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是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財政部重點學科、湖北省優勢學科,湖北省(會計學、財務管理)雙品牌專業和湖北省財會工作先進集體的學科點。自1952年組建以來,在教育部、財政部的領導下,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幾代會計學人勵精圖治、默默奉獻、紮實工作,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社會服務、內部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
  • 創辦時間:1952年
  • 所屬地區:湖北省
  • 學校屬性:重點本科高校
簡介,學位授予點,科研情況,專業設定,師資隊伍,人才培養規模,學術交流,

簡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的前身是1953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由中南地區六省二市主要院校會計學師資集中組建而成的會計系。為了適應經濟建設、教育發展和會計改革的需要,1999年4月,在原會計系的基礎上組建會計學院,下設“兩系、三所、四中心、六教研室”,包括會計學系、財務管理系、會計研究所、審計研究所、財務管理研究所,中國經濟與會計監管研究中心、英國公認會計師考試培訓中心(ACCA)、財會人員繼續教育中心、會計與財務實驗中心。會計學系設有會計原理教研室、財務會計教研室、審計學教研室,財務管理系設有財務管理教研室、成本管理教研室、會計電算化與財務信息管理教研室,此外,依託會計學院,學校還設有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教育中心。

學位授予點

會計學院的會計學科點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獲準建立博士後流動站,2003年成為國家首批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辦單位。會計學科1997年被確定為財政部重點學科。2002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會計學院一直在會計學科下設立財務管理方向,並培養了一大批財務管理方向的碩士生和博士生。1998年教育部調整本科專業時正式組建財務管理學科點,2003年在一級學科下單獨設立了財務管理專業碩士點和博士點。

科研情況

會計學院一貫重視科學研究,並注意形成自己的學術特色與研究優勢。研究領域涉及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學、成本管理學等。會計學科點在會計審計史學、會計審計思想史、現代會計基本理論、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監管模式、註冊會計師制度、審計質量控制、成本核算時空觀理論、利潤分塊理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居領先水平。特別是,著名會計學家郭道揚教授所著的《中國會計史稿》,“填補了世界會計史研究的空白”;其領導的會計研究所,與世界18個國家或地區的100餘位著名會計學者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關係,已成為國際及國內重要的會計學研究與高級人才基地。近幾年來,會計學院總計承擔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近40項,出版專著、教材等30多部。4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勵,20餘項獲省部級獎勵。

專業設定

會計學院現有會計學專業、註冊會計師專門化和財務管理等三個專業及專業方向,2005年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280人,碩士研究生420多人,博士研究生50多人,在站博士後7人。同時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心還有首屆MPAcc學員100多人。此外,學院還有在讀函授、夜大本、專科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專業學生4000多人。其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規模在全國高校同類院系和學科中名列前茅。

師資隊伍

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方面,會計學科點一貫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幾十年來,一代代人繼往開來,如老一輩的著名會計學家楊時展劉炳炎、蔣一貫、毛恩培、易庭源、向澤生、徐時澍、邊恭甫、田鑒、柴華峰等;新中國成立後成長起來的一批著名會計學者郭道揚、朱信誠、張郁波、李成章閻德玉、方正生等;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一批知名學者羅飛張龍平夏成才唐國平許家林向德偉焦躍華湯湘希莊丹張敦力等。會計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研究方向齊全、富有特色的學術梯隊。截止2005年6月會計學院有在職教職工98人,其中專任教師80人,教學管理及教輔人員18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33人。學術隊伍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合理,其整體實力在全國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學科點中位居前列。

