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分別於1957年8月10日、12月15日發行的,志號為J.41的紀念郵票。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全套郵票共4枚,以油畫原畫為依據進行設計,選取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4幅典型歷史畫面,概括地描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成立發展,成長壯大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
  • 外文名:30 th.of Founding of PLA 
  • 郵票志號:J.41
  • 發行時間:1957年8月10日
  • 郵票類型:紀念郵票
  • 全套枚數:4枚
發行背景,制票參數,票面圖案,收錄情況,郵票賞析,外界評價,逸聞趣事,

發行背景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領導北伐軍三萬餘人,在江西省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周思來任前敵委員會書記。起義當天就殲滅了南昌的國民黨軍隊,占領了南昌。因這次起義地點在江西南昌,故歷史上稱為“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武裝力量向國民党進行武裝鬥爭的開始,是中國人民革命軍隊誕生的日子。1957年8月10日,為了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紀念郵票。

制票參數

志號
J.41
印製廠
中國近代印刷公司
印刷版別
雕刻版
齒孔度數
P14
背膠
整張枚數
63(7×9)
圖序圖名面值發行量規格設計者發行日期
4-1
南昌起義
4分
600萬枚
44mm×30mm
孫傳哲
1957年8月10日
4-2
井岡山會師
4分
600萬枚
44mm×30mm
1957年12月15日
4-3
八路軍東渡黃河
8分
800萬枚
44mm×30mm
1957年8月10日
4-4
解放南京
8分
800萬枚
44mm×30mm
1957年12月15日
(參考資料

票面圖案

《南昌起義》(4-1),郵票畫面依據莫朴創作的歷史油畫《南昌起義》進行設計,郵票畫面描繪了起義部隊進行誓師動員的場面。
《井岡山會師》(4-2),郵票畫面依據王式廓創作的歷史油畫《井岡山會師》 進行設計,郵票畫面描繪了毛澤東與朱德在井岡山會師的一幕。
《八路軍東渡黃河》(4-3),郵票畫面依據彥涵創作的歷史油畫《八路軍東渡黃河》進行設計,郵票畫面描繪了八路軍在中華民族處在危亡之際,毅然東渡黃河,開赴抗日疆場的情景。
《解放南京》(4-4),郵票畫面依據楊建侯創作的歷史油畫《解放南京》進行設計,郵票畫面描繪了南京市民在大道上熱烈歡迎人民解放軍進城的場面。

收錄情況

國家書名頁碼參考資料
中國
《中國郵票全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卷)》
48-49
《新中國專題郵票藝術鑑賞·軍事、體育卷》
22-23
《中國集郵百科知識》
239-240

郵票賞析

《南昌起義》(4-1)
畫面上,中間站立振臂高呼者是周恩來,右邊坐著朱德,後邊站著賀龍,左邊用手撐著桌子者是葉挺,最右邊戴眼鏡的是劉伯承,他們都是南昌起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整個畫面起義大旗凌空漫捲,將士振臂高呼,群情激昂,英雄豪壯。
《井岡山會師》(4-2)
畫面上,井岡山巍然起伏,天空雲霧繚繞;朱德剛剛上山,他跳下馬,急步向毛澤東走去;毛澤東邁著大步,伸出右手,徽笑著迎上去,象徵著在風雲變幻的形勢下,井岡山會師具有匯涓涓細流孕育著澎湃之勢的歷史意義。
《八路軍東渡黃河》(4-3)
畫面上,八路軍指戰員的渡河先頭部隊登上黃河東岸,立即受到人民民眾的熱烈歡迎,他們向親人訴說被日寇鐵蹄踐踏的苦難,拿出物品,端上清茶,慰勞子弟兵。
《解放南京》(4-4)
畫面上,隆隆駛來的坦克表現出解放軍勢不可擋的力量,而舊總統府前,迎風招展即將插上頂端的紅旗和散開的雲霧,則象徵著祖國的光明和遠大的前途。

外界評價

《人民政協網》:這套郵票立體感強,氣勢恢弘,生動逼真,真實地再現了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東渡黃河和解放南京,一幅幅生動畫面,展示了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

