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貴陽市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
關於支持貴陽市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
(2014年7月21日)
為支持第九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承辦地貴陽市加快旅遊業發展,推動貴陽市文化旅遊轉型升級,打造成以避暑休閒度假和都市旅遊為重點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努力把旅遊業發展成為貴陽市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帶動全省旅遊業跨越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發展目標,推進生態文化旅遊跨越發展
(一)總體要求。以打造“爽爽貴陽”旅遊休閒度假勝地為目標,推進貴陽市由“中國避暑之都”向“中國避暑休閒之都”全面轉型升級,構建以都市旅遊和休閒度假為龍頭、商務會展旅遊為特色、生態文化旅遊為支撐、特色鄉村旅遊為補充的文化旅遊產業體系。著力推動基礎設施、城市品位、旅遊形象、產業融合“四個升級”。
(二)工作目標。更好地發揮文化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帶動作用,將貴陽市建成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目的地、休閒度假勝地、國際旅遊城市和全國重要的區域性旅遊服務集散地。加快建設一批生態文化旅遊的特色旅遊產品,形成境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旅遊品牌、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綜合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旅遊帶動引領功能顯著增強,推進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模式創新、政策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進展。到2017年,力爭旅遊接待人數突破1.20億人次,旅遊收入突破150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2%以上,使旅遊業成為貴陽市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富民產業。
二、加強文化旅遊精品建設,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
(三)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著力打造生態文明旅遊示範城市。充分發揮貴陽市夏季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海拔適中、緯度適宜的獨特優勢,培育一批生態旅遊集聚區,重點支持青岩古鎮、多彩貴州城、南江大峽谷、桃源河等一批精品旅遊景區建設,加快南明河城市流域休閒度假帶、開陽喀斯特生態旅遊休閒體驗度假區、烏當溫泉旅遊休閒度假區等項目建設。支持貴陽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大力發展森林旅遊,完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等生態公園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建設水平和服務質量,開發一批特色鮮明的森林旅遊精品線路,打造一批森林旅遊示範景區,重點支持黔靈山公園創建國家重點公園,依託環城林帶,打造環城森林公園帶,形成生態公園體系。
(四)發揮品牌優勢,建設一批重點避暑休閒旅遊度假區。全力打造“爽爽貴陽·中國避暑之都”國際旅遊品牌,大力支持貴陽市利用生態、氣候優勢,差異化、個性化發展漂流、森林、體育、養生、養老、康體等避暑休閒度假旅遊產品。重點建設以花溪十里河灘、時光貴州濕地公園、紅楓湖百花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小關湖濕地公園、圖雲關森林公園等為代表的避暑休閒生態濕地旅遊區,以花溪天河潭、開陽南江國際生態旅遊綜合體和開洲湖綜合旅遊區等為代表的喀斯特避暑休閒旅遊度假區,以白雲蓬萊仙界·休閒農業旅遊區、烏當泉城五韻度假區、修文桃源河下游鄉村旅遊示範區等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度假區。
(五)發揮大西南陸路交通樞紐優勢,推出一批精品旅遊線路。超前謀劃高速交通時代的精品旅遊線路,推出“廣州—桂林-貴陽-昆明-曼谷”、“成都-重慶-貴陽-南寧-三亞”的世界級觀光線路,“貴陽-遵義-重慶-廣安”的紅色旅遊精品旅遊線路,“貴陽-黔東南-梵淨山-鳳凰古城”的黔東名鎮名山尋訪游線路,“貴陽-黃果樹-雲南石林”的高原喀斯特自然風光和多民族文化為特色的西部旅遊精品線路。開闢和完善一批貴陽至全省各地的民族風情游、都市休閒遊、歷史文化游、溫泉養生游、鄉村體驗游、亞高原體育休閒遊等旅遊精品線路,滿足各類遊客的消費需求。
