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碧潼中學操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
參賽運動員的國籍眾多,分別屬於美、英、法、加、哥、澳、菲、土、荷、比、希、墨和波多黎各等14個國家和地區。
這次“戰俘營奧運會”共進行了田徑、球類、體操、拳擊、摔跤、拔河等27個項目的比賽。
比賽結束時,舉行了隆重的發獎儀式。獎品都是從北京、上海、瀋陽等地購買的景泰藍花瓶、絲質雨傘、檀香木扇子、玉石項鍊、絲巾和手帕以及其他精美的手工藝品,這些獎品總共花了6億元人民幣(舊幣),約合新人民幣6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
- 外文名: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 Tourmaline POW Camp Olympic Games
- 簡稱:碧潼戰俘營奧運會
- 參加選手:500名優秀戰俘選手
- 賽事投入:6億元人民幣(舊幣)
- 參加國家:14個國家和地區
- 賽事項目:27個體育項目
歷史背景,籌辦過程,盛大開幕,比賽結果,賽事評價,社會影響,
歷史背景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7日,美國悍然派兵入侵朝鮮。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前線作戰,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就此展開。經過兩年多的浴血戰鬥,志願軍俘獲了大量的“聯合國軍”。於是,志願軍在朝鮮北部的碧潼郡建起一個較大規模的戰俘營。
1952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俘管處從全部6個戰俘營的13107名戰俘中,選拔出500名(1254人次)優秀選手,舉辦了一次史無前例、極其特殊的“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參賽運動員的國籍眾多,分別屬於美、英、法、加、哥、澳、菲、土、荷、比、希、墨和波多黎各等14個國家和地區。
籌辦過程
首先開會定名稱,有十多個國家的戰俘運動員參加,就叫“奧運會”吧。
記者在採訪生活在濟南市達半個世紀、被稱為“老溫”的原侵朝美軍戰俘詹姆斯·喬治·溫納瑞斯(JamesGeogreVeneris)時,他就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他在戰俘營中的生活以及他參加過的這次“戰俘營奧運會”。
溫納瑞斯告訴記者,在戰俘營里,志願軍戰俘管理人員發揚優待俘虜的傳統,待戰俘如兄弟一般,感化了無數戰俘,也為在戰俘中開展民眾性的體育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各戰俘團、隊、中隊都為戰俘們購置了大量的體育器械,戰俘們也自製了一些;修建了82個籃球、排球、足球、滑冰等運動場地。戰俘們可在規定的作息時間內自由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各俱樂部委員會經常組織籃球、足球、排球、橄欖球、桌球、冰球、網球、拔河、棋類等友誼比賽和小型運動會。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民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使得戰俘營具有了舉辦一次頗具規模的運動會的條件。志願軍俘管處領導充分考慮了戰俘俱樂部委員會的意見和要求,批准於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在戰俘5團駐地碧潼舉辦一次大型運動會。
運動會的籌委會以俘管幹部為主,選取對體育運動比賽事項有經驗的戰俘參加。籌委會第一次開會討論的首個問題,就是運動會的名稱。有的提出叫“碧潼運動會”,有的說叫“戰俘營運動會”。美軍黑人戰俘普雷斯頓·E·里奇提議說,這次運動會將有十多個國家的戰俘運動員代表參加,像一個大型國際盛會,就叫“中國人民志願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吧!與會者一致鼓掌贊成,於是運動會的名稱就這樣定下來了。經過近兩個月的精心籌備,運動會如期舉行。5個俘管團、兩個俘管隊均選出了運動會代表隊,14個國家和地區的戰俘運動員代表共500多人參加。運動會完全仿照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大會模式來組織進行。
盛大開幕
1952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碧潼中學操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大會主席團主席由志願軍俘管處主任王央公親自擔任。在樂曲聲中,運動員、裁判員列隊入場。排成方陣的運動員們手裡舉著鮮艷的上面飾有和平鴿符號和序號的旗幟,邁著有節奏的整齊步伐,一個方陣一個方陣地進入運動場。這時,美軍戰俘小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步進入會場,繞場一周后把火把交給大會主席王央公。王央公接著點燃了主席台上的火炬,奧林匹克五環旗在運動場上冉冉升起。王央公在致詞中說:“為了體育的發展,為了有一個幸福和安全的環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來終將屬於和平。”隨後,運動員、裁判員舉行了宣誓儀式,樂隊再次奏響《友誼進行曲》,運動員們列隊出場,戰俘營“奧運會”正式開始了。
比賽結果
“戰俘營奧運會”雖然參賽選手都是志願軍戰俘營中的戰俘,但運動員們的競技水平並不低,比賽場面也精彩紛呈。在百米賽中,20歲的美國黑人選手約翰·L·托馬斯遙遙領先,竟然跑出了10.6秒的好成績,比當時的世界紀錄10.2秒只多出0.4秒。比賽結束時,舉行了隆重的發獎儀式。獎品都是從北京、上海、瀋陽等地購買的景泰藍花瓶、絲質雨傘、檀香木扇子、玉石項鍊、絲巾和手帕以及其他精美的手工藝品,這些獎品總共花了6億元人民幣(舊幣),約合新人民幣6萬元。
賽事評價
“戰俘營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深深震撼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管轄的各戰俘營中的各國戰俘,第六戰俘營戰俘、美國陸軍第24師師長威廉·迪安少將曾說:“志願軍創造了俘虜營前所未有的歷史。”第二戰俘營戰俘、英國皇家陸軍第29旅格羅斯特營營長卡恩斯中校評價說:“中國人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社會影響
1953年7月27日,韓戰結束,美國總統杜魯門發布一項新政策,允許戰俘在“90天的冷卻期”里自己做決定,可以選擇回國,也可以選擇留在戰爭所在國,還可以選擇去某一個交戰國。21名美軍戰俘以及一名英軍戰俘宣布拒絕遣返回國,而是選擇到中國生活居住和工作,這件事當時曾在世界上引起轟動。西方國家輿論認定這是共產黨對這些戰俘進行“洗腦”的結果,而社會主義國家則宣稱,這些戰俘選擇了和平,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毫無疑問的是,這22名戰俘的選擇是中國軍隊俘虜政策的勝利。對於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勝利在精神層面上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而據統計,這22名美英戰俘中,就有12名戰俘是參與過這次“戰俘營奧運會”的運動員、演員或工作人員。這次“戰俘營奧運會”在他們心靈深處產生的影響,應該說是他們拒絕遣返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