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關於完善財政政策促進產業發展的意見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我州積極利用國家產業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結合我州資源優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吸引大批企業、客商到我州投資開發,煤炭、電力、煤化工、重化工、黃金等產業形成了一定規模,促進了全州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進一步完善財政政策,促進產業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關於完善財政政策促進產業發展的意見
  • 檔案類別:意見
  • 地點:貴州
  • 發布年份:2006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工作重點,保障措施,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充分發揮我州資源優勢、區位優勢,進一步規範政府間的財政關係,發揮財政“四兩撥千斤”的槓桿作用,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強化經濟發展動力入手,完善相關財政政策措施,支持重點產業、重點行業發展,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進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吸引外資,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加強管理,促進產業加快發展,努力實現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二)基本原則。1、統籌兼顧的原則。在引進和培育產業發展的同時,要兼顧企業、政府、民眾三者的利益。2、突出重點的原則。要統籌協調,著力解決產業發展中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集中財力,支持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優先發展。3、和諧發展的原則。要注重引導企業走新型工業化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道路,發展現代服務業,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4、財政引導的原則。合理運用財政體制機制、財政政策引導產業發展,做強做大支柱產業,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三)目標任務。按照全州“十一五”規劃和州委、州政府關於促進各項產業發展的意見,科學合理地運用好財政政策,外引內合,調整和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籌集發展資金,支持重點產業、重點行業發展,做強做大財政蛋糕,不斷壯大財政經濟實力,確保2011年完成或超額完成財政總收入目標任務。

工作重點

(四)堅持巨觀政策引導。充分運用好國家、省、州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計畫,產業政策在巨觀調控中的導向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大力發揮我州資源優勢,引導企業和多種資金投資我州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支持做強做大煤炭、電力、黃金等支柱產業,著力發展重化工,重點突破煤化工;大力發展輕工業,在鞏固提升煙、酒、糖、茶等傳統產業的同時,重點發展民族製藥業、特色食品加工業;加大引導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著力將旅遊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著力發展特色優質農產品,推動優質糧油、草地畜牧業、蔬菜、烤菸、甘蔗、茶葉、林產、中藥材、花卉等優質農產產業化進程。
(五)擴大招商引資範圍。要進一步加大對招商引資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招商引資獎勵專項資金,改善投資環境,完善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資資金到位率。加大部門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的投入,加快項目庫建設,推動項目規劃、項目申報工作的開展,提高項目成功率。
(六)加大資源整合力度。要按照《關於整合資源加快經濟發展的意見》(州黨發〔2007〕10號),樹立全州一盤棋的思想,重點整合礦產、農產和文化旅遊資源,嚴格執行州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用稅收分配促進全州資源科學合理配置。要加大項目申報的統籌協調力度,按照“規劃先行、政府統籌、部門申報”的原則,指導有關部門找準國家投資的方向和重點,結合我州的特點和優勢,圍繞產業園區、集聚區、基地建設和產業化發展項目,加強論證,做好規劃,統籌項目申報,避免項目申報的盲目性、趨同性,為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發展的產業集聚更多資金。抓住國家加大對“三農”投入的機遇,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項目資金的作用,以縣為主,積極探索支農資金的整合,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發揮效益”的原則,以發展規劃引導支農資金整合,以主導產業和項目建設打造支農資金整合平台。
(七)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把產業發展與培植財源結合起來,把擴大經濟總量與做強做大財政蛋糕結合起來,集中優勢產業建設財源,構建有市場競爭力的支柱財源和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的產業體系。利用州對縣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調節州與縣的利益分配關係,鼓勵支持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加快發展;州級財政要籌集資金,建立項目前期工作專項基金,積極推進項目申報、引進工作;建立州對縣促進經濟發展和財源建設的激勵、獎勵機制;2008—2011年,州級財政通過預算統籌安排和整合各項資金等途徑,建立各項產業發展扶持資金;資金管理嚴格執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財政廳關於加強財政性資金管理意見的通知》(黔府辦發〔2003〕2號)精神,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八)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完善政銀企合作機制,積極向金融機構推介重點項目,充分發揮州宏升公司和州時進擔保中心融資平台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產業、重點行業的信貸投入;合理利用國債資金、外國政府及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利用財政貼息、財政補助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向產業化發展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進一步加強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發揮州時進擔保中心職能,積極為有產品、有市場、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和風險擔保;鼓勵企業通過合資、合作、參股等資本運作方式引進投資者,鼓勵企業間併購重組,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建立政府債務管理的中長期發展戰略,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現有債務狀況,科學預測財政收支,確定當地財政中長期融資規模,建立規範的投資決策和擔保機制,完善政府償債準備金制度,控制和防範政府債務風險。

保障措施

(九)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州委、州政府領導牽頭,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產業發展資金協調領導小組”,協調產業發展中的資金需求,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研究產業發展中的重大財政政策,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財政問題。各縣市、頂效開發區也要建立相應機構。
(十)強化制度管理。要進一步加強督查制度,強力推進產業化進程建設。建立目標責任制和效益評價考核指標,完善獎懲制度。財政部門要加強預算管理和財經制度的監督檢查,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政府採購制度、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和資金報賬制度,建立投資預算評審機構,建立各產業化專項扶持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強化資金追蹤問效。審計部門要強化審計監督,嚴肅查處違反財經法律、法規的行為,做好投資決算審計。推行項目公示制、專家評審制,實施工程招標制、物資集中採購制,完善工程監理制、監督跟蹤制、監督抽查制等監管制度,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把各項制度落到實處,管好用好資金,用出效益。
(十一)建立財政資金穩定投入的長效機制。實行“分類引導、各有側重”的扶持辦法,堅持圍繞優勢產業、重點項目和特色產品,加大投入,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和財政政策的激勵機制,做強做大財政蛋糕。加強預算管理,積極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建立穩定長效的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為紮實推進產業化進程提供資金支持。
(十二)互利多贏,維護各方利益。要充分發揮服務、監管和引導作用,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營造良好的投資氛圍,促進企業發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積極擴大當地就業範圍,增加當地就業人數,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發展要注重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高對財政的貢獻率,努力實現企業、政府、民眾,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多贏局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