(六)實施精品旅遊帶動戰略,推進貴陽市生態文化旅遊產品創新。強化貴陽市納入全省“100個旅遊景區”項目的規劃編制、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旅遊服務功能提升,做深內涵、做足特色、做優環境、做強品質,全面提升貴陽市旅遊產品檔次,增強貴陽市作為旅遊目的地的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重點支持將青岩古鎮打造成為貴州旅遊發展升級版的展示平台併力爭創建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支持小車河濕地公園、桃源河、蓬萊仙界、息烽露營度假基地、白雲歡樂大世界等旅遊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支持貴陽市推進“南明河沿岸休閒度假帶”項目,開通築城廣場至中天未來方舟的航道,將南明河沿岸建設成為集遊覽、觀光、休閒和旅遊購物為一體的全國知名城市旅遊文化街區。完善重點景區基礎設施,按照打造國家4A級以上景區建設要求,著力加強景區道路、供水、供電、通信、接待服務、垃圾污水處理和環境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建成2-3個國家5A級精品景區。結合打造休閒度假和健康養生養老產業,支持花溪、觀山湖、烏當、開陽、清鎮等有條件的景區建設慢行系統。
三、提升旅遊服務功能,著力打造西南旅遊服務中心
(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旅遊綜合接待能力。支持貴陽市建設星級酒店、主題酒店、經濟型酒店、汽車營地等構成的多元化住宿體系,接待床位(15間客房以上住宿業)突破20萬張。支持引進國際著名酒店品牌,建設、評定一批高星級飯店;新建、改擴建100家以上避暑度假精品酒店,初步形成度假精品酒店集群。支持貴陽市構建多元化飲食服務體系,大力扶持地方特色餐飲企業連鎖化發展,引進境內外各地名特美食,形成一批差異化定位的餐飲品牌和品牌餐飲企業。高標準打造南明河城市休閒度假帶、會展城國際美食街等一批特色美食餐飲街區。大力發展旅遊文化娛樂產業,豐富都市旅遊活動。
(八)加快發展旅遊商品產業,打造西南旅遊購物中心和旅遊商品研發基地。支持貴陽市結合城市綜合體新建一批大型購物中心,引進建設貴陽機場免稅購物店和奧特萊斯、家樂福等國際商貿綜合體,改善全市商業網點的購物環境,豐富購物業態,提升服務質量。支持貴陽市作為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城市,以淘寶中國特色貴州館、京東商城中國特色貴州館、本地旅遊電商網站等為依託,建立健全旅遊商品信息化平台,建成全省旅遊商品集散基地。扶持貴陽市組建服務於全省的旅遊商品研發中心,打造“多彩貴州·爽爽貴陽”品牌,建設烏當、花溪、開陽等工藝品和旅遊商品生產基地,培育一批旅遊商品優強企業。第九屆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期間,在貴陽市舉辦“多彩貴州旅遊商品展”。
(九)著力提升“軟環境”,最佳化提升旅遊服務質量。以深入貫徹落實《旅遊法》為契機,規範旅遊市場秩序,保護旅遊者權益。結合建設“國家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完善和推行與國際接軌的各類服務質量標準,加強旅行社購物、住宿和餐飲服務設施及景區提檔升級和導遊優質服務工作,建立以遊客滿意度為核心的服務質量管理體系,著力構建和諧、高效、優質的旅遊市場環境。
四、加強改革創新,增強旅遊發展活力
(十)深化旅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支持貴陽市“先行先試”,推進旅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落實縣級政府的旅遊業發展統籌職能,理順縣級旅遊行政管理體制,最佳化機構設定,強化管理職能。加強旅遊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探索推進景區統一執法,提升行業監管水平。完善旅遊投訴處理機制,提高處理效率和投訴者滿意度。充分發揮旅遊行業協會的中介橋樑作用,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旅遊行業中介組織,建立健全旅遊行業自律機制。
(十一)強力推進景區管理經營體制改革。大力支持貴陽市開展省級旅遊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力爭在景區管理體制機制上實現突破,改變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體制。支持貴陽市按照所有權、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 以特許經營、轉讓、承包、租賃、參股、控股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進去項目的開發建設和經營。支持貴陽市旅遊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整合集散旅遊資源及資產,將其培育為大型旅遊集團。
(十二)創新投融資機制。支持貴陽市設立產業扶持引導基金、放大政府投資效益。鼓勵國際資本、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旅遊業,開發旅遊資源,興辦旅遊項目,參股旅遊企業。支持貴陽市積極藉助資本市場力量,推進旅遊企業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通過企業債券、項目融資、產權置換等方式籌藉資金。金融機構對符合產業目錄的旅遊項目優先安排貸款資金。金融機構對符合產業目錄的旅遊項目優先安排貸款資金,積極探索以文化旅遊項目收益權或收費權為質押向銀行貸款等融資模式,全面提升旅遊景區軟硬體環境。
(十三)提高對外開放合作水平。支持貴陽市旅遊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做大做強中瑞經貿交流等對外開放國際交流合作平台,加強與瑞士等旅遊已開發國家及北京等旅遊發達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支持貴陽市積極向國家爭取開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權,開通通往歐美國家的航線,給予貴陽國際機場過境免簽政策、離境退稅政策和主要客源國的落地簽證政策。
