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軍民抗遼之戰

中原軍民抗遼之戰

後晉末,契丹主耶律德光舉兵滅晉,入東京(今河南開封),改國號遼。原後晉北平王劉知遠趁中原無主,稱帝太原,伺機南下。遼帝欲自主中原,便多以其子弟及左右親信任各地州、鎮節度使、刺史。以通事耿崇美為昭義節度使,鎮守潞州(治上黨,今山西長治);高唐英為彰德節度使,鎮守相州(治今河南安陽);崔廷勛為河陽節度使,鎮守孟州(今河南孟縣西南),以控扼要害。遣契丹將述軋、奚王剌、勃海將高謨翰戍守洛陽(今河南洛陽)。

基本介紹

  • 名稱:中原軍民抗遼之戰
  • 地點:今河南開封、洛陽之屬縣
  • 時間:天福十二年二月
  • 參戰方:遼、中原軍民
  • 結果:殺遼兵數百人,奪取器甲數萬件
簡介,過程,

簡介

五代後漢天福十二年(遼天祿元年,947年),契丹(遼)軍入據中原,四處剽掠,被中原軍民奮起逐出境內的作戰。
遼軍所至,大肆搶掠。30萬兵馬靠每日派出數千騎,分出四野“打草谷”或強掠各州吏民錢帛供養,致使東、西兩畿(今河南開封、洛陽之屬縣)、及鄭(治管城,今河南鄭州)、滑(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曹(治濟陰,今山東曹縣西北)、濮(治鄄城,今山東鄄城東)數百裡間,財畜殆盡,民不聊生。巨大災難激起中原軍民怨憤,竟起抗遼,聚眾多者數萬人,少者不下千百,在沿河各地攻城池,殺遼兵,自衛鄉里。
天福十二年二月,滏陽(今河北磁縣)梁暉率數百義軍攻克相州,殺遼兵數百人,奪取器甲數萬件,守城遼將逃走,占據州城。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舊陝縣)軍將趙暉,拒受遼詔命,斬遼使、焚詔書,遣支使趙矩赴河東,進勸劉知遠儘早引兵南下,並為其據守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黃河南岸)之險,扼制洛、汴(今河南開封)咽喉。遼帝遣其將高謨翰率軍攻打趙暉,不克而還。王瓊率領義軍千餘人,夜襲澶州(治今河南濮陽),攻克南城,殺遼軍守將,渡河後斷浮橋,繼攻北城,圍鎮寧節度使耶律郎五於牙城。丹州都指揮使王彥詢殺遼署刺史,自領州事。嵩山(今河南登封北)義軍首領張遇率眾萬餘攻鄭州,近遼偽命洛京巡檢方太潛逃。及東方義軍克宋(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亳(治小黃,今安徽亳縣)、密(治今山東諸城)等州,遼帝惶懼,知中原義軍日盛,無法鎮壓,乃被迫撤軍北歸。

過程

三月十七日,遼帝留妻兄蕭翰駐守東京,自領船隻數十艘載運晉鎧仗及府庫之寶北返,沿途見村落皆空,方悟未禁騎軍剽掠。四月,行至河陰(今河南鄭州西北),奉差押送鎧仗之後晉降將武行德與千餘軍士反正,奪取兵仗,殺遼監軍使,入據河陽。時劉知遠聞知遼帝北撤,欲經略河南,遂命史弘肇為前鋒南下。五月,入潞州,殺遼兵千餘人;繼攻澤州(治今山西晉城),刺史翟令奇降。遼崔廷勛、耿崇美與奚王拽剌合兵進逼河陽,武行德率眾閉城自守。拽剌欲攻城,聞史弘肇已占領澤州,乃釋河陽,退保懷州(治河內,今河南沁陽)。史弘肇率軍將至,崔廷勛等擁眾北遁。蕭翰棄東京而撤,遼軍在河南者亦相繼北逃。
六月,劉知遠入東京,改國號漢,史稱後漢,原後晉藩鎮相繼歸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