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摟頻寬三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中呂: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之一。
⑵十二月過堯民歌:中呂宮帶過曲,由《十二月》與《堯民歌》兩個曲牌組成。十二月,曲牌名,句式為六個四字句,六句四韻。堯民歌,只做帶過曲用,無獨用者,其定格句式為七七、七七、二五五,七句七韻。
⑶遙山隱隱:遠山隱隱約約。這裡用作雙關,是說別時情景隱約還在心上。
⑷粼粼:波光閃閃的樣子。
⑸飛綿:指飄飛的楊花柳絮。
⑺內閣:深閨,內室。
⑻重門:庭院深處之門。
⑾斷腸人:悲愁到了極點的人。
⑿香肌瘦:形容為離愁而憔悴、消瘦。
⒀摟帶:亦作“縷帶”,束腰帶,泛指衣帶。寬三寸:是說人憔悴瘦損,體不勝衣。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自分別後,望不盡隱隱約約的重巒疊嶂,更難忍受波光粼粼的江水奔流而逝。只見柳絮紛揚漫天飄灑,面對嬌艷的桃花痴醉得臉色暈紅。閨房樓閣透出陣陣香風,掩閉重門,到黃昏聽著雨點敲門的聲音。
怕黃昏到來,黃昏偏偏忽地來臨,不想失魂落魄,又怎不叫人落魄傷心?舊的淚痕還未乾透,又蓋上新的淚痕,斷腸人常記掛著斷腸人。要知道今年春天,身上的香肌瘦減了多少?看衣帶都寬出了三寸。
創作背景
王實甫棄官不仕後,專注於勾欄瓦肆。這首帶過曲是他為相思懷人的閨中女子而寫的代言之作。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曲全篇按曲牌和寫法可劃為兩層。《十二月》六句為第一層,通過描寫春景寓含女主人公睹物思人的心緒;《堯民歌》七句為第二層,直接描摹女主人公的相思情態。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別後”可以說是點明了曲的內容——離別相思之情,為下文定下感情基調。接著作者運用了對仗的手法,展現出一幅淒清零落的景色。山是遙山,水是遠水,由遠及近,寫了楊柳、桃花、內閣、重門。其對仗句中用了“隱隱、粼粼、滾滾、醺醺、陣陣、紛紛‘這些疊音詞來修飾”遙山、遠水、楊柳、飛棉、醉臉、香風、暮雨“起了兩方面的作用。一是“隱”和“粼”、“滾”和“醺”、“陣”和“紛”押韻,使作品音響聯結而成和諧的整體增加了作品的音韻之美,讀起來琅琅上口;二是加強了寥廓冷落的感覺,如“隱隱”勾勒出遠山的樣貌,“粼粼”寫出了水的晃動之姿,說明兩人相隔的不是一兩座山,而是重重群山,不是一汪淺水,而是望不穿的河流,這就加倍地渲染了使人發愁的景色,間接抒發了閨中女子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一種渺茫的希望,可謂情景交融。這一層句法對仗工整,每句後兩字疊用、以襯托情思之纏綿。遠山近水,楊柳桃花,香風暮雨無一不勾起女子的思念。視角由遠及近,由外及里的轉移,實質上是對每日思念的描述,而主人公那寂寞的心情不言而喻。
而在《堯民歌》中,作者便採用了直接抒情的表達方式,連環與誇張的手法寫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其中的語言雖不乏典雅的一面,但從總體傾向來看,卻是以俗為美。如“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表達的是少婦的閨怨情緒,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臨了,竭力想抑制憂傷,又不可能不憂傷。作者用散文句法,使得意思顯豁,明白如話,再加上“忽地”“怎地”等口語的運用,顯示出一股濃郁的生活氣息。女主人公等待歸人,每天以淚洗臉,“新啼痕壓舊啼痕”,實在悲苦。前四句在寫法上是每句重複兩三字,有一唱三嘆之妙,說明主人公柔腸寸斷的相思之意。而這種日復一日折磨的結果就是玉肌消減、衣帶漸寬。結句塑造了一怨婦的體態,增強了形象感,且摹擬一個局外人的口吻詢問,更突出了主人公的純情堅貞。和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表述相比,這個結尾更直接,更誇張,也更口語化,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在韻律上,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對仗中的兩句對,使曲子在優美音韻中結束。
曲詞至此,作者代主人公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心靈深處因離別而起的濃烈情感。為了表達這種情感,在寫作中特意安排前支曲子寫景,句式多用疊字,景中寓情;後支曲子抒情,句式多用連環,情中帶景。這種結構有如詞中的上下片,並且上下聯貫,一氣呵成,快聲快調,如珠走盤。正是這種快唱形式,把主人公久別思念之深情宣洩出來,把司空見慣的離情別緒寫活了,寫得十分富有情趣。全曲情致哀婉動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名家點評
現代元曲研究家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評》:“此寫“別情”之傑構也。”
作者簡介
王實甫,元代雜劇作家。一說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錄鬼薄》列他入“前輩已死名公才人”。元末劇作家賈仲明在《凌波仙》弔詞中說他“作詞章,風韻美,士棘中等輩伏低。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所作雜劇今知十四種,現存《西廂記》等三種。散曲存世不多,僅存小令一首,套數三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