(十四)創新人才引進培養工作機制。支持貴陽市探索出台支持旅遊人才發展的專項政策,在旅遊人才的教育、培訓、深造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傾斜,培養本地高層次旅遊人才。支持貴陽市在“百千萬人才引進計畫”中大力引進旅遊發展急需人才,在人才創業、專家申報、項目評審、“人才服務綠卡”發放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支持貴陽市建立旅遊人才資源網和旅遊人才資料庫,發布旅遊人才有關政策、供需信息,為旅遊發展提供智力資源服務。支持貴陽市開展導遊人員社會保障機制改革,保障導遊人員的合法權益。
五、推動產業融合,著力擴大旅遊發展規模
(十五)加快文化與旅遊業融合發展。依託“多彩貴州城”、省博物館、貴陽奧體中心、中天會展城、孔學堂等打造貴州特色文化展示體驗平台。深入挖掘陽明文化、民族文化、水東文化、抗戰歷史等文化內涵,整治提升甲秀樓、文昌閣、陽明祠等歷史文化景點,加大對青岩古鎮、青岩堡片區文化旅遊的開發力度,依託花溪高坡鄉、烏當新堡鄉和羊昌鎮黃連村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優勢,有重點地打造一批鄉村文化旅遊示範基地。大力提升貴陽市城市文化娛樂品味、打造多彩貴州風、貴陽交響樂等文化藝術品牌,積極引進嘉年華等高端品牌,支持貴陽市舉辦3-5台高品位的文化旅遊精品節目並納入全省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同步宣傳推介。加大貴陽市“城市旅遊空間“建設力度。鼓勵、扶持貴陽日報傳媒集團、貴陽旅遊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貴陽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等企業集團經營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文化旅遊企業集團。
(十六)推進會展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依託中天會展城、貴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貴陽會議中心、高星級酒店、企業高端培訓中心等基地,加快會展業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打造國際旅遊會展名城。鼓勵引進和培育發展一批專業會展旅遊機構、擴展旅行社及酒店的業務範圍,開發與會展相關的旅遊產品。加強與境內外著名會展機構合作,培育和引進大型會展企業。策劃和培育一批自辦品牌展會,進一步提升“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酒博會、農博會、茶博會、亞青賽等品牌展會的國際知名度。積極申辦國際性品牌展會,帶動貴陽會展業和旅遊業的融合發展。支持貴陽市舉辦好第九屆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三會一論壇主題互動。
(十七)推進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支持貴陽市加快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將貴陽市建設成為綠色農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創匯基地、體驗休閒觀光基地。大力支持貴陽市高效農業示範區和“四莊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一批田園風光優美、風土人情自然、民風民俗淳樸的美麗鄉村旅遊度假區,建設一批特色突出、配套完善、服務優良的休閒農莊,培育一批優勢明顯、管理規範、農民參與度高的重點民俗旅遊村和旅遊示範戶,做大、做強一批農業旅遊產品。
(十八)推進健康養生養老與旅遊業融合發展。推進“體育旅遊花、旅遊體育化”,重點支持建設南江國際生態旅遊綜合體、息烽露營度假區、金陽十二灘等戶外運動項目,打造全國有吸引力的戶外運動旅遊基地。加快溫泉資源深度開發,重點打造息烽溫泉、樂灣國際溫泉、新蘿溫泉城等溫泉項目,培育形成集療養、度假、養生、娛樂為一體的溫泉旅遊產品集聚區。鼓勵社會資本興辦為養老養生特色村鎮,重點支持白雲、花溪、觀山湖、清鎮等建設一批現代生態養老度假區,逐漸形成主題化養老養生品牌和產業集群。支持貴陽市申報國家養老服務綜合試點改革城市。
六、大力開拓旅遊市場,加快構建國際化旅遊行銷體系
(十九)加大旅遊宣傳和市場促銷力度。圍繞提升貴州整體形象,創新貴陽市旅遊宣傳促銷方式,形成行銷合力。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多渠道、高密度的疊加效應宣傳,實現行銷網路的全覆蓋。以高鐵開通為契機,利用好高鐵平台,推動區域旅遊城市的互動、互補,實現客源互送、資源共享。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貴陽避暑季”、中超(亞冠)足球賽等體育賽事、論壇以及少數民族節慶活動為契機,充分利用境內外有影響力的各類美麗,進一步加強“多彩貴州·爽爽貴陽”旅遊品牌形象宣傳。發揮省內主要媒體對貴陽市旅遊宣傳的主導作用,採取多種方式擴大宣傳影響力。支持貴陽市在境內外主要客源城市和友好城市的口岸(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和城市出入口等設立旅遊宣傳促銷“視窗”。支持貴陽市加強與周邊及國際國內重要旅遊城市旅遊電視宣傳節目的置換播出工作,構築和完善國際國內主要客源城市平面媒體宣傳網路。
