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世紀的鬼節》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編譯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中世紀的鬼節
- 作者:Stephen F. Teiser
- 原版名稱: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 譯者:侯旭東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7
資料,作者,作者,譯者,目錄,
資料
中國中世紀的鬼節
作者:[美] 太史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譯者:侯旭東
出版年:2016-7
頁數:238
定價: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208128347
作者
本書展示了一位當代美國學者對這個古老中國之節慶的理解,以局外人的角度隔岸觀火,為讀者勾勒出一幅與眾不同的畫面。該書連導語、結語共分八部分,概括了全書主要內容及分析框架,綜述了鬼節的主要活動、在中國及東亞流行情況及其多重意義,並將宗教分為“制度型”和“擴散型”,以此來修訂鬼節的定位。隨後幾章探討了佛道兩教流行前的鬼節風俗,及包括盂蘭盆經在內的多種古典文獻。
作者
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普林斯頓大學鈴木大拙講座教授、宗教學系終身教授。
太史文早年畢業於歐柏林學院,後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宗教學系,主攻東亞宗教,1986年獲博士學位。太史文的博士論文題目為《中國中世紀的盂蘭盆節》,這篇論文為他今後研究中國中世紀的民間信仰打下了基礎,1988年,他在原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訂出版了他的成名作——《中國中世紀的鬼節》(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譯者
侯旭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做訪問學人。主要研究魏晉南北朝史,兼及秦漢。先後從事東晉南朝經濟史、北朝民眾佛教信仰與鄉村社會研究。近年關注簡牘,尤其是新出土的湖南長沙三國吳簡的研究,並致力於探索漢魏六朝的國家形態與統治機制。
目錄
譯者序言 / 1
原序 / 1
一導論 / 1
鬼節的傳布 / 1
鬼節的意義 / 7
中國社會中宗教的諸形式 / 11
佛教在中國社會的地位 / 17
二鬼節前史 / 21
本土宗教中的七月節慶 / 22
僧人日程 / 26
道教類似的行事 / 29
結論 / 32
三中國中世紀鬼節史片斷 / 35
藏內資料:《盂蘭盆經》與《報恩奉盆經》(約400—500年) / 39
宗懍的《荊楚歲時記》(約561年) / 44
《淨土盂蘭盆經》(約600—650年) / 45
慧淨的《盂蘭盆經贊述》(約636—639年) / 49
道世的《敬佛篇》(約668年) / 51
楊炯的《盂蘭盆賦》(692年) / 56
《唐六典》中所記官方供養(約739年) / 60
代宗768年的節慶 / 61
德宗(779—805年在位)時的詩歌與節慶 / 64
《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約800年) / 68
宗密《盂蘭盆經疏》(約830年) / 71
844年對盂蘭盆的鎮壓 / 75
《盂蘭盆經講經文》(約850年) / 78
智圓《蘭盆禮讚文》(約1020年) / 80
唐以後的鬼節 / 84
中國中世紀的鬼節目錄四神話背景 / 89
一個事例 / 90
目連的身世 / 91
餓鬼 / 99
母親與僧眾 / 103
結論 / 106
五作為巫的目連 / 108
社會背景 / 109
佛教背景 / 114
作為巫的目連 / 122
結論 / 128
六鬼節的宇宙觀 / 132
《目連救母變文》中的宇宙觀 / 134
背景中的鬼節宇宙觀 / 141
結論 / 150
七佛教與家庭 / 155
親屬關係的束縛 / 156
僧人的力量 / 161
結論 / 165
八結語 / 170
社會學角度的把握 / 170
儀式角度的把握 / 173
歷史角度的把握 / 177
參考書目 /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