵旅。
炮兵旅由炮兵第5師(欠35團2營)與24軍炮兵團(欠1、2管)編成。第一營由炮兵第34團1、2營改編;第二營由炮兵第50團2營、 第34團3營7連改編;第三營由炮兵第50團3營和第34團3營8、9連改編;第四營由炮兵第50團1營,第35五團1營改編;第五營由炮兵第35團2、3營改編;第六營由炮兵第206團的兩個營改編;第七營由24軍炮兵團100滑膛炮昔改編;汽車營由原師、 團汽車連、 司機訓練隊、24軍炮兵團汽車連改編:旅機關由原師機關、24軍炮兵團機關改編。
2003年,該旅撤消番號,後改建為秦皇島陸軍預備役炮兵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