七、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建設全國生態文明旅遊示範城市。
(二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龍洞堡機場的運輸保障能力,爭取國家支持啟動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力爭201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200萬人次,到2018年,力爭旅客吞吐量達到2000萬人次。加快快速鐵路建設,重點推進貴廣、長昆、渝黔、成貴等省際通道和貴陽市市域快鐵等建設,力爭2014年貴廣快鐵建成通車。積極推進貴陽市城市輕軌建設,力爭2017年1號線建成通車。進一步加強貴陽市連線省內外的高速公路建設,力爭2016年全面建成貴陽至甕安、貴陽至黔西、清鎮至織金等高速公路;加快推進貴遵複線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進一步完善以貴陽為中心的高速公路網。加快完善提升貴陽市主幹道路網,全面實施中心城區暢通工程二期,重點推進1.5環城市幹道建設,全面形成貴陽市四通八達、方便快捷的城市主幹道路交通網路體系。支持貴陽市加強旅遊公路和專用公路建設,整合省市資源,積極建設連線西望山、白雲老齡休閒度假旅遊綜合體、天河潭、開陽十里畫廊等景區的旅遊公路。積極實施“美麗鄉村小康路”行動計畫,結合國家投資政策和發展規劃,大力支持鄉村旅遊公路建設。加強旅遊客運交通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旅遊公共運輸、扶持發展旅遊車隊,支持開行到景區景點的公車。加強旅遊客運車站建設,重點建設貴陽火車北站,加快推進客運西站、客運南站、客運北站前期工作力度,積極向國家申請資金支持;加快建設一批旅遊景區車站。
(二十一)加強“智慧旅遊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強貴陽市旅遊信息化建設,積極創建全國“智慧旅遊城市”,結合貴陽市創建國家智慧城市重點建設項目,著力提升和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整合旅遊資源,構建旅遊景點景區的公共無線網路,實時感知景點景區的天氣、路況、遊客人數、旅館餐飲等信息,建立基於行動網路集旅遊、交通、安防、動態監測於一體的智慧旅遊信息系統,為遊客提供深度信息服務。完善提升貴陽市信息基礎設施,率先推進4G網路建設,加快建立與國際國內互聯互通的現代旅遊信息網路。結合打造大西南旅遊服務中心,支持“好想帶”等貴州特產電子商場、“爽游線上”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建設,積極推進物聯網技術套用,搭建全省大數據信息採集平台,建成覆蓋全市、服務全省的旅遊綜合信息套用系統。加強市級、區(市、縣)和重點旅遊區遊客服務中心建設,實行景區景點“一卡通”。支持貴陽市建設“智慧旅遊產業園”,推進景區景點、賓館飯店、車站空港、銀行商場等的旅遊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創建一批“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提升發展旅遊電子商務,促進旅遊服務“智慧型化”、“便捷化”。
(二十二)創建優美生態旅遊環境。以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城市為目標,大力支持貴陽市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重點實施好“藍天守衛計畫”、“碧水治理計畫”、“綠地保衛計畫”,加強城市綠化、林地建設和森林保護,支持貴陽市最佳化公園綠地空間,結合“疏老城、建新城”,大力實施增綠添彩工程,力爭建設一批城市綠地、種類公園、生態小區;繼續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支持貴陽市實施環城綠化建設項目,並將範圍擴大到全市旅遊景區公路沿線;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退耕還濕生態工程建設,加強林地建設和森林保護,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提高森林資源質量,確保201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5%以上。
(二十三)大力實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進一步完善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有序拓展城市規模,增加綠地開敞空間和公共服務設施。強化環境空氣品質專項集中整治,全面推進建築工地、道路揚塵治理,實施機動車尾氣污染、工業廢氣污染、飲食油煙、油氣回收、非煤礦山和城市環境綠化等7項專項治理工作。重點完善提升老城區綜合服務功能,逐步疏散部分老城區的政府機關、教育機構、批發市場和工業項目,嚴格控制老城區開發強大和新上居住項目。加強城市管理和綜合整治工作,重點實施一批街道、建築物和旅遊公路沿線的環境整治。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加大旅遊景區、車站飯店及周邊區域治安環境整治,著力打造“平安貴陽”。加強城市主幹道、“二環八路”城市快速道路綠化及城市公園綠地、廣場的綠化環境整治力度,科學最佳化交通組織,提高保暢能力和水平。繼續推進南明河流域、兩湖一庫等飲用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大力開展文明教育、文明勸導活動,全面提升市民素質,營造熱情、好客的良好人文旅遊環境。
