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佛教造像源流與傳播》是2013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同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印佛教造像源流與傳播
- 作者:張同標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1日
- 頁數:571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64144734、9787564144739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印佛教造像源流與傳播,主要表現為古印度佛像影響中國的三次浪潮。三次浪潮分別形成於古印度佛像造像高峰時期的貴霜時期、笈多時期、波羅時期,分別對應中國的漢魏西晉、東晉南北朝至唐初、唐後期至北宋。其中,笈多佛教美術對中國的影響是最為廣泛而深遠的。中印兩國佛教美術的高峰時期基本對應,並在造像儀軌、尊格譜系、風格流派等方面反映出明顯的類同性。中國在取法印度的同時也創造了極具民族特色的佛教造像藝術。三次浪潮的巨觀概括,以翔實的史實為依據,首次揭示了中印佛教造像源流與傳播的內在規律,對推動佛教美術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中印佛教造像源流與傳播》在具體史實的研究方面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希望以事實勝於雄辯的方式為核心觀點服務。這些基本史實,除了不得不涉及的“曹衣出水”“凹凸畫”之類,主要是在造像儀軌、尊格譜系、風格流派等方面選擇的典型案例,以圖像解讀與文本考索的二重證據法為基本手段得出結論,由此發現了部分中國佛像的印度原型及其相關的傳播演變等相關問題。《中印佛教造像源流與傳播》著眼於“印度佛像對中國的影響”,並非是全盤研究中國佛教美術通史或古印度佛教美術通史,而是從文化交流與傳播演變的角度,以具體造像為基礎,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努力建構相對公允冷靜的認知框架,更希望在這一框架下強化對中國佛像美術的認識,也希望藉助這些成果對印度佛教美術的重要問題提出我們的看法。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概況
1.3 主要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印佛教造像的巨觀考察
2.1 古印度佛教造像源流
2.2 中國佛教美術發展階段論
2.3 中國佛教造像的古印度淵源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貴霜佛像影響中國的案例分析
3.1 延光四年佛像的史學意義
3.2 單尊陶瓷佛像與早期金銅佛
3.3 早期華蓋圖像的初步梳理
3.4 早期樓閣式佛塔諸問題的考訂
3.5 古印度聖樹信仰與中國搖錢樹
3.6 漢晉銅鏡聖樹崇拜圖像辨似
3.7 胡人抱嬰器源於古印度藥叉
3.8 尼雅棉布女像、青海畫像磚及西域佛教初入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笈多佛像影響中國的案例分析(上:以地域風格為中心)
4.1 中印交通路線和經像往來
4.2 克孜爾—尊木佛的笈多影響
4.3 東晉南朝佛像的古印度影響
4.4 凹凸花與天竺遺法
4.5 青州北齊造像與南印度案達羅流派的聯繫
4.6 曹衣出水考論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笈多佛像影響中國的案例分析(中:舍衛城大神變造像)
5.1 舍衛城大神變圖像譜系與文本典據
5.2 武昌蓮溪寺東吳永安五年佛像的蓮花座淵源
5.3 中國早期淨土變相的形制與淵源
5.4 阿彌陀佛三尊五十菩薩像源流考
5.5 青州背屏三尊像與倒龍淵源
5.6 千佛圖像的中印因緣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笈多佛像影響中國的案例分析(下:佛教建築與石窟造像)
6.1 菩提伽耶大覺塔與金剛座塔
6.2 古印度石窟形制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6.3 倚坐說法印佛像及其流變
6.4 八大菩薩群像與八大菩薩曼荼羅
6.5 觀音八難救濟浮雕與觀音信仰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波羅佛像影響中國的案例分析
7.1 從佛頂尊像到大日如來像
7.2 觀世音信仰密教化
7.3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
7.4 密教信仰中的靈塔與寶峰樓閣
7.5 金胎曼荼羅的基本構成
7.6 藏密造像與印度教神像的聯繫
7.7 佛說造像度量經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總結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