逸聞趣事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並沒有在8月1日建軍節這天發行,而是於8月10日發行了第一、三圖,當年的12月15日發行第二、四圖。從保存的發行檔案分析,造成郵票分期、延期發行的最主要的原因發生在前期郵票圖案的確定與設計上。
分批送審與票名的更改
為配合建軍三十周年紀念,1956年郵電部就已擬定在1957年發行一套建軍紀念郵票,但是選取哪些畫面,發行幾枚郵票,還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確認。1957 4月1日,郵政總局正式向總政文化部發出“請求協助的公函”,要求提供郵票發行內容的方案。此時總政文化部為籌備建軍30周年紀念活動正在組織全國的部分畫家進行建軍史題材畫的美術創作,因此郵票所選內容於4月8日便由總政文化部初步確定,圖案分別為:“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抗日戰爭”、“解放南京”。但是在獲取擬定的四幅油畫原作時,卻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由於有的圖稿還正在繪製之中,郵票發行局無法立即獲取所有原作的照片,因此圖稿審批是分次進行的。4月26日完成了對第一圖、第三圖的審批,5月15日才完成對第二圖、第四圖的審批。第一、三圖首先開始進人雕刻製版階段。但是在此期間仍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索影響到整個發行工作的進度。以第三圖郵票的名稱的修改變化為例,最初總政文化部確定的名稱為“抗日戰爭”,後又更名為“八路軍東渡黃河,深人敵後”、“東渡黃河,深人敵後”等等。直到7月12日”,“該圖的原版已刻完,亟需加刻圖案名稱”時,圖名仍未最後確定,為此郵政總局再次致函總政文化部。7月15日,總政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展覽館籌備處的名義回函稱:原定“東渡黃河”名稱不用了,改為“八路軍東渡黃河”。此時離“八一”建軍節只有半個月。根據檔案中中國近代印刷公司所排時間表,可知當時從簽訂郵票原版小樣到過軸、過大版、調色等最快也要半個月才能完成,而正式開印到交貨中間還要經過連烘、打孔、檢票、打號、包裝等多道工序,最少也要6天完成,儘管郵票發行局反覆催辦,廠方仍然沒能在8月1日前交出第一、三圖。
圖案修改和雕刻中遇到的難題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四枚郵票圖案所選取的是建軍史題材的大型油畫,由於畫作並非專為發行郵票而設計,所以在對圖案統一尺寸和用雕刻版表現原作上遇到了許多困難。以第四圖.“解放南京”為例。此幅油畫原作的尺寸比例不符合郵票所確定的44mm×30mm的尺寸,而要想在保持原作的基礎上進行尺寸上的改動絕非易事,根據中國郵票博物館所截的第四圖圖稿可以看出當時的修改方案不止一個。孫傳哲所設計的第一方案是將原畫照片從中間處分開,分別向左、右兩個方向移動些許,然後在圖案的中心部位增添了幾個人物,畫面兩側的處理則是對原畫景物給以少量延伸,以滿足郵票印製尺寸要求。而最後所採用的方案是,維持原作畫面中心部分的原貌,不做任何改動。只是對原畫的兩側由近及遠、由實到虛地增添了一些參加慶典的民眾,同時對畫面上的建築物做了相應的立體延伸,使得對圖案的修改既完整的保留了原畫的藝術風格,又彌補了原作變為郵票圖案所帶來的尺寸不適的欠缺。1957年7月5日,郵票發行局又特意給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原油畫作者楊建侯先生髮去公函解釋此事,告知楊教授因為趕時間,所以沒有事先徵求他的同意便在其圖稿兩側補繪了幾個不重要的人物,以避免邊上空虛。楊先生接函後未提出疑義,但這樣的修改也拉長了郵票設計的過程。
郵票雕刻的困難
郵票在雕刻工作上遇到的困難,也是影響發行時間的一個重要原因。當時雕刻人員所拿到的畫稿僅僅是原作的照片,油畫縮小為照片後,雕刻師對作品的許多細部看不清楚,因此出現了多次要求作者提供不同畫法的原作圖稿。如“解放南京”一圖,作者先後提供了照片、鉛筆畫稿、油畫和墨色畫稿等,雕刻師通過幾幅畫稿互相比較印證地進行雕刻處理,以確保能忠實地表現原作。根據檔案中記載,8月2日第二、第四圖還尚在刻版中,8月12日第四圖原版小樣送審通過,9月14日第二圖原版通過,送廠製版,這年年末第二、四圖才得以發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