人才培養規模

1. 專業設定緊扣時代的需要、人才培養規模屢創新高
目前,會計學院設有會計學、註冊會計師、財務管理等三個本科專業和方向,還開辦有國際會計-ACCA實驗班、國際會計中澳班,以及國際會計CGA實驗班。每年招生報名火爆,本科生一次就業率一直高達96%以上,碩士、博士研究生更是供不應求。
恢復高考的1977年,當時的會計系只招收了36名學生。現在,會計學院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500餘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50餘人、MPAcc教育中心100餘人、博士研究生20餘人,在站博士後8人。即使每年都增加各類學生的招收計畫,但仍然是“僧多粥少”。
2. 實施“人才精品”戰略,保證人才培養的高質量
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除了“原材料” 本身的素質外,“加工”過程更為重要。會計學院一直以“人才精品”戰略為指導培養各類學生。在人才“精品戰略”中,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目前,會計學院已經成功建設了系列精品課程體系。《中級會計學》(夏成才教授領銜)、《審計學》(張龍平教授領銜)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會計學原理》(唐國平教授領銜)、《財務管理》(張志宏教授領銜)、《高級財務管理》(張敦力教授領銜)、《會計學》(湯湘希教授領銜)為省級精品課程,《高級財務會計》(羅飛教授領銜)、《成本會計》(許亞湖教授領銜)等為校級精品課程,形成了完整的精品課程體系。這一體系的建立,不僅保證了學生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更帶動了全國和湖北省相關院校會計學課程體系的建設。
3. 良好的綜合素質和突出的創新能力,充分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素質教育是當代教育的根本、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會計學院特彆強調對學生知識與素質同步、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強化培養,要求全面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本科生中獲得“全國紅旗團支部”“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等全國和省部級獎勵100餘項,6人次獲得ACCA課程考試全球第一或中國大區第一;碩士研究生論文中,有10餘篇獲得湖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還有多篇博士學位論文獲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更有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4. 已畢業學生工作業績卓著、彰顯會計學科人才培養的實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已畢業的學生中,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業績卓著,彰顯了會計學科人才培養的實力。已畢業的學生中有一大批政界名流、學界名家和商界精英。
在政界中,有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陳毓圭秘書長,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肖書勝主任,財政部監督檢查局郜進興副局長,外交部財務司前任和現任副司長蔡浩明和蔡思平;福建省審計廳副廳長、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王光遠教授,海南省財政廳徐唐先廳長,廣東省審計廳李新副廳長,廣州市財政局張傑明局長,湖南航天管理局伍青局長,湖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路策副主任,湖北省財政廳洪流副廳長等等。

學術交流

1. 國際合作與交流點多面廣、實質合作
迄今,會計學院與美國、加拿大、英國、荷蘭、比利時、法國、德國、義大利、瑞士、波蘭、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我國台灣地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個會計學科點的100多位學者具有密切的學術關係。與美國羅德島大學、休士頓維多利亞大學、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我國台灣地區的政治大學、台灣大學、台北大學、淡江大學、雲林科技大學、亞洲大學、成功大學等高校具有實質性的合作,雙方互派學者講學、學生互換、合作研究等,取得了豐碩成果。如吸收美國羅德島大學的學生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學習《中級財務會計》、《審計學》等課程,對方認可學分。還比如,與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合作,採用“三雙”模式(雙教學、雙校園、雙學位)培養會計學學士等。
2. 與我國台灣地區的學術交流特色明顯、成效顯著
會計學院自20世紀90年代初就與我國台灣地區會計學科點的交流與合作成效更為顯著。迄今,會計學院有80餘人次先後赴台灣各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同時,接待了近200人次的台灣學者前來講學、參加學術會議等。從台灣地區最北端的台北大學一直到最南端的成功大學,都有會計學院的學術友好單位。
3. 舉辦各類學術會議,展現學科建設的實力
學術交流,一方面要走出去,還得請進來。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按照會計學院學科建設規劃,每4年舉辦一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每2年舉辦一次中型國內學術會議,每年舉辦一次專題學術會議。通過舉辦或承辦學術會議,展現會計學院學科建設的實力。僅2000年以來,會計學院就舉辦和承辦了近20次各類學術會議。如:2000年的中國會計教授會年會(現改為中國會計學會教育分會學術年會)、2002年的第三屆全國無形資產理論與實務研討會,2004年的海峽兩岸會計與管理學術年會、2005年的中國會計學會審計理論與實務論壇,2006年的中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討會,2007年的海峽兩岸現代會計論壇、楊時展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以及2008年的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2008海峽兩岸大學校長圓桌會議,2008中澳會計與財務國際學術研討會(SAAF2008)等等。通過舉辦學術會議,一方面,直接吸收了當前最新的學術營養,另方一面,充分展示了會計學院學科建設的成就和國家級重點學科的管理水平。
4. 出版《會計論壇》雜誌,擴大學術交流平台和拓展學術交流視野
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主辦、會計研究所編輯出版(以書代刊)的《會計論壇》得到了國內外(海內外)學者們的一致好評。它既是吸納國內外(海內外)著名學者思想的陣地,又是擴大學術交流層次和視野的重要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