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自衛軍滇黔川邊區第二縱隊指揮部舊址

中國人民自衛軍滇黔川邊區第二縱隊指揮部舊址

中國人民自衛軍滇黔川邊區第二縱隊指揮部舊址在鎮雄縣果珠彝族鄉東面魚洞村上石燕,距鄉政府駐地10千米,背枕青山,前面地勢開闊,岩溶地貌,周圍土地肥沃

中國人民自衛軍滇黔川邊區第二縱隊指揮部舊址在鎮雄縣果珠彝族鄉東面魚洞村上石燕,距鄉政府駐地10千米,背枕青山,前面地勢開闊,岩溶地貌,周圍土地肥沃。
1949年2月,原國民黨左派軍官常紹群從南京監獄保釋回鎮雄,聯絡果珠鄉長朱懷才、帶領鄉長李開軒、威信大河鄉長李開宗、威寧的祿國忠等人,共發展了1200餘人,有槍900餘支,組織反蔣武裝“中國人民自衛軍滇黔川邊區第二縱隊”,分布在果珠、花朗、雲嶺、白鳥、龍靈和威信大河等地,以上石燕朱懷才家為指揮部,並與參加過地下黨外圍組織的進步學生王培芳等人組織的中國民主聯軍滇黔川邊區第二縱隊取得聯繫,決定共同行動,於5月11日在本遺址內發布《命令》,規定“各部於5月14日上午8時零分起義”及起義後各部的行動目標。5月20日,民主聯軍、民眾自衛軍主要領導又在此遺址內召開聯席會議,將兩支隊伍合編為中國民主聯軍滇黔川邊區第二縱隊;縱隊成立司令部、政治部、參謀部,成立政治委員會,由常紹群任司令員,張尚學任政委(中共黨員,在合編前已去畢節),王培芳任政治部主任;縱隊有1800餘人槍,整編為潑機、鳳山、芒部、五德、果珠、花朗、龍靈、白鳥、威寧9個支隊,支隊下設大隊、中隊、分隊;決定在鎮雄、威信邊境的范果梁子建立根據地。隊伍合編後政治委員會在遺址內制定了《傳單》,對民主聯軍的性質、奮鬥目標、任務作出以下明確規定:①“民主聯軍是人民自己的隊伍”,“要擁護我黨的領袖毛主席”;②“徹底為人民解放鬥爭”,“為自由平等和平民主而戰”,“擁護新民主主義,建設新社會新國家”,“廢除偽憲法偽法統”,“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③“剷除封建思想,消滅反動勢力”,“打倒豪門資本,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徹底摧毀反動政府各級行政組織,消滅地方團隊”。④“反對反動敗軍入境、危害人民生活”。
遺址原為鎮雄縣果珠鄉鄉長朱懷才(起義後為民主聯軍果珠支隊支隊長)住宅,石木結構的瓦房,有正房、廂房、前後兩座石碉和圍牆,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朱懷才遇害後,房屋被燒受損,1958年,部分改建作生產隊糧食倉庫。現遺址的廂房、後面石碉、大門、部分院牆基本保持原狀,正房被改建為住宅,前面的四層硼樓僅存第一層。遺址附近有人家居住,已通公路,但路窄坡陡。竹為當地主要特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