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歷史地理與考古研究》是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隆文。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原歷史地理與考古研究
- 作者:陳隆文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9月
- 頁數:印次:1
- 定價:108.00 元
- ISBN:9787516185209
- 印刷時間:2016年9月
- 版次:1
《中原歷史地理與考古研究》是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隆文。
《中原歷史地理與考古研究》是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隆文。內容簡介陳隆文著的《中原歷史地理與考古研究》圍繞中原地區歷史地理與考古學的研究,利用文獻與考古資料,從古文字、古文獻與中原古代文明;《...
考古學是研究如何尋找和獲取古代人類社會的實物遺存,以及如何依據這些遺存來研究人類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Archaeology一詞源於希臘語,意為“研究古代之學”,在17和18世紀,一般是指對含有美術價值的古物和古蹟的研究,到了19世紀,才泛指對一切古物的研究...
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中原地區在古代不僅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定都於中原地區,中國八大古都的一半,包括洛陽、開封、安陽和鄭州。中原地區以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長的中國...
在上述豐碩成果中,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研究項目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國家文物科研項目3項,河南省“七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1項,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4項。榮獲郭沫若中國歷史學三等獎1項,中國社會科學院夏鼐考古學基金優秀成果二等獎4項、榮譽獎4項,全國社會...
羅伊,女,漢族。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專業博士生,先後參加發掘的古代遺址有河南淅川龍山岡、張崗漢代墓地和南陽夏餉鋪等。研究方向新石器時代考古,主要研究對象是西南地區。內容簡介 《從考古發現看中原與西南地區早期文化的關係》是建立在地理分區基礎上的考古學文化比較研究,書中首先梳理了中原地區、四川盆地和...
原考古所創建於1983年。歷史與考古研究所下設辦公室、中國歷史研究室、地方歷史研究室、考古研究室、河洛文化與姓氏文化研究室,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掛靠在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機構簡介 主要職能 以中國歷史研究為主攻方向,聯繫我省實際,負責中國歷史、河南地方史、姓氏文化、中原文化、河洛文化、河南考古與歷史文化遺產的...
本書立足於長時段、大區域的綜合考察,通過對考古學材料的系統梳理,嘗試建立起蒙元時期中原北方地區墓葬的有序時空框架。在分區研究中,綜合考慮地域文化、人群特點、地理形勝和政治衝擊等多種因素,將中原北方地區劃分為四大文化區,分別為:長城以北和燕雲地區、中原地區、山東地區和洛水-渭水流域地區。在分期研究中,...
按照政治歷史發展的階段,結合物質文化的特點,秦漢考古可以從時代上劃分為6期。秦和西漢前期 從秦始皇統一到西漢的景帝,共約80年。和戰國時代一樣,普遍流行木槨墓,但中原地區已多空心磚墓;日用的陶器仍有圜底帶繩紋的;關中地區已出現倉、灶等陶質明器;瓦當除圓形的以外,仍有不少“半瓦當”;通行各種“半兩...
學院組建了以著名考古學家劉慶柱先生為首席教授的中原歷史文化學科群,成功入選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一期建設學科及鄭州大學世界一 流學科建設布局名單。科研團隊及平台建設方面,中原考古、猶太-中東史、中原與中華文明3個創新團隊為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近現代河南與中國研究中心...
本中心承擔的“中原考古與早期中國研究”和“中原文明傳承與發展”被列為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中原歷史文化”的重要研究方向。學科基礎 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史、考古學;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史、考古學;1個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中國古代史;2個河南省重點學科:考古學、歷史學。主要研究方向:田野考古與...
《中原之城:河南先秦城址研究》是2019年10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世之。內容簡介 《中原之城:河南先秦城址研究》中對河南考古發現的160餘座先秦城址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考古發現經過、城址平面布局、宮殿、官邸、手工藝作坊、墓葬區、重要出土文物、文獻記載情況、重要意義及學界重要觀點等都作了...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科前沿研究報告(2010-2012)思想史學科前沿研究報告(2010-2012)中國歷史地理學學科前沿研究報告(2010-2012)古代中外關係史學科前沿研究報告(2010-2012)文化史學科前沿研究報告(2010-2012)社會史學科前沿研究報告(2010-2012)考古學學科前沿研究報告(2010-2012)史前考古學科前沿...
發展歷史 19世紀,近代考古學產生之初,人們對古代遺存的研究是以分期和建立相對時間順序為最重要的任務和目標。這樣研究的結果,就是將考古遺存劃分為不同尺度的表示時間先後的“期”。20世紀初,隨著新的考古發現不斷增多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具有不同特徵和組合的考古遺存,原來以為是在時間上前後銜接...
3. 五年來,本中心在我校歷史學科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帶領本校歷史學科獲得了中國史、考古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中國史、考古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中國史、考古學2個省級一級重點學科;(2)孵化了歷史文獻學、中國史學史、歷史地理學等3個二級學科;(3)獲得歷史學國家級特色專業...
曾任新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現為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華姓氏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太平洋學會黃河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河南省中原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信陽師範學院兼職教授,兼任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等。科研成果...
民國之前,已有人提議在學堂開設考古學科目。民國初建,1912年9月頒布的《高等師範學校規程》第五條“本科各部習之科目”,歷史地理部下出現考古學課程名稱。1913年1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的《大學規程》第七條大學文科科目歷史學門下出現考古學課程。同年3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師範學校課程標準》中,在...
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 《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是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盛璋
另外,有考古學家認為“華”即花,原為我國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種標誌”,後來和燕山腳下的龍圖騰標誌的部族,形成中華文化的共同體,所以有“華山玫瑰燕山龍”演變發展為“夏商周”之說。“夏”即歷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稱。《大百科全書》說是“黃帝族後裔中的一支進入今山西南部,創造了夏文化”,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