八、強化保障,形成加快貴陽市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十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全力支持貴陽市承辦好第九屆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從省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3000萬元,用於貴陽市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補助及貸款貼息扶持。2014年中央預算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重點支持貴陽市重點景區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貴陽市構建航班航線網路,省航班航線培育專項資金按規定對貴陽市航班航線給予補貼及補助。省環保廳加大對貴陽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支持力度,2014年將貴陽市部分旅遊景區及鄉村旅遊村寨的生態環境修復、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等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列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支持範圍;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貴陽市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和南明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省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中安排的旅遊發展資金重點向貴陽市傾斜,重點用於支持大會主會場及周邊旅遊公路、環境整治等項目建設。省級財政安排使用的各類專項資金,要對貴陽市符合條件的旅遊產業項目給予優先支持。省支持的各項資金分別下達給貴陽市,由貴陽市統籌安排、並加強資金和項目建設督查,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十五)強化政策扶持和引導。切實貫徹落實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發[2012]2號檔案和支持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支持貴陽市用好用足“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國家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以及“國家智慧旅遊試點城市”等相關政策,力爭在旅遊體制機制改革、政策支持、資金扶持、項目建設、對外開放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加大對貴陽市納入全省“5個100工程”重點景區建設的支持力度,在項目建設等方面開闢“綠色通道”。支持貴陽市對閒置和低效用地開發利用,多渠道保障旅遊項目建設用地。對於旅遊景區外的旅遊諮詢服務中心、遊客集散中心、遊客休憩站點、非營利性停車場等公益性基礎設施用地,探索以劃撥方式供地。支持貴陽市在商務旅遊車隊組建及運營、星級酒店閉路電視安裝及收視費、符合條件的住宿企業上限入統、出入境簽證及快捷通道辦理等方面給予相關優惠政策。積極支持、鼓勵和引導民間手工藝人、返鄉農民、大學生等有一定技能的勞動者自主創業,支持打造一批旅遊商品聚集的專業鎮、專業村。
(二十六)強化任務落實。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切實圍繞省委、省政府兩次加快推進貴陽市社會經濟發展大會精神,按照推進“5個100工程”的總體部署,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強創新,把支持貴陽市承辦第九屆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擺在本部門工作的重要位置,研究制定出本部門支持貴陽市加快旅遊業發展的具體措施,推進貴陽市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十七)強化督促檢查。貴陽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和發展要求,緊緊圍繞加速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和做大做強,打造全省旅遊業發展的龍頭,全力以赴貫徹落實,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和發展意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用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強化省市聯動,加強區域合作,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強化目標責任,將工作責任落到實處。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要將本意見明確的事項分解落實到省直相關責任單位,定期開展督促檢查,通報落實情況,督